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朦胧,月如酒,醇香四溢,漫空的星辰就是酒里的酒精,站在广场之下,随歌声舞动,醉了,就是梦的缺口,我手拿着水杯,慢慢的踱着小步,绕着广场漫步,耳边高音分贝的音响,早已把大妈们送进了梦的世界,我宛若这个世界唯一的清醒着,宛若一名戒酒师。看着我的客人沉迷浮世无法自拔,而自责不已。
广场上舞曲一首接着一首,领舞的女子随音乐舞动,表现的极其激昂,整个身体和意志都好像被音乐所操控,她的舞姿和舞步在摇摆中仿佛有种无限的魔力,似梦似景,带你走进西方的极乐世界,整个世界似乎将以他为中心,广场上的男女老少抑制不住心中的那份骚动,也加入其中,跟着他随风摇动。
而我似乎不被其接纳,或者说不接受排斥一个来自异世界的清醒着。举步轻漫,踱步于广场旁小道,夜间,暗淡的路灯,偶尔伐过稀落的身影,歌声、音乐声时不时的闯入耳旁,晚风吹起,轻风拂过颈项,一丝丝的凉意袭上心头,此刻我的情绪起伏,孤独和平静相交替,是湖水一会儿层层跌浪,一会儿平静古井不波。
夜色暗了,广场上的音乐停了,大妈们收拾各自的物品,人群熙熙攘攘渐渐散去,踏上了归途,而我站在广场中央,享受这一刻没有世人打搅的时刻,似乎这个时候,树声沙沙作响为我伴奏街头飞驰而过的车灯像流动的飞萤,天空的半轮明月悄悄地划到我的跟前,带着我驶入月宫,与嫦娥相伴,空阔的碧海青天莹白的大地,孤零零的竖立着一座宫殿,宫殿壮丽华美,百米处长着一颗银白色的如大树般高耸如云,却不知为何物。广博的月亮上荒无人烟,美虽美已却如天山上的雪莲花,孤寂无人欣赏。
夜深了,我的生物钟响起,路灯下的身影在月光的照耀下,飘飘荡荡如孤魂野鬼般隐身进入房间。
一天,我们大学里的一个年轻人正和一位教授聊天散步,教授和年轻人以朋友相称,他常热心指导学生,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朋友。 他们走着走着,看到道旁散落着一件外套和一双鞋子,他们猜想这一定是哪位在附近田间作业的工人留下的,这个时间了,想必这位工人也快完工了吧。
学生转向教授,说:“我们跟这个工人玩个游戏吧?我们把他的鞋子藏起来,然后我们藏在灌木丛后,看他找不到鞋子出糗。”
“年轻人你作为我的朋友”教授说,“我们不应向穷人寻开心。你很富有,我想若你向穷人给予些东西,你会更快乐的。在这双鞋子里各放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藏起来等着看他的反映,如何?”
学生照做了,然后他们在附近的灌木后藏了起来。穷人不一会儿便完工了,他从田间走向放置其外套鞋子的小道。他穿上外套和鞋子,却发现脚底一硬,低头一看,一枚硬币在鞋子里。
穷人面露震惊和好奇。他注视了会儿硬币,又多次看向身后。他四处寻不着人,只好将硬币放入口袋,继续穿鞋,不曾想,另一只鞋子里也有一枚硬币。他惊喜不已,跪倒在地,看向天际,大声感谢,提及了他生病无助的妻子和食不果腹的儿子,感谢不知名人的及时慷慨帮他们一家度过寒冬。
年轻人被深深触动了,他站在那里热泪盈眶。教授说:“现在这样是不是比你的恶作剧还有意思?”年轻人回道:“你给我上了一堂难以忘怀的课。我现在知道了什么叫做给予是福了,我以前从来不懂的。”
遗憾,是个总让人心绪难安的词,每每思之,总会有百卷愁绪缠绕,让人无法释怀。告别,亦是个沉重的词,每每想起时,总会觉得遥远,不甚在意。当我们未曾好好的告别时,那就会成为心中最深的遗憾,当熟悉的场景再现时,总会让人哽咽。
生命,也许坚强,也许脆弱,然而正因为如此,才会让我们不得不去感叹。也许很多生命的别离,都是突如其来,让人措手不及,甚至遗憾终生。
即使再坚韧的生命,在可怕的病魔缠绕时也会显得脆弱不堪,让人害怕到颤抖。而那些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最怕的就是在年老时分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吧!然而,害怕是阻止不了病魔的到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驱赶它,去战胜它,直到它消失不见。
外婆,在我的记忆里是陪伴我最长时间的人,她虽然在时光的消磨间不再年轻,不再美貌,但是却依旧鲜活的雕刻在我的心上。然而时光无情,当我慢慢的在她的眼里长大,她就慢慢的在我眼中衰老,直至生命里布满疾病的痕迹。
当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每当我打电话问候她时,她都说很好,然后心疼钱的总让我挂电话。而我却总想听听她的声音,于是撒娇卖萌的哄着她多和我说上几句。然而我心里知道,其实她的身体并不好,孱弱到走路的时候,路上很小的障碍物就会轻易的将她绊倒,而我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和她逗逗趣,让她对我放心,我知道她对我的牵挂从未少过。 即使知道外婆那拖着病痛的身体并不能坚持多久,却也在心中暗暗的祈祷,期望那残酷的一天能够来的晚些,那样我的遗憾也许就会少些。但是,那一天还是无法阻挡的来了,让我手足无措,无法接受却也不得不接受。
外婆离世的那晚,谁人都不知,即使是和外婆睡在一个房间的外公都不知,她仿佛知晓外公照顾她的艰辛,就那般安静的离开,没留下只言片语,没惊动任何一人。不知道她在走向死亡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也许是幸福,也许是解脱,也许是不甘,但她还是安静的离开了,永远不再见。
然而没人知晓外婆的离世与我而言是怎样的天摇地动,更不知我深埋在心的遗憾。我本来是有机会再见她一面,而我却未曾,如何不让我遗憾终生呢?
外婆离世的那天,我刚好中午从曹先生所在的苏州赶回家,因为要考科二,不管是教练对我“穷追不舍”,甚至是驾校的小伙伴们也一直督促我,于是中午回到家连饭都没吃的赶往驾校。在驾校学到下午教练下班,天气还不错,时间也还早,那时脑海里突然冒出要不要去外婆家看看呢?
然而看看电车所剩不多的电,再看看自己蓬头垢面,想想还是算了,回家了。就是这样阴差阳错,我错过了再见外婆一面,自此之后我再也见不到她了,每当想起那时的自己,我心中的遗憾就像膨胀的气球,在不断壮大,快要爆炸。
当我在第二日听见外婆去世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仿佛心脏深处有一团血肉被狠狠的挖去,鲜血淋漓。那根一直缠绕着我们的线断了,再也接不上了,我们再也不是我们了,她那么鲜活的一个人,就这么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
我,还未和她好好的告别呢!怎就突然变成这样?遗憾,就那般深深的刻在心上,无法愈合。告别,让生命的结束画上句号,然而大概我们未能完成告别的仪式,那么它就变成了问号。好好告别何其重要,那是拒绝遗憾的最佳方式,而我希望我们都能够好好的告别。
一天,我们大学里的一个年轻人正和一位教授聊天散步,教授和年轻人以朋友相称,他常热心指导学生,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朋友。
他们走着走着,看到道旁散落着一件外套和一双鞋子,他们猜想这一定是哪位在附近田间作业的工人留下的,这个时间了,想必这位工人也快完工了吧。
学生转向教授,说:“我们跟这个工人玩个游戏吧?我们把他的鞋子藏起来,然后我们藏在灌木丛后,看他找不到鞋子出糗。”
“年轻人你作为我的朋友”教授说,“我们不应向穷人寻开心。你很富有,我想若你向穷人给予些东西,你会更快乐的。在这双鞋子里各放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藏起来等着看他的反映,如何?” 学生照做了,然后他们在附近的灌木后藏了起来。穷人不一会儿便完工了,他从田间走向放置其外套鞋子的小道。他穿上外套和鞋子,却发现脚底一硬,低头一看,一枚硬币在鞋子里。
穷人面露震惊和好奇。他注视了会儿硬币,又多次看向身后。他四处寻不着人,只好将硬币放入口袋,继续穿鞋,不曾想,另一只鞋子里也有一枚硬币。他惊喜不已,跪倒在地,看向天际,大声感谢,提及了他生病无助的妻子和食不果腹的儿子,感谢不知名人的及时慷慨帮他们一家度过寒冬。
年轻人被深深触动了,他站在那里热泪盈眶。教授说:“现在这样是不是比你的恶作剧还有意思?”年轻人回道:“你给我上了一堂难以忘怀的课。我现在知道了什么叫做给予是福了,我以前从来不懂的。”
在每个有你一起走过的夏天,都显得格外清爽! 在每个有你陪过转角,我的眼泪被你绝唱! 在那伤感的霜夜,在那凄凉的某年某月某天! 落叶投入大地的怀抱,只为回报大树母亲的养育之恩! 片片的麦田金黄成光,只为照亮辛劳者烈日耕作的心情! 在这伤感的雨夜,在这凄凉的今年今月今天! 唯有天空之城在晴空在自弹唱,有人路过,想念着你越来越远! 此刻朋友和我说到姑娘,我一样把手指向了远方! 一番慷慨激昂后,我抖抖手终于还是删除了他,距离第一次删除他已经很久了,不敢任性也很久了。
真的,我宁愿相信所有人的删除联系方式,都是源自于不爱,可是往往不爱了也懒得去动手删除。其实我明白,经历过,也曾深深地拒绝伤害过别人,也会在他删除自己时觉得这男生好小气,至于吗。但真的轮到自己时,才发现留着联系方式,就像是盯着一个毒苹果,吃不得,却又充满诱惑。就怕自己什么时候忍不住了,饮鸩止渴,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活着,所以选择删去。
我现在真的看不懂了,看不透他,也看不透自己。其实我一直都是过于理智又过于冲动的人,大概是自己太过害怕寂寞,大概是自己太过追求深刻,所以我与他之间,大概除了刚开始,之后便再没有了自在。这种畸形的所谓深爱,是否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它只可成为这无风无浪的生活中那一点点的颠簸,却注定不能使我们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我很矛盾,在他疏远我时,我会时不时想着他,想着自己多么爱他,却在他在我身边时更加深刻的看透了其实我们最终根本不会在一起。也许他早已看透,是的我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也许是他早已看透这场所谓爱情的本质,不过是彼此想象的镜花水月,以及彼此在理想和现实面前的挣扎和妥协吧。所以在每次放过狠话故作洒脱的时候,永远等不了他的一句软话。是了,我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却没有确定那个是不是后妈。
其实很多时候,很明白自己喜欢的只是想象中的他,明白自己可能只是喜欢某一类人,而非那一个人。但是还是习惯在对他过多失望后主动去赋予他神圣的光环。可笑的是一边安慰自己他那样的臭脾气只配孤独终老,一边没骨气的想只要他肯低头就什么都不计较。
他说他曾拼命的守护一个人,但最终得到的却是伤害,我想象不到他这样冷情的人拼命守护是怎样一副模样,但我也明白了,或许如今的他早已千帆过尽不会再爱。
我想要的只是能给自己爱情和婚姻的他,这个好简单也好难。如果余生没那么漫长,凑活凑活过去多好啊,可是它偏偏那么长。我们这种分分合合的幼稚,只配恋爱,只配互相伤害。
去过云南的丽江,那里的石板街让我震撼:满街都是麻石铺就,麻石大小均匀、边角整齐,呈长方型,约40*60见方,横铺竖砌,隙缝交错,平坦如泊油马路。假如把它竖起来观看,就像一面青砖砌起来的山墙。石板街的北端是一条水渠,雪山的溶水从这里流入古老的街巷。街的入口一架水车啧啧啊啊,在水流的推动下吟唱那西族无词的歌谣,沿街排开的还有木板围拢的民居。 我像是走进了自己的故乡,但却不是真实的故乡,像是梦幻中的故乡。因为我的故乡也有一条古老的石板街,有沿街排开的骑楼,有雨霁之后架在山梁上的彩虹。但它的石板街没有丽江这样的整齐唯美,这样的气势浩荡,这样的浑雄豪迈。它没有游人的足迹,没有游人的跫音,没有厚重的文化和历史遗存。它只是默默地悄无声息的静卧在桂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只有像我这样的异乡游子提起它、想念它、回忆它的时候,它才拭去那层迷蒙的山雾,绽露一下它的面容。 记得是我先问的父亲:老家的石板街是什么年代铺的?父亲说:不清楚。那时候的父亲忙于事业,忙于家小。等到父亲步入暮年,岁月沉淀了他苍老的记忆,这个时候,父亲反过来问我:老家的石板街是什么年代铺的?我的回答和先前父亲的回答一样:不清楚。 对于故乡的石板街,论起它的整齐,论起它的气势,论起它的美学特质,相比于丽江的石板街的确差的很远。但是细细琢磨之后也有它的“非同一般”。单就石板而论,丽江的石板是整条凿刻好的麻石,尺寸规整,标准的长方形,铺就起来省时、省事、美观。而故乡的石板则是形状不一,有大有小,是乱铺,费事费力。可是这一“乱”却乱出来水平。拼七巧板比拼长方形的难度要大得多;“鹅卵石砌墙”应用的是难度极高的“散点力学”,它比平砌的砖墙难度要大得多。由此可见故乡人的工匠水平和聪明才智非同一般。石板街呈龟背形,石板光滑圆润,严丝合缝,小雨的时候雨水走两侧屋檐的石坎下,大雨的时候满街雨水奔涌,像条小河。雨过天晴,石板街清清爽爽,没有雨后的泥泞,丝毫不影响故乡人的生活往来和耕播农事。故乡多雨,雨季一到,瓢泼大雨常常不期而至,故乡人凭着这一处清清爽爽,光滑圆润,净洁如洗的石板街,除去了雨后泥泞的烦恼,带来了生产、生活更多的方便。 而石板街留给我的是更多少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