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

军理复习题

第一课 国防

1. 我国的国防主体是什么?

国家。

2. 我国的国防对象是什么?

侵略/武装颠覆

3. 我国的国防目的是什么?

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4. 我国的国防手段有哪些?

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5. 我国国防的根本职能?

维护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6.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

1894-1895.

1894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抚摩,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被进一步肢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7.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取了我国哪些领土?

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8. 《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

○1主权——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利;

○2政权——一个合法政府对国家行使的管辖权;

○3领土——单个国家领有的区域,主权行使的空间;

○4居民——国家的基本标志,主权行使的对象。

9. 《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土包括哪些?

领陆、领水、领海、底土(领陆、领水、领海下面的部分)、领空(领陆、领水、领海上面的空域)

10. 我国现行国防政策的性质是什么?

政治性(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党和国家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防御性(中国永远不对外侵略和扩张,但是对于外来的侵略、颠覆以及其他严重侵犯国家利益的行为,必将给予坚决的反击)、人民性(坚信国防事业的力量源泉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坚决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防,实行全民自卫)、自主性(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保持国防事务的自主权,同时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团结一切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而奋斗)

11. 我国的新安全观是什么?

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2. 十八大明确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二者相统一。

13. 《联合国海洋公约》对各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宽度是如何规定的?

领海为基线以外十二海里之水域,沿岸国可制定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

毗连区在领海之外的十二海里,也就是在领海基线以外24海里到领海之间。

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基线起算,不应超过200海里的海域,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 大陆架是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领海基线),起,自然的大陆架宽度不足200海里,通常可扩展到200海里,或扩展至2500米水深处;如果自然的大陆架宽度超过200海里而不足350海里,则自然的大陆架与法律上的大陆架重合;自然的大陆架超过350海里,则法律的大陆架最多扩展到350海里。

第二课 中国武装力量

(老师傲娇,木有办法,从网上搜了个类似的,将就看吧)

1. 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组成

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和第二炮兵一个独立兵种

预备役部队

3.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

任务: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国家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时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

4. 武装部队的组成

内卫部队;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

5. 陆军部队的组成及主要作战兵种的特点

组成: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及各种专业勤务部队

特点:(这个不确定)经过8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陆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军种。80年代以后,编组了装备有先进水平的坦克、装甲车、火炮、武装直升机和导弹的陆军集团军,其已经成为一支具有强大活力、突击力和高度机动能力的合成军队。

6. 海军的组成及任务

组成:潜水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

任务: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

7. 空军的组成及任务

组成: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通信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技术侦察兵、防化兵

任务:国土防空;实施相对独立的空中进攻作战;协同陆、海军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实施空中威慑;实施空中输送;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

8. 第二炮兵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是以地地战略导弹为基本装备,实现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重要核反击力量;是我国反对超级大国的核威慑,完成核反击任务的主要力量,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和力量。

任务:打击敌海、空进攻力量,削弱敌远程航空兵和海军的作战能力,减轻来自空中和海上对我的威胁;打击敌重要交通枢纽,中断敌交通运输,以阻止或迟滞敌人的战略机动和物资补给;打击敌重要经济目标,削弱敌战争潜力和进攻能力;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在政治上、心理上威慑敌人,使其国民经济和战争潜力遭到严重损失;打击敌军政首脑指挥中心,打乱和破坏其战略指挥;打击敌重兵集团,杀伤其有生力量,削弱其地面部队的作战能力;配合其他军种实施常规导弹突击,遂行常规作战任务。

9. 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组成

二炮轰炸机、空军战略轰炸机、海军战略导弹

第三课 新军事变革

1. 战争形态的演变历程?

人类战争先后经历了冷兵器战争、火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三种形态,正在向信息化战争演变。

2. 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

武器装备的新飞跃、军事理论的新发展、编制体制的新变化、作战方式的根本改变,是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 3.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

军事系统的信息化变革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具体表现在:○1信息技术是改革的技术支柱;○2信息能力成为军事能力的核心;○3信息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4信息化建设将是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成败的关键。

4.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规划?

(这个书上没找到准确的,以下是度娘说的)

○1裁减军队额(改善官兵编配比例、完善领导指挥体制、优化军兵种结构)

○2深化联勤保障体制改革

○3加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

○4推进信息化建设

○5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

○6实施人才战略工程

○7加强联合训练

○8深化后勤改革(推进三军一体化保障进程、开展后勤装备科研、深化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化保障改革)

○9创新政治工作

○10依法从严治军

5. 当代大学生如何为实现强军目标做贡献?

(开放性问题,自由发挥吧……)

6. 信息化武器制胜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此题不确定)

7. 海湾战争是世界新军事改革全面展开的标志。

8. 美国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9. “三非作战”是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和非对称性作战。

10. (这道题不确定,网上查的)俄罗斯军队正在激进转型,强力重塑大国军事体系。

11. 日本把防卫厅更名为防卫省,企图突破战后束缚。

12. 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我军基本实现信息化。

13. 2020年前,我军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4. 2012年,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入列。

15. 目前,我军武器装备已形成二代为主,三代为骨干的装备体系。

16. 为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军正加快战略预警、军事航天、放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 17. 强军梦是强国梦的重要支撑。

第四课 军事航天技术

1. 什么是航天技术?航天技术主要有哪些技术组成?

航天技术主要包括航天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

2. 常用的航天器主要有哪些运行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

3. 卫星绕地球运转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速度条件和高度条件。

发射速度:环绕速度(7.9km/s)至脱离速度(11.2km/s)之间

高度条件:通常在120km以上(考虑到运行轨道太低时,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以及空气阻力导致航天器运行速度下降而坠落)

4. 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成果有哪些?

航天技术的军事应用成果是军事航天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军事航天运输系统(把航天器、航天员或物资等有效载荷从地面运送到预定轨道或也能把有效载荷带回地面的运输工具,可分为运载器和运输器)

○2军事载人航天系统(载人航天: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

○3军事卫星系统(军事卫星是专门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统称,按用途可分为军事侦察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军事导航卫星、军事气象卫星、军事测地卫星等)

○4航天作战系统(部署在太空、陆地、海洋和空中,用以打击、破坏与干扰太空目标的武器,以及从太空攻击陆地、海洋和空中目标的武器的统称,主要包括反卫星武器、反导武器、轨道轰炸武器、载人航天兵器)

5. 侦察卫星有哪些特点和用途?军事通信卫星又有哪些特点?

军事侦察卫星,是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发展最早、应用最广,具有侦查效率高、收集和传递情报速度快、效果好、生存力强和不受国界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等特点。侦察卫星按不同的侦查设备和任务,可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和核爆探测卫星等。其主要用途有详细侦查对方各种战略目标,对敌方领土进行准确测图,侦查敌方战略导弹系统的数质量情况,侦查敌方地面部队的调动部署情况,侦查对方的战场情报等。

军事通信卫星,包括战略通信卫星和战术通信卫星。战略通信卫星提供全球性的战略通信,战术通信卫星提供地区性战术通信以及军用飞机、舰船和车辆乃至单人背负终端的机动通信。军事通信卫星能够为陆、海、空军等各类用户提供迅速、准确、保密、稳定的通信保障,能够为建立三军通用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创造条件。其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信息容量大、传输质量高、机动性能好、生存能力强。

6. 全球有哪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GLONASS(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7. 我国卫星技术已实现了哪七大卫星系列?航天技术又过了哪六大关?

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大卫星系列

上天、返回、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太阳同步、载人航天六大关

8. 未来的军事航天技术有哪些发展趋势?

○1军用卫星系统以直接援助部队作战为主,加强战术应用能力;

○2军用卫星系统将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以争夺制信息权为目的;

○3发展更加实用的小型卫星和更加经济的运载工具;

○4建立更加完备的载人航天系统和天军;

○5军事航天活动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五课 国防法规

1. 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性是什么?

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根本依据,对于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防法规的特性:

(一)国防法规的共性(即具有法律的一般特性):○1鲜明的阶级性;○2高度的权威性;○3严格的强制性;○4普遍的适用性;○5相对的稳定性

(二)国防法规的个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2. 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主要有哪些层次构成?

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3. 我国实行怎么样的兵役制度?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