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经济的经济结构由以生产型为主向科技服务型为 主的转变已经成为一种趋
势。这一转变使得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国家经济 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变得更为关键。加之国际竞争的日渐
激烈亦使得人们对人力资 源更加重视起来。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指企业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开发人力资源效益和提高企业经 济效益为目的,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界定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建立人力资源成本指标体系,制 定人力资源成本标准, 确定人力
资源成本控制目标,建立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和制度, 规范
人力资源成本统计、分析评价方法,健全人力资源成本预警制度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拥有了用人的自主权,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加大了,企业 问的人才竞争也
越来越激烈。 许多企业在这场竞争中不惜重金聘用人才, 这说明企业对人才的
重视、对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花费的成本是否与市场行情相符?这 么多的成本值不
值得等。 目前在企业内部,向决策者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并没有人力资源成本的 分类信息,决策者不知道现实情
况,因此也就无法对未来作出决策。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可以提
供相关的信息。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人力资源的成本
管理可以让管理者直观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成本、 人力资本的投资情况
以及这些成本和投资对企业的贡献大小。 员工从中也可了解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 了解自己的
劳动付出以及企业所给予的回报, 提高对企业的责任感。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措施也在成
本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效果,在正确的观念下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通过对人力资源
成本的预测、决策、预算和控制等管理,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力资 源的效益,这也符合企业“低成
本”的战略目标。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最早是由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 中首先提出并加以明
确界定的。1958年,怀特•巴克(Wright Bakke) 出版了《人力资源职能》一书,首次将人力 资源管理作为
管理的普通职能来加以论述。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 W•舒尔茨和加
里•贝克尔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 (现实和潜在)
的人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知识、技能、经验、体质和健康)所表示的资本,它 是通过投资形成
的。
2.2
国内文献综述
郭道扬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的构想
夏宽云在其所著的《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中采取桑科模式对战略定位、价值链分析和战 略成本动因作了
详细阐述[14]。
陈柯在其所著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一书中从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 与评价等环节入
手,对战略成本管理程序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并提出如何运用战略成本管理
理论提升国有企业成本竞争力的建议 [15]。
2.3
综合评价
纵观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现状,我国对于人力资源大多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态, 研究的内容大多
是成本控制方法的介绍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分析 ,对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
法、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分析等。尽管,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要求显而易见,但到目前为 止,还没有人对
它做过系统的研究。本文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从理论上做一初步探讨, 以期为随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
一个合理的框架。
3.
选题研究的内容: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前言:
一、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基本理论
1.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概念及构成
2.
国内外理论研究
3.
综合评价现有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现状(理论与实际两方面)
二、 影响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因素
三、 人力资源成本收益分析
1
、 招聘成本
2
、 培训成本
3
、 离职成本
四、 人力资源成本指标系统
人力资源成本各项指标简介
五、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
六、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措施
1
、改变观念
2
、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3
、 建立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4
、 实行灵活的分配制,控制成本
5
、 稳定提升员工素质,控制人员流动
七、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体系模型及步骤
后记
4.
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基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会计理论
)
入手,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分析了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研究中的不足,并且确
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构成,并对其进行了具体量化。随后,对人力资源的各环节进 行了成本收益分
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从员工招聘、培训、激励、薪酬、保障各个 方面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对策和建
议,为了证实这些对策的有效性,在文章的最后, 进行了案例分析。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的预测、决策、预算和控制等管理,可以降 低人力资源成
本,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从而更有效的实行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
5.
研究与写作计划:
6
、参考文献:
[1]
: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的一项专项调研《成本性态管理在中国企业的运用及思考》中 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16]
(《会计研究》,2005
[2]
陈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3] 董克勇 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39〜4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 吴红梅.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5] 高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⑹ 李世聪.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J].财会通讯,2001(8) : 6
— &
[7] 徐国君.劳动者权益会计论一人力资源会计新模式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7
.
[8] 李世聪.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创新内容研究. 财会研究[J] , 2002(3) : 32 — 34
.
[9] 高伟富,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教程 [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35—40
.
[10] 徐国君.劳动者权益会计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新模式研究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
[11] 李燕蓉•浅谈人力资源成本 [J].铁道工程学报,2006(04) : 105—107
.
2012年4月2日——4月8
日
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12 年4月9
日
4月15
日 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12年4月16
日
5月13
日完成论文第一稿
2012年5月14
日
6月3
日完成论文第二稿
2012年6月4
日
6月10
日论文修改、定稿、打印
7.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8.
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或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另行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