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析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析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基本建设的飞速发展,原材料价格上涨,建设规模的变化,建筑工程的总造价和单位造价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Probe into the cos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Yang Xuejun

Baoding city cost consulting firm limited company Hebei Baoding 071000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unceasingly thorough, the basic

construction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the rising prices of raw materials, construction

scale changes, construction total cost and unit cost is also rising. How to determine

and control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so that the growth of project cost control in a

certain ran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是一项综合技术性、专业性和政策性的工作,它贯穿在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的各阶段。管理者必须要有控制投资的经济头脑,而且要充分地利用、分析建设周期里的所有重要信息,要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建设中资金的流失,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使工程的造价管理起到更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我国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

由于工程建设的特点,建筑工程有以下特点:(1)大额性。能够发挥投资效用的一项工程,不仅实物形体宠大,而且造价高昂,动辄数百万甚至上亿元人民币。(2)个别性、差异性。任何一项工程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规模,对每一项工程的结构、造型、空间分割和内外装饰都有具体的要求,所以,工程内容和实物形态都具有个别性、差异性,同时每项工程所处地区、地段不同,使这一特点得到强化。(3)动态性。一项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有一个较长的建设期间,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如工程变更、物价涨跌、利率变化,都必然会影响工程造价的变动。(4)层次性。一个工程项目往往含有多项能够独立发挥设计效能的单项工程,一个单项工程又由能够各自发挥专业效能的多个单位工程组成,与此相适应,工程造价有三个层次:建筑工程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

1、正确处理建筑工程造价和建设工期的关系。缩短建设工期能减少建设期内贷款利息支出、价格上涨支出和相对固定成本的支出,有利于工程造价的降低;但若超越客观条件允许的限度,不惜工本主观片面地抢进度,则会造成造价的大幅度提高。因此,只有实现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之间的最佳结合,按合理工期组织项目建设,才能提高投资效益。

2、正确处理建筑工程造价与项目功能的关系。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建设项目必要的使用功能。片面追求功能齐全,势必增大工程造价。但若过分压低工程造价,则项目功能必然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不能单纯考虑减少项目投资费用,要注意正确处理项目建设造价与使用功能要求的关系,以最低的工程造价实现必要的使用功能。

3、正确处理建筑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项目建设施工的根本要求是实现设计意图,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盲目强调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以次充好,以劣充优,造成工程质量降低,势必影响使用功能,缩短使用寿命,造成更大的浪费;但若过分提高质量标准,盲目加大保险系数,也必然会造成功能浪费,增加施工成本,提高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正确处理好施工成本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做到好中求省,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4、在各个阶段实施主动控制。长久以来,人们对控制的理解一直是:将目标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一旦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便立刻分析其产生偏离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对策。对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来说,进行这样的工程造价控制还是十分有效的。但这种控制仍是一种被动控制。从本质上来讲,这种控制只能发现问题,但是无法预防问题的发生。因此,要想获得工程造价控制的最优化结果,还是应该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实施主动控制,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

三、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建议

1、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

作为一种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须要依法进行,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更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健全法制,加强法制建设,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走上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轨道。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法、资质管理办法、施工合同法等法规制度,对工程造价的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2、更新造价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式

首先,在工程造价定额的过程中,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对定额做出及时有效的更新,进而制定合理有效的造价计划。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该严格遵守市场秩序,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造价定额,保证定额的准确严密性。其次,建筑工程造价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程造价的市场竞争机制,做到决策的透明性和准确性,保证建筑施工造价的公平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争取反映市场价格波动,保证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性。再次,更新造价管理观念,破除以往陈旧的模式,彻底打破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造价理念,充分利用当前市场,把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市场机制有机联系起来,保证工程造价的有序运行。

3、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现阶段,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来讲,中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仍不健全,没有独立的部门或行政机构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工程造价的管理还基本上依附于工程技术或生产经营部门。我国也应该组建专业的建筑部门,专门从事建筑管理,并授予一定的行政权利。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来讲,中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也仍不健全,搞好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要继续推进计价依据的改革,继续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逐步完善招投标制和合同管理,继续加强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和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的同时,把握均衡价格,推行限额设计,加强对索赔和反索赔工作的管理,引入“双赢”和“伙伴关系”的理念,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4、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是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社会资源。因此,建立和完善全国、地区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非常重要。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应遵循标准化、有效性、定量化、时效性、高效性原则,由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组织咨询机构、材料、设备及制品供应商和生产厂家等建立完善、快捷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必须着眼于为市场服务,组织技术攻关,加快信息化建设,为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同时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与计算机大存储量及高速运转的特点,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人工价格信息及价格指数,并逐步确立咨询业公正、中立的社会地位,发挥咨询业的咨询、顾问作用。

5、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工程造价队伍

首先,建立一批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此过程中,造价工程师和其它专业的工程师具有同等的地位且相互制约和影响,可以充分发挥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教育及在职人员的再教育活动。我们应该根据市场对造价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促使教育机构开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人才。第三,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我们应该抓紧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外,还应该结合工作广泛了解和初步掌握有关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只有对工程内容有比较全面的掌握,才能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及管理,是一项涉及多个方面,且难度比较大的工作,因此,我们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解决当前社会形势下工程建设中投资失控的问题,为促进我国的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