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阴阳双补之地黄饮子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阴阳双补之地黄饮子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阴阳双补之地黄饮子
主要是从病机来说,阴阳两者的亏虚基本上相当,很难区分属于
谁为主,尽管有时候临床上还是侧重在哪个方面。比如说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从症状和用药来讲,阴阳两虚还是侧重于阳不足,阳虚更
多一些。肾阳不足,虚阳上浮,但是就阴阳双方亏损来说,都是比较
严重,这叫阴阳双补。前面虽然像肾气丸阴阳都用,但是在主治里面,
肾阳、肾气不足,阳不化气,这个比较突出。而涉及使用的治法和用
药方面技巧,为了适合它不至于化燥,为了适合它久服,所以在用量
和选药上有些技巧特殊,所以在阴阳双补这个方面,应该说这类它是
两方面,基本上阴阳两方亏损都较严重。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
姜枣服。喑厥风痱能治之,火归水中水生木。
组成:熟地、山萸肉、石斛、麦冬、五味、石菖蒲、远志、茯苓、
内苁蓉、官桂、附子(炮)、巴戟等分,每服五钱,加薄荷少许煎。
凡口噤身冷为喑厥,四肢不收为风痱。熟地以滋根本之肾,桂、
附、苁蓉、巴戟以返真元之火,山茱、石斛平胃温肝,志、苓、菖蒲
补心通肾,麦、味保肺以滋水源,水火既交,风火自息矣。刘河间曰∶
中风,非外中之风,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
故卒倒无知也。治宜和脏腑,通经络,便是治风。《医贯》曰∶痰涎
上涌者,水不归元也;面赤烦渴者,火不归元也。惟桂、附能引火归
元,火归水中,则水能生木,木不生风,而风自息矣。
本方主治喑痱证。“喑”指舌强不能言;“痱”指足废不能用。
其证由下元虚衰,虚火上炎,痰浊上泛,堵塞窍道所致,故刘河间选
用滋补肾阴的干地黄为主。王晋三曰:“饮,清水也。方名饮子者,
言其煎有法也”。陈修园曰:“又微煎数沸,不令诸药尽出重浊之味,
俾轻清走于阳分以散风,重浊走于阴分以降逆。”方中以干地黄为主,
用清水微煎为饮服,取其轻清之气,易为升降,迅达经络,流走四肢
百骸,以交阴阳,故名“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这是个二类药。主治证候分析,病机是阴阳两虚,作
为窍,心窍,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逆,心窍闭阻,舌为心之苗窍,
所以造成了舌强不能言,痰浊随着虚阳上浮闭阻心窍这样造成。主要
症状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喑痱证。这个造成是由于阴阳不足,
下元虚衰,这里包括肾阳的温养不够,肾精的滋养不够,所以可以脚
废不能用,带有这种痿弱,行步极度乏力,有这个特点。这是由于失
于濡养和温养,下元虚衰阴阳都不足。从它这个整体表现来看,这类
病人作为地黄饮子证还是畏寒为主的,可以怕冷,特别是下元虚衰,
腰膝痿软同时是冷感。舌强不能语,是痰浊上泛,上泛是由于阳不足
以后虚阳上浮。所以既有舌强不能语,又兼有面红。所以它形成一种
上面有热象,下面有寒象。下面寒象是阳虚失温,肾阳虚到一定程度,
虚阳上浮,面红。痰浊随着虚阳上浮,本身肾阳不足不能温阳化气,
会产生痰浊,有这个体质特点。所以上下同病反映出舌强不能语,足
废不能用,从两者的结合本质上是虚,本虚标实,标实有痰浊闭阻。
所以它既有一个阴阳两虚,又有一个虚阳上浮,兼有痰浊这个特点。
外观表现上发作的时候,它可以有上热,上面面赤,甚至于由于烦躁
虚阳上浮;下寒,腰腿既是痿废,足废不能用,而且可以有冷感,清
冷。看起来比较复杂,实际上本质上是阴阳两虚,这是地黄饮子的病
机分析,下元虚衰包括阴阳两虚,痰浊上泛,这是它的一个病机。
作为这个方来讲,它补肾,温补下元,要从阴阳两方面入手。君
药是阴阳双补的两组,熟地、山茱萸、肉苁蓉、巴戟天。熟地、山茱
萸可以填精补髓,那是滋补肾阴为主的,肉苁蓉、巴戟天也能补肾精,
侧重在温肾阳,它温肾阳的温壮肾阳这个特点。这两方面结合,阴阳
双补,是方中主要的结构。作为臣药来讲,附子、肉桂在这里同用,
当然温阳力量加强了,附子、肉桂在这里它和五味子相配合有一种温
摄浮阳作用,五味子酸收,有温摄浮阳作用。石斛、麦冬是养阴的,
它是养肺胃之阴的,所以和熟地、山茱萸这类滋补肝肾之阴,下焦之
阴的这个不同,也体现了一种既能有清虚热,又能够体现先天后天同
补。这个方里菖蒲、远志和茯苓是用来祛痰开窍,菖蒲、远志是开窍
常用的,同时远志能祛痰,菖蒲能够有化湿,所以既能祛痰又能够开
窍;茯苓针对水湿停聚产生痰是治本,可以健脾,祛湿消痰。作为姜
枣调和脾胃作药引子,调和气血。所以总体结构来看,温补力量较大。
当然用这类药还要看它阴阳亏损的侧重情况,整体上温阳为主,药性
偏温,针对了虚阳上浮、痰浊上逆,闭阻心窍。这个成为治疗中风的
又一个类型,临床常见的出现中风证以后又一个类型,阴阳两虚、痰
浊上泛,有虚阳上浮这个特点。
从配伍特点来讲,标本兼顾,上下并治,但是以治本治下为主的。
从辨证要点,都是一些代表性症状,喑痱证,这个舌强不能语,
足废不能用,足冷面赤,反映出证候两个方面。一个肾不足,肾阳不
足为主,面赤,虚阳上浮。随证加减,如果光是脚废不能用,那不需
要开窍;如果说喑痱证阴虚为主的,桂附可以可以去掉,这个灵活的。
它反映出来的几个方面阴阳两虚,作为地黄饮子原方是以阳不足为主
的,阴不足为主的相应的它有虚热,桂附就可以不用了,如果痰浊上
泛以痰火为主的,桂附不能用,要清化热痰的。具有气虚特点的这个
方加人参更好。这个方运用偏于温补,从病机来说,阴阳两虚偏于阳
不足。但是如果说气火上升包括阴虚,虚火比较突出的则不适合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