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合同法分则中的般问题三.doc

第三讲合同法分则中的般问题三.doc

第三讲:合同法分则中的一般问题(三)-

合同的相对性,是债的关系相对性在合同法上的具体体现。而正是债的关系的相对性,决定了债权与物权的不同。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合同的相对性就是指“合同则合同当事人的合同”。这句话看起来是废话,司法审判实践中却总是出问题。有些法官在进行民事纠纷的处理时,难免乱点鸳鸯谱,要么让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要么让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对合同关系的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允许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公款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主张合同权利。这些做法,都是对于合同相对性原理的违反。我们国家这次颁行并生效的合同法,贯彻了合同的相对性原理,除非法律有明文规定,当事人有特别约定,一般情况下,不得突破合同的相对性。总则中的第64条、第65条、第121条,都是合同相对性中责任相对性的具体体现。其他条文,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自然也应遵循合同的相对性原理进行解释。

合同法的分则同样也应贯彻合同的相对性原理。其实《合同法》第224条第1款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就是合同相对性原理的具体体现。合同的相对而言性原理同样也是我们解释合同法分则相关条文时,应遵循的原理。仍以第224条为例,该条第2款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在合同法生效以后,对于该条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出租人所享的是解除承租人与第三人之间的非法转租合同的解除权;有人认为是解除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租赁合同的解除权。依据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不难看出,第一种观点是不妥当

的。因为它允许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出租人,对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主张合同的权利,违反了合同的相对性原理。当然在合同法分则里面,有对合同相对性原理的突破,比如《合同法》第229条关于租赁合同对抗效力的规定,即属于这一类。

五、对于合同法分则中所规定的15大类独立有名合同进行再次分类的问题。

在合同法的分则里面,共规定了`15大类的独立有名合同。这15大类的独立有名合同中,又包括若干的具体合同类型。如买卖合同中既规定了买卖合同,又规定了互易合同;借款合同中规定了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和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承揽合同中规定了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合同;建设工程合同中规定了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奸商工程设计合同以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技术合同中规定了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开发合同中双包括委托开发合同与合作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中又包括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技术秘密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中又规定了技术中介合同、技术培训合同。它们都是属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典型交易类型的法律体现。

就这15大类猖有名合同,我们依据不同合同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将它们再区分为六类合同。

第一类合同是移转财产所有权的合同,包括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和借款合同。买卖合同作为移转财产所有权的合同,不会有什么异议。这一点,《合同法》第130条规定得很清楚。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实际上就是特种商品的买卖合同,作为移转财产所有权的合同也是理所当然。赠与合同,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其实并不仅限于财产所有权的移转,双方当事人完全可能性订立赠与合同,赠与土地使用权以及共他权利。我们之所以将它归为移转财产所有以的合同,一方面,是考虑到现实生活中,毕竟大量的赠与合同是移转财产所有权;另一方面,即使移转的不是财产所有权,也要参照与所有权移转有关的规则。至于借款合同,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是“借”,但借款合同的标的物毕竟特殊,其占有的移转也伴随着所有权的移转。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将这几个合同归为第一类。

第二类合同是移转财产使用权的合同。这类合同在合同法中,主要包括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租赁合同作为移转财产使用权的合同,《合同法》第212条作了明文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则比较特殊。它是由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有机

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独立有名合同。这种合同类型中,既有财产所有权的移转,又有财产使用权的移转。我们之所以将其归为移转财产使用权的合同,主要是因为作为融资租赁交易核心的,是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所订立的融资性的租赁合同。

另外需要注意一点,这里所说的移转财产使用权,与用益物权的设定的合同中,所称转的财产使用权,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使用权。前者是为债权性质的使用权,后者为物权性质的使用权。这两种使用权,无论是在法律关系的稳定性上,还是在对内、对外效力的强弱程度上,都有明显区别。

第三类合同是以特定的工具和技能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合同。这类合同包括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和运输合同。

第四类合同是技术合同。这类合同其他类型合同的区别之处主要在于其标的物是无形的技术。

第五类合同是以特定的场所提供服务的合同。这类合同包括保管合同和仓储合同。

第六类合同是以特定的社会技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合同。这类合同包括委托合同、行纪合同与居间合同。

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合同法分则里面15大类独立有名合同,完全可以作其他的分类方法,比如将承揽合同、建立工程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和居间合同以及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一并归为提供服务并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合同,这也未尝不可。我们所提出来的这种分类,不是为了分类而分类,而是为了揭示一项法律适用的法则。这项规则就是:我们所划分的门类合同,每一类合同中,总有一个合同确立了这一类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在这一类合同中的其他合同,就相关问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时,我们可以直接或参照适用确立了这一类合同法律适用一般规则的合同中所包含的法律规则。下面,我们详细予以说明。

就第一类合同,买卖合同的规定确立了这一类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合同法对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和借款合同就相关问题,比如就所有权移转的规则,未作特别规定时,参照适用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就第二类合同,租赁合同的规定确立了这一在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在合同法就融资租赁合同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就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关系,未作特别规定,可以参照租赁合同的有关规定。就第三类合同,承揽合同的规定确立了这一类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在建设工程合同和运输合同,合同法就相关问题未作特别规定时,可以适用或参照适用承揽合同的有关规定。就第四类合同,《合同法》第十八章的第一节是关于这类合同法律适用一般规则的规定,就各种类型的技术合同,法律未作特别规定时,适用技术合同的一般规则。就第五类合同,合同法对于保管合同的规定,确立了这一类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在合同法就仓储合同相关问题未作特别规定时,适用保管合同的一般规定。就第六类合同,合同法对于委托合同的规定确立了这一类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在行纪合同和居间合同,合同法就相关问题未作特别规定时,可以适用或参照适用委托合同的相关规定。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们有的地方说是适用,有的地方说是参照适用。之所以有这种说法上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对于不同合同之间所具有的法律适用上的共同性,合同法有的作了明文规定,如《合同法》第287条就建设工程合同确认“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承揽合同的有关规定。”第395条就仓储合同确认“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保管合同的有关规定。”第423条就行纪合同确认:“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委托合同的有关规定。”此时,我们在进行合同纠纷的处理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