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企蠢工 程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2.05.011
铜坑矿缓倾斜厚矿体采矿方案的
模糊层次优化与设计
西周科平王嫱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摘要:根据铜坑矿缓倾斜厚矿体赋存特点和工程条件,结合国内外类似矿体的采矿方法,初选三
种机械化采矿方案,针对影响采矿方法的各项定性、定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方案优选综合
评判指标体系,评价各项影响因素指标的重要性,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根据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选
择最优采矿方案。模糊层次法避免单一方法和判据所造成的局限性,选择的最优采矿方法实现了安全、
经济、高效和资源高利用率的采矿目的,可以为今后类似条件矿山提供参考。
关键词:缓倾斜厚矿体,充填采矿 模糊层次法;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采矿法
中图分类号:TD802;TD853.21;TD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44(2012)05.0052.04
对于缓倾斜中厚和厚矿体,根据国内20个典型的
缓倾斜中厚及以上矿体的统计,采用房柱法的占50%,
采用有底柱或底盘漏斗崩落法的占35%,其余矿山采用
胶结和尾砂充填采矿法、分段空场法及阶段矿房法 ]。 比较典型的矿山有新桥硫铁矿 ]、铜山铜矿 ]、黄沙坪
铅锌矿 等。国外对于水平及缓倾斜中厚及以上矿体,
采用房柱法的占61%,尤其以美国和前苏联为代表,采 用充填采矿法的占23%,其余多采用爆力运矿采矿法 ]。
比较典型的矿山有前苏联捷克佳尔斯克铜矿 、美国威 布尔勒姆铜铅锌矿嘲、加拿大加斯佩矿 等。
纵观国外矿山,矿床规模一般都较大,矿石价值较
高,且普遍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所以开采
时更注重加强机械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国内矿山
技术、经济基础较薄弱,规模普遍偏小,不具备引进大 型机械设备的条件,尤其是很多老矿山,在改变传统工
艺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
该类矿体的开采条件和赋存条件都比较好,允许使
用大型机械化设备。基于安全、经济、高效和资源高利 用率的目的,以铜坑矿为研究对象,初选出适合该类矿
体的三种机械化采矿方案,对比分析各种采矿方法的主 要技术经济指标,通过模糊数学对其进行更为科学合理 的综合评判,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l工程条件
铜坑矿是华锡集团主体矿山,主要开采对象为细脉 带、91号矿体和92号矿体,三大矿体在空间位置上重
叠产出。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细脉带和91号矿体几乎 消耗殆尽,已经全面转入边部及矿柱的回采,92号矿体
己成为开采的主矿体。92号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其产状
与容矿岩石地层一致,并呈同步褶皱,矿体产状随地层 变化而变化,属于似层状网脉浸染交代型锡多金属硫化
物矿。走向SW,倾向N,倾角15-25。,走向长680nl, 倾向长830m,最大厚度71 m,平均厚度15 m,标高 250~580 nl。从产状上讲,属于缓倾斜厚矿体。矿体以
锌锡矿化为主,垂直品位变化较大,平均品位较国内平
基金项目:中南大学前沿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0QZZD001) 收稿日期:2012-04-24 作者简介:周科平(1964-),男,湖南衡阳市人,教授,博士 主要从事金属矿安全高效开采等方面的研究。
52 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
gn 均水平高。顶板围岩为宽条带灰岩、泥灰岩及部分硅质
岩。宽条带灰岩和泥灰岩裂隙不发育。矿岩坚硬,稳固
性好。矿区周边环境条件较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 大山洪、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2采矿方法优化选择
根据该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矿体赋存特点,推荐
三种技术上可行且损失贫化较低的机械化采矿方案:机
械化无底柱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方案1)、机械化 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方案2)和机械化分
段凿岩分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方案3)。
2.1采矿方法的方案设计
1)机械化无底柱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该方案
的特点是将矿块划分为矿房、矿柱,先采矿柱,后采矿房。
矿柱和矿房都是自下而上分层回采,每个分层回采完毕
后,及时对空区进行充填以维护上下盘围岩,并创造不
断上采的作业条件,回采到最后一个分层的时候,要进 行接顶充填。
2)机械化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该方
法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先采矿柱,后采矿房。采
场内又划分多个分段进行回采。回采过程中,暂留阶段
矿房(矿柱)高度的空区,作业人员和设备在巷道内作业,
钻凿平行扇形深孔崩矿,崩落矿石通过阶段底部出矿结 构放出。出矿完毕后,及时对矿柱进行尾砂胶结充填,
对矿房进行非胶结废石充填,以支撑围岩,控制地压。
3)机械化分段凿岩分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该采
矿法将矿体在阶段内沿走向划分成矿块,矿块分为矿房
和间柱,每个矿房内又划分出分段。每个矿房都有独立
的崩矿和出矿巷道,可视为单独的回采单元。间柱作为
永久性矿柱,一般不可回采。沿走向掘进分段运输平巷
和凿岩平巷,沿分段运输平巷每隔一定距离掘进装矿进 路 J。回采过程中,在凿岩平巷中钻凿平行扇形深孔并
爆破,崩落的矿石自装矿进路通过分段底部的V型堑沟
出矿。矿块分段回采结束后需对矿房进行充填,密闭充
填进路,然后回采上一分段。
2.2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比较
三种方案都适合缓倾斜厚矿体的机械化快速开采, 各有优缺点。结合国内外同类矿山的实际指标,推算出
各种采矿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
一般,采矿方案传统选择方法主要采用技术经济类
比法,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主观性。为了更科学严谨地作 出判断,根据安全、经济、高效和资源高利用率的基本
原则 ,在建立采矿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采用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模糊数学方法,将定性影响因素 通过模拟专家系统定量化并与主要定量指标同时分析,
在模糊环境下对决策域中的对象进行排序,最后优选出 表1三种采矿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最佳采矿方案。
2_3模糊层次分析
根据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对各种目标影响因素进 行评价,建立评判指标体系目标树,获得模糊判断矩阵,
确定出各影响因素对决策方案层 的总体排序权值Wo
通过对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进行相对隶属度转化,建立 各采矿决策方案对影响因素的总模糊判断矩阵,采用复
合加权平均模型 ・,+)对方案集 进行隶属度复合运 算例。
1)建立主要目标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根据 矿体的具体情况,采矿方法选择时主要考虑11个因
素。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则决策方案集 = 。, :,…, },目标影响因素集 {c ,C2,…,c, } …。
图1主要因素影响目标层次结构模型
2)确定目标因素权重。判断矩阵表示在建立的层次 结构模型中,本层相关元素对上层某元素的相对重要性。
这里根据层次结构图中两两相关因素,按L.T.Saaty提
出的1-9标度法,由专家对各目标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价,
得出A层次对B层次影响因素的模糊判断矩阵,见表2。 然后通过公式 尸(口 ““(产=1,2,…,")计算B层次各因
素对 层次的权重。同理可计算出C层次各因素对B层
有色金属工程2012年第5期
53 看么企屈工程 NONFERR0US METALS ENGlNEERlNG
次的权重。 计算结果归一化:影响因素 -=(0.285,0.172,0.442,
0.058,0.O43 CI=(0.597,0.337,0.066 =(0.341,0.058,
0.478,0.123);G=(0.833,O.167);C4=(O.250,0.750); G:(0.262,0.133,0.088,0.517)。 由层次结构模型分析,c层次各因素对方案决策层
A的总排序权值 可由B层次对c层次各因素的单值
矩阵C求得,W=B’c=-(c , ,G,C4,C5)。代入数据 得 (0.170,0.087,0.086,0.031,0.269,0.105,0.124,
0.074,0.006,0.023,O.025)。
表2 A层次对B影响因素模糊判断矩阵
3)确定主要目标影响因素的隶属度。对于定量指标,
可以分为效益型目标和成本性目标。目标隶属度公式:
效益型目标;成本性目标rij=(miny )/y 。
对于定性指标C , ,C9,C。。,C 采用相对二 元比较法,根据语气算子和定量标度及相对隶属度关系 2J
确定其相对隶属度指标值,见表3。
表3语气算子与定量标度及相对隶属度关系
最后获得主要决策因素隶属度模糊判断矩阵,见表4。
4)模糊综合评判及优选。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对方案
集 进行隶属度复合运算。求得A=W.R=(0.832,0.513,
0.667)。因此,三种采矿方法的综合优越度为:方案1, 83.2%;方案2,51.3%;方案3,66.7%。因此根据方案
的优劣次序,方案1为最优采矿方案。 表4主要影响因素隶属度模糊判断矩阵
3机械化无底柱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3.1采场构成要素
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宽度即为矿体水平厚度。
矿房、矿柱交替布置,长度分别为25 rrl和20 Irl。阶段
高40 ITI,划分11.4 m高的多个分段,每个分段负责3 个分层。先采矿柱,后采矿房,矿块底部构筑5 1TI厚的
人工混凝土假底,确保采场安全作业。回采过程中,最 小控顶高度1.8 1TI,最大控顶高度7.6 1TI。为降低充填成
本,矿柱采用高灰砂比充填,矿房采用低灰砂充填,待
各分层充填体渗水平场完毕后,铺设0-3 IIl厚的混凝土
板,方便上分层回采时无轨设备的行走。
3.2采准切割工程
采用下盘脉外阶段斜坡道采准方式。阶段与各分 段间由采准斜坡道相连通,斜坡道坡度取21%。在相邻
矿房与矿柱中间掘进穿脉至矿体上盘边界,进行拉底。
通过斜坡道掘进分段平巷,再从采场中央位置掘进下向
采场联络道,随着回采作业的进行,在下向采场联络道 的基础上依次挑顶完成中间采场联络道及上向采场联络
道。根据铲运机爬坡能力要求,下向分层出矿进路为运
矿重车上坡,坡度取12%,上向分层出矿进路为重车下 坡,坡度取一14%。在脉内靠近矿体上盘边界处布置回
风井,与上回风平巷连通。阶段内设置下盘分段溜井,
底端布设振动出矿机,将卸矿横巷与阶段运输平巷连通。 矿房、矿柱的采准切割工程要统筹兼顾,使矿块的采切
工程量最小。
3.3凿岩爆破
采用COP1238LE全液压凿岩台车,钻凿4 II1深的
上向垂直平行炮孔,炮眼直径48 mm。每次设计的炮孔 钻凿完毕后,用装药器装填2 岩石硝铵炸药,用导爆管
串联各炮孔。最后每个分层采用微差爆破一次性完成爆
破工作。
54 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