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建质安站字„2012‟ 16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
市站各科室,各县(市)、区(分)站,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我市建筑工程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
强化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完善质量管理和安全生
产制度建设,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住建部《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
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现将我市建筑工程
质量与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与
调查处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安全
事故分为4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
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
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
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工程质量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
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的事故;安全生产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
括本数。
二、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报告
(一)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报告程序如下: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工程建设单位
负责人报告;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
市站或相应县(市)、区(分)站报告;施工单位尚应在事故发
生后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见附表),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市
站或相应县(市)、区(分)站报告。
2.各县(市)、区(分)站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于2小时内
向本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市站报告;市站接到事故报告后,应
于2小时内向市城乡建设委报告。
3.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以及事故发生之日
起3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二)事故发生后,监理单位应立即发出停工指令,及时责
令现场停止施工;施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
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市站及各县(市)、区(分)站相关监督人员应立即赶
赴事故现场,参与事故救援。
(三)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
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
据;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
作出标识,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好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
迹、物证,有条件时应当留取影像资料。
三、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对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由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等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
例》、住建部《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
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的规定程序
组织实施。在事故调查处理前后,我市各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
构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受有关上级部门的授权或委托,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工作并严格按规定履行相应职责。
(二)对有关事故责任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并按规定程序移送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
(三)根据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整改措施及相应技术处理
方案,督促参建各方严格按要求落实整改并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
况,确保不留隐患。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日
抄送:省质监总站,省安监总站,市城乡建设委田庄主任、王国富副主任
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站办公室 2012年5月21日印发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筑面积 结构形式/层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进度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
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人数)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与判断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补报情况
事故报告单位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