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ppt课件
1.为了避免湿害,要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 2.采用高畔栽培、可减轻湿害。 3.兴修水利,防止洪灾涝害发生。 4.及时排涝,结合洗苗,保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顺利进行。 5.增施肥料,恢复作物长势。
8
开沟排水
9
涝害后的补救措施
10
•谢谢 !
11
涝害的类型:湿害和涝害两种。
⒈湿害。指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土壤含水量超过了最大持水量时旱田作 物所受的影响,称为湿害。
⒉涝害。指地面积水,淹没了作物的一部分或全部,时期收到伤害,称为 涝害。
3
涝害对植物的伤害
1.对植物形态和生长的伤害 2.引起乙烯的增加 3.对植物代谢的影响 4.引起植物营养失调
4
5
植物抗涝性的生理基础
• 抗涝性:指植株对积水或土壤过湿的适应 和抵抗能力。
• 植物的抗涝性因其种类、品种不同而不同。 • 对淹水和湿地条件有良好适应性的湿生植
物能够在长期渍水下存活,有两种基本方 式: • 1.避缺氧 • 2.耐缺氧
6
抗涝性决定因素
1.形态特征
2.生理特征
3.厌氧多肽
7
提高植物抗涝性的途径
涝害生理与植物抗涝性
10茶2 黄弘 学号102252004036
1
涝害生理与植物抗涝性
1.涝害的定 4.提高植物抗涝性的生理途径
2
涝害的定义:水分过多对植物的伤害称为涝害
涝害是因降水过多、土壤含水量过大,使作物生长受到损 害的现象, 是 田间水分过多,出现“渍”、“淹”、“涝”,致使作物生长受到危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