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细胞培养全攻略

干细胞培养全攻略

1 / 7

ES细胞培养

A.FBS的灭活与分装

1.化冻

将血清(Fetal Bovine Serum,Hyclone)从-20℃冰箱取出,放于4℃冰箱化冻过夜;也可室温(或浸于自来水中)化冻,化冻后若不马上灭活,可以放入4℃冰箱暂时保存;

2.灭活

(1)放入室温的水浴锅内开始加热(同时放入一个内装200ml自来水的血清瓶,插入一根温度计,温度监控以此为准);

(2)当温度计显示56℃时,控制在此温度30分钟±3分钟;若不小心使温度上升超过56℃,则:

若仍未超过60℃,且时间很短(比如:

不超过5分钟),则仍可使用;若超过60℃,或者时间较长,则弃去不用,或者尝试用于ME细胞的培养;

(2)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约需1-3小时),可分装或-20℃继续冻存;

3.分装

(1)转入细胞间,用移液器将血清分装,注意预先要将血清轻轻摇动数周、混匀;吹出血

清时要注意:

不要吹出气泡(血清很粘稠,很容易产生气泡;如果已产生气泡,则在酒精灯火焰上过一下);标好批号和日期;

(2)放入-20℃冰箱冻存(分装一次大约可以使用1—2个月)。

2 / 7

B.配制DMEM血清培养基

1.提前一天将分装好的FBS从—20℃冰箱取出,放于4℃冰箱化冻;

2.在细胞间中将FBS以及其它需要添加的成分(如,丙酮酸钠、抗生素等),按照比例加入DMEM培养基中,作好标签;放入4℃冰箱保存。

配制比例如下:

50ml体积的干细胞培养液配制

DMEM(Highglucose)/

DMEM培养基(高糖

谷氨酰胺()

非必需氨基酸

丙酮酸钠

B-巯基乙醇

双抗

血清

LIF50ul

500ul

500ul

50ul

7.5ml

5ul

3 / 7

C.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ME)的制备

1.取

12.5-

13.5dpc孕鼠,断颈处死;

2.将鼠腹面向上放置,70%酒精润湿、消毒腹部(防止腹毛飞扬,污染内脏及子宫),剪开皮肤层、肌肉层,打开腹腔,将连接在子宫上的结缔组织及脂肪剪去,将子宫取出,转入无菌10cm平皿中;

3.把平皿转入超净台;

4.用镊子打开子宫壁,挤出鼠胚,并与胚外组织、胎盘等分离,除去鼠胚的头、四肢及各种内脏(主要为肝脏、肺脏、心脏和肠胃等);

5.将鼠胚移入另一新的无菌皿,用PBS洗三次;

6.弃去PBS,用弯头剪将鼠胚剪碎,加入PBS洗至溶液基本无色(1-4次);

7.加入适量Trypsin-EDTA(

0.25% Gibco 25520,下同),体积约等于组织块体积;

8.用滴管轻轻吹匀,室温下消化1-10分钟(或消化至溶液浑浊变粘),加入与消化液等体积培养基,轻轻吹打混匀(5-10次),静置;

9.沉降后将上部溶液轻轻吸出,转入离心管中。

10.将细胞悬液管离心(1000转5分钟);

11.弃去上清,向沉淀中加入适量培养基,轻轻吹打重悬,将其分种至10

cm细胞培养皿,补加适量培养基,作标签(ME-0;注意:

4 / 7

若冻存,则可以使用复苏后的0代ME制作Feeder;若直接使用则最好不用0代ME细胞做Feeder,要传到一代以后再用来制作Feeder比较好),转入培养箱培养;

12.视细胞生长情况换液(一般3天换液一次),若细胞已长满,则冻存,或者1:3-5传代(视细胞疏密而定),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此后不用再换液);1-5代的ME细胞均可用来制作Feeder。

饲养层细胞(Feeder)的制备

注:

含10ug/ml丝裂霉素C的DMEM血清培养基(FBS占10%)(实验室所用MMC为10mg/mL,Calbiochem)

1.弃去细胞培养皿中的培养液,加入适量含10ug/ml丝裂霉素C的培养基(DMEM+10%FBS);

2.放入培养箱培养3小时(2-4小时);

3.用

0.1%明胶处理培养皿(将明胶加入,摇动使明胶覆盖全部皿底,然后吸出明胶弃去即可),室温放置2小时以上,至皿底明胶干燥为止;

4.弃去含有丝裂霉素C的培养基,加入2-3 mL PBS,轻轻摇动,弃去PBS,如此洗3-5次(必须洗3次以上,以便彻底洗去残存的丝裂霉素,丝裂霉素是有丝分裂抑制剂,因而对ES细胞有毒性);

24.加入适量胰酶消化30秒,吸去消化液,静置至细胞层出现裂缝或明显滑壁为止,加入培养基,吹打,种至明胶处理过的培养皿中即可(如细胞过稀,可再补加丝裂霉素处理过的细胞),半小时后即可使用(如果急用,则可以用ES细胞培养基终止消化,然后与ES细胞一起转入明胶处理过的新板上),可使用6-10天,用前更换培养液(如未用明胶处理培养皿,则需在培养箱中放置2小时以上方可使用;最好是前一天下午制作Feeder,第二天上午使用,这时的

5 / 7

Feeder状态最好,最适于ES细胞贴壁生长,而且万一制作的Feeder在第二天早上发现出了问题,还可以赶紧补做)。

ES细胞培养基

DMEM+15%FBS

2-巯基乙醇:

5.5uM

L-谷氨酰胺:2mM

LIF:1000U/mL

非必需氨基酸:100uM

双抗:1000X

100X

100X

100X

100XGibco 21985-023

Sigma G8540

ChemiconESGRO® (LIF); 10E7 units,货号:

ESG1107Gibco 11140-050

Gibco 15070-063

ES细胞的复苏

1.提前制备好相应数量的Feeder;

2.准备37-39℃的热水,从液氮罐中取出所需冻存管(冻存细胞),迅速投入热水中,迅速剧烈摇动直至冻存液全部融化;

6 / 7

3.转入无菌间,10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

4.弃上清,加入1 ml ES培养液轻轻吹打重悬,转入铺有饲养层细胞的培养皿中(冻存前细胞来自多大的培养皿,复苏时就用相应大小的培养皿),补加适量培养液;

5.转入培养箱培养,次日换液;此后每24小时换一次液,每48小时传一次代(视生长情况)。

ES细胞的换液

1.提前半小时左右将培养基从4℃冰箱取出,放于室温(或者放于37℃温箱内);

2.细胞培养皿从培养箱内取出,相差显微镜下作常规观察(判断生长情况,并确证未发生污染)后转入无菌操作台内;

3.将ES细胞培养皿内的液体吸出、弃去,换新鲜培养基(6 cm培养皿约5

mL,

3.5 cm培养皿约3 mL培养基;若死细胞较多则可以先用PBS洗一次,再加培养基);

4.放回培养箱继续培养。

ES细胞的传代

1.前一天下午做好所需数量的Feeder细胞板;

2.提前半小时左右将培养基从4℃冰箱取出,放于室温(或者放于37℃温箱内);

3.将ES细胞培养皿、Feeder细胞培养皿从培养箱内取出(相差显微镜下作常规观察,Feeder细胞应生长良好,细胞覆盖95%左右,至少90%以上的培养皿面积);ES细胞应生长良好,接近长满培养皿,细胞集落大小一致、疏密均匀,集落形状规则、呈椭圆形、边缘光滑、表面光滑,细胞生长致密、核大、胞质少;

7 / 7

4.将ES细胞培养皿内的液体吸出、弃去,用PBS 1 mL左右洗一遍,加入胰蛋白酶溶液,作用约30秒,小心吸出胰蛋白酶溶液,弃去;再作用1—5分钟,不时观察,待细胞层(皿底一层白色脏东西样膜)出现裂缝并明显开始下滑时,补加培养基,适度吹打(视消化程度及管口粗细而定,至看不到明显的大的细胞团块为止);平均分到Feeder培养皿中(滴加,以免将Feeder细胞吹脱落下来),滴加补加培养基至5ml左右(滴加,以免将Feeder细胞吹脱落下来;若为

3.5cm培养皿,则补加至3ml左右),作好标签;

5.前后左右水平晃动培养皿,使ES细胞均匀分布于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

ES细胞的冻存

1.

2.

3.

4.常规方法将细胞消化成单细胞悬液;

转入试管,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

配适量冻存液(为含10%二甲亚砜(DMSO),10% FBS的DMEM培养液);

弃上清,每管加入1ml冻存液,吹打成细胞悬液(只要使ES细胞分散成3—5个细胞的小团块即可),转入冻存管,作好标签;

5.放入程序冻存盒内24小时后转入液氮罐中冻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