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

关于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

1
谈谈经济新闻的选题
一、关于经济新闻的选题
经济新闻到哪里去找题、到哪里去选题、选什么样的题、哪里
是选题的切入点、怎样把经济新闻写得厚重些?这些常常是许多通讯
员在工作中颇费心思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搞懂搞透了,
写起新闻来就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在报刊上见到的稿子就不只是
轻飘飘的“小豆腐块”。
首先,到哪里去找题?
一是到上面去选题。一个记者选取题材的能力,决定着你的工
作水平,你的能力和水平就体现在选题上。所谓到上面去选题,就是
到领导机关、到重要会议上去找选题。
二是沉到下面去选题。但到上面找选题只找到一半,或者说只
到上面找才能确定选题方向。下一半在哪里?就在基层。这没有别的
捷径可走,只有沉到基层去,才能真正找到另一半选题。二者有机结
合,选题才是完整的、真实的、正确的,这样的选题才经得起历史和
事实的检验。
第二,选什么样的题?
一是百姓关心的。百姓都关心什么?
二是政府关注的。政府、领导机关都关心些什么?
三是具有普遍性的。所采写的经济新闻中稿率高,刊登的位置
好,能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肯定是具有普遍性的。
2

四是具有全局性的。所采写的经济新闻能引起领导机关和领导
的关注和重视,也一定是带有全局性的,而不是个别情况或个例。
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经济新闻的选题不一
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但首先必须是百姓关心的,与人民群众利
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因为经济新闻是针对群众需要和领导机关的决策
或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而讲话的,所以选题自然要与百姓生活贴
近,目的在于使群众的难题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并得以妥善
解决,使领导机关的决策得以顺利实施。
第三,怎样选好经济新闻的切入点?
这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优秀的新
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分析新闻、观察新闻、判断新闻的能力,如果没
有这方面的能力,你就可能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切入点在哪里。讲到
切入点时,要先说说新闻的“抢”和“养”。
有些新闻要“抢”,而有的新闻则要“养”。动态性的、转瞬即逝的新
闻要“抢。不抢别人就发在您前面了,不抢新闻就变成旧闻了。这样
的新闻一定要抓紧时间发。国外新闻机构是分秒必争,发得早就很有
价值,发在别人后面可能就一文不值。这就是为何要抢的原因。
相对静止的、经验性的、渐进式发展的新闻,报道时机不成熟
就要“养”,等待一个较好的报道时机。有许多通讯员只会写动态性新
闻,不善于写经验性、渐进式发展的新闻,原因就在不善于分析、观
察、判断、总结事物。动态性新闻绝大多数通讯员都会写,当然写好,
写出彩来也十分不易。最考验记者功夫的是经验性、渐进发展的新闻
3

切入点的选择,这类新闻一般选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取得一些经
验,或者基本形成事实,有一个相对重大的动态新闻事实发生的时候,
这个时候作为经济新闻的切入点比较好。比如去年采写的《全国最大
的棉花交易中心为何没在新疆?》,新疆人包括兵团人经营意识不强,
经营能力差、市场建设滞后,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也是一个长期存
在的问题,确确实实是新闻,但它不是动态性的,它是一个渐进形成
的事实。我长期分析、观察这一情况,但一直没合适的切入点,我去
年10月份无意中在《人民日报》一版看到一条只有200字左右的消
息,报道说湖北省天门市投资60多亿元建设了一个综合性棉花交易
市场,而且是全国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场。我选择去年湖北天门市建设
棉花交易市场这个切入点,我认为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获得2011
年度新疆新闻评论类一等奖。这些年就新疆和兵团的棉花,我分别写
了《谨防棉花成为结构调整的“紧箍咒”》《仅仅是16亿元拾花费的事
吗?》《新疆棉花站在十字路口》,这些稿件都获得了新疆新闻一等奖。
这些新闻稿件哪一篇都不是动态性新闻,要靠平常的观察、分析、提
炼、总结。
同一题材,不同切入点。重大新闻题材,往往随着时间的变化,
事物发展的变化,还可以选取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多次,不同侧面的报
道。有的通讯员往往疑惑,同一题材如何选取不同切入点进行报道,
这方面我的体会较深、感受颇多,如近年的红的葡萄产业方面的报道,
近年我先后以通讯、述评体裁采写了《 “红提”的市场观——从北疆
红提的发展看加快兵团农业产业化进程(上)》《“红提”质量观——
4

(中)》《“红提”的效益观——(下)》《“红提”的发展——从农五师红提
葡萄产业发展看兵团农业产业化(上)》《“红提”的管理——(中)》《“红
提”的未来——(下)》。比如,还写了金博种业《金博金色情》《金博
金色牌》《金博金色路》。《风口前沿好风光——九十团因地制宜推进
改革发展纪实》。
第四,怎样把经济新闻写得厚重些?
在编辑部,经常可以到通讯员传来的稿子事实非常好,想发好
位置结果没发了,其中原因之一是太单薄,撑不起来,或者说撑不住。
就像一桌太简单和寒碜的菜不足以接待贵客一样,因为表达不了主人
的心意。再拿一个菜来说,再好的一个主料,如没有配料来加工,你
那个菜肯定做不出来,更别说好吃了。那么,怎样选好经济新闻写得
厚重些?其实很简单,教你几招:一是采访要细,掌握的素材一定要
多;二是要善于联系相关事物,将相关事物合并“同类项”;三是用好
背景材料,衬托新闻事实的重要性。
第五、关于经济新闻的深度
经常说深度报道,什么叫深度报道。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所谓深
度就是深浅程度,是指向下或向里的距离。对工作、事物或问题而言
就是指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
我们今天所说的深度报道,就是指对新闻事实分析、理解、认识
的深度。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把新闻事实分析透、理解准、认识深?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有这么五个方面:一个记者对新闻事实看的角度越
多,对新闻事实认识就越深;知识越丰富,对新闻事实认识就越深;
5

素材积累越多,对新闻事实认识就越深;对问题研究越透彻,对新闻
事实认识就越深;对问题把握越准,对新闻事实认识就越深。例如:
《再说棉花大团的结构调整》《复播也是一条增收路》《做好降低植棉
成本这篇大文章》《真诚合作利益联动的典范》《愿这样的合作更多
些》。
1. 深度报道中要注意避免的几个问题
第一,避免“空”。所谓空,就是要避免没有充分、充足的事实,
或者说有一点事实但说服力不强。
第二,避免“全”。所谓全,就是要避免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想写,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什么都没说清说透,避免“全”的办法就是选题的
切入点不能大。
第三,避免“小”。所谓小,就是要避免把一般的问题,一般的新
闻硬是当作深度报道去写,那样肯定不合适,不切合实际,这就是我
们常说的小题大做。
第四,避免“旧”。所谓旧,就是要避免把毫无新意,也不是当前
党和政府倡导的陈旧话题拿来作深度报道。深度经济报道一定要是大
家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第五,避免“远”。所谓远,就是要避免远离实际、远离职工群众、
远离生活。如果深度报道都是些与职工群众、与基层实际毫不相干,
远离经济生活,恐怕读者不会喜欢看,没人愿意看。
2.究竟什么样的主题才能选做经济新闻作为深度报道
有没有先进性、典型性和指导性,符不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是衡
6

量能不能作为深度报道主题的重要标准。比如《南方周末》《中国青
年报》经常报道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兵团日报》改扩版后,增加版面,也增加了刊登深度报道的版
面和内容,如我们专刊部女性周刊、法制周刊、科普周刊、生活汽车、
生活美居、生活保健、时代先锋、文明视点、绿色家园、子弟兵等等,
这些版面都需要大量的深度报道方面的稿子,而且需要大量的涉及方
面的稿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