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实用医学2011年9月第23卷第9期
【4】Churg J,Bemstein J,Glassock RJ.Renal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nd atlas of glome— rular-disease【M].2th ed.New York:Ikagu Shoin,1995:45—47. [5]Katafuchchi R,Kiyoshi Oh et a1. Glomerular score as a prognosticator in IgA neohropathy:its usefulness and limi— tation[J].Clin Nephol,1998,49(1):1-8. [6]Barratt J,Feehally J.IgA Nephropathy[J].
J Am Soc Nephrol,2005,16:2088—2097.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
吴宇红,陈茂盛,王捷,沈晓琴 ・l043・
【71胡伟新.IgA肾病的分型治疗策略[J].内 科理论与实践,2007,2(6):388—390. 收稿日期:2011-04.25
(本文编辑:孙海儿)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行血液透析患者62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32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30例),比较两组患
者的营养指标、炎症指标以及重要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老年组5年存活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 <0.05),
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0.O5),老年血液透析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并发症(占54.5%)。
结论老年血透患者生存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进一步加强老年血透的管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老年人
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1.09.041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800(2011)09—1043—02
随着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血液净
化技术的不断提高,老年维持性血液透
析患者比例明显增加。但老年人群由于
受到机体老化及伴随疾病的干扰,常有
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同时还
存在着血管脆性增强、反应能力下降等
特点,增加了透析治疗的困难。系统总
结老年血透患者特点,有针对性的预防
各系统并发症,提高这部分患者的透析
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已成
为血液净化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本
文回顾性分析3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
析患者的透析效果、营养指标、炎症指
标、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存活率,并与非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比较,报
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至
2010年6月在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
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以上的
尿毒症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
龄≥60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
老年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
作者单位: 314001浙江省嘉兴,嘉兴 市中医医院
通信作者:吴宇红,Email:jxsyxx-
shenyue1@163.tom 龄(74+6.68)岁;透析时间(23 ̄8.62)个
月。非老年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
例;年龄(53 ̄6.36)岁;透析时间
(24 ̄8.59)个月。
1-2透析方法透析机为费森尤斯4008,
透析器采用聚砜膜等空心纤维透析器,膜
面积为1.6 ,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
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及带涤纶套中心静
脉(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血流量200
~300 ml/min,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
肝素抗凝。标准碳酸盐透析液,每周透
析3~5次,4~4.5 h/次,每小时超滤
量不超过1 000ml。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1年、5年生
存率,透析5年内的死亡原因,透析中并
发症的发生率。观察两组营养状况、炎
症指标。定期测定血红蛋白(Hb)、肌酐
(Cr)、血浆白蛋白(ALB)、钙(Ca)、磷
(P)及超敏C一反应蛋白(hs—cRP)。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
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
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 检
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存活率比较老年组1年存活率
81.25%(26/32),与非老年组80%(24/3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155,P>0.05); 老年组5年存活率31.25%(1O,32),低于
非老年组[56.67%(17/30)],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Z2=4.0688,P<0.05)。
2.2生化指标比较两组Ca、P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Hb、
ALB、Cr均低于非老年组(均P<0.05);
老年组hs.CRP较非老年组为高 <
0.05)。见表1。
2_3死亡原因分析老年组5年死亡
22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病、感
染等,其中心脑血管病为第一死因,但与
非老年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0.O5)。见表2。
2.4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在老年维持
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贫血、心脑
血管疾病、营养不良为其主要并发症,老
年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0.05)。见表3。
3讨论
老年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机体老
化,脏器功能衰退,且多伴随疾病;因慢性
’肾炎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者明显减少,而
继发疾病导致者显著增多“ 。老年人原
发病中以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动脉硬
化性疾病为主,在透析治疗前多已存在心
脑血管的损害,对透析治疗存在误解导致
透析不充分及水钠潴留明显等,
致老年血 ・1044・
表l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ModernPracticalMedicine,September 201l,Vo1.23,No.9
组别 死亡例数 感染 心脑血管病 其他
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增高。
本文显示,老年透析患者并发症较
多,其中以心脑血管、感染及营养不良等
多见,高于非老年组 <0.05)。本文
老年组死亡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占第
1位。老年患者全身动脉硬化,尤其是
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脏代偿功能减退、
血管舒缩功能失常,且尿毒症患者的植
物神经病变在老年患者中更为突出,外
周血管对交感神经刺激反应减弱,不能
较好地适应血液透析过程中细胞外液容
量、渗透压及血管活性物质浓度的急剧
变化,因此容易发生低血压、心绞痛等并
发症。另外,老年组ALB、Cr低于对照
组(尸<0.05),说明老年组营养状况较非 老年组差;由于老年患者营养不良、抵抗
力低下,各系统感染发生率较非老年组
高,其中以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多见。
在老年组死因中感染占居第2位。有资料
显示,炎症状态是一种非病原微生物感染
引起的,是以细胞因子驱动为特征的免疫
性炎症,在老年血透患者中普遍存在∞ 。
而Stein等 发现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后,
可显著弱化炎症反应,同时由于其膜的生
物相容性可减少白细胞功能损伤,减弱补
体和白细胞的活化。此方面的相关研究
为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提供了思考方
向,值得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老年透析患者临床特点
呈多样性,各血透中心有必要进一步总 结出老年血透患者特点,从而有针埘忤
地加强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积极控制炎症状态,
以期能减轻相关并发症,提高老年血透
患者生存率。加强对老年患者血透知识
的宣教很重要,尽早 患者接受替代治
疗,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在血透过
程中,如何保证透析充分性足提岛老年
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包括血透
频率、时间的合理安排,甚至其经费的合
理使用。加强患者营养治疗,适当提高优
质蛋白的摄入量,积极预防、控制感染。
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管理,应做到
及早筛查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治疗,从而
避免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对lj 减轻
老年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人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lM].2版北京:人民:I 生出版社,2008:2331-2332. [2】周红卫.血液透析与微炎症状态[Jl Jl医学 综述,2006,l2(21):1305.1307. [3】何正宏,陈西北,白云凯,等.终末期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贫血、营 养不良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J1l 国 f 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12):1072.1075. [4] Stein G,Franke S,Mahiout A,et a1.Infu— ence ofDialysis Mo—dalities on Serum GE levels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Pa--ti- ent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1,1 6 (5):999—1008. 收稿日期:2011-04—20
(本文编辑:孙海儿)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CD56的表达及意义
杨俊杰,仇玲玲,寿乐意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CD 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法检测61例甲状腺微小乳
头状癌中CD 的表达水平。结果6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CD 有60例表达(一),仅1例表达散在(+),
阳性表达部位位于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CD 的失表达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类型无关,癌旁良性甲状腺组织、
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及甲状腺腺瘤区域均阳性。结论CD 失表达可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
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瘤;神经黏附分子
doi:1O.3969 ̄.issn.1671-0800.2011.09.042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800(2011)09.1044.03
作者单位: 311201杭州,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萧山第一 人民医院 通信作者: 杨俊杰,Email:killbetter@tom.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