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


肿块型肝癌伴假包膜— 外周水肿
肿瘤边界清楚,有中央斑片坏死,肿瘤实 性部分显著强化;假包膜在平扫呈线样低 密度,增强后在线样低密度(弯箭)外侧 可见稍低密度水肿带(直箭)。
小肝癌伴假包膜— 不完整,MR优于CT
CT增强实质期未显示假包膜,MR增 强后病变内侧见不完整假包膜,呈 弧线状强化(箭)
结节型肝癌伴假包膜—T1 强化优于T2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CT平扫等密度,动脉期显著强化,内有线样分隔,静脉及延迟期等密度,无包膜
分隔
平扫
A期
V期
D期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MR平扫T1等低信号,T2不 均匀线状高信号,边界不 清,无包膜,无中央瘢痕
T1
TruT2
TseT2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MR平扫等低信号,动脉期显著强化,内有线样分隔,静脉及延迟期略高或等信号, 无包膜
可能的原因: 1、病变内出血 2、脂肪变性,是肝癌的病理特征之一; FNH、再生结节及腺瘤罕见 3、病变内铜含量增多,高信号常见 4、肿瘤的分化程度:分化好,信号高 5、肝背景信号:肝充血、肝实质铁质沉 着增多,肝信号减低
肝癌脂肪变性
同相T1梯度回波, 肝癌稍低信号
反相T1梯度回波,部 分肝癌病变信号下降
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
肿块型
(a)动脉期:肿块大部呈低 密度,周边环状增强,周 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 (箭)
(b)门脉期:向肿块中央强 化,低密度区范围变小, 动脉期的环状增强密度减 低
(c)病理标本显示肿块呈分 叶状,黄白色,无包膜; 附近胆管壁显著增厚(胆 管周围纤维化)(箭)
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 胆管内型
3,腺瘤:T1多为高信号,T2亦为高信号,信号不 均匀,增强表现与FNH类似,但可见包膜。
鉴别诊断
4,转移瘤:注意,T2像可见肿瘤中央坏死-高信号“靶征”和肿瘤周围水肿—高信号 “环征”,与低信号肝癌假包膜不同。 5,肝内胆管细胞癌:见讲义。 6,肝肉瘤:见讲义。 7,肝淋巴瘤:见讲义。
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肝腺瘤--鉴别诊断
CT和MR表现
CT:80-95%肿瘤边界清,无分叶,30%有假包膜, 10%有钙化;多单发,也可多发;平扫多数与肝呈 等密度;少数因肿瘤内脂肪而呈等密度,或出血呈 高密度,或陈旧出血呈不均匀密度;增强后小病变 动脉期显著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时期与肝呈等密 度;大病变不均匀强化。
MRI:T1WI呈低或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强化方式同CT。
平扫
A期
V期
D期
FNH--鉴别诊断
CT平扫病变等密
度,中央瘢痕低
密度;动脉期显
著均匀强化,中
央瘢痕及线样分 隔无强化;门脉
平扫
A期
期病变强化密度
减低,中央瘢痕
和分隔开始强化,
延时10分钟病变
等密度,中央瘢
痕高密度。
V期
D期
FNH--鉴别诊断
T2略高或等信号,中心瘢痕T2为 高信号;血管期显著强化,中心 T2 瘢痕无强化;延迟期略高或等信 号,瘢痕有延迟强化。
hemangioma from hyper- to- isoA, plain scan. B, arterial phase. C, 51 seconds later . D, 1 minutes 51 seconds later . E, 3 minutes 40 seconds later . F, 9 minutes later
不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hyperattenuating hemangioma from hyper- to iso. A, plain scan. B, arterial phase. C, 80 seconds later. D, 5 minutes later
不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hyperattenuating hemangioma from hyper- to hyper- with the fatty infiltrition of the liver, early parenchimal enhancement. A, plain scan. B, arterial phase. C, 36 seconds later.
3,T2像和增强扫描发现病灶的敏感性高。 4,转移性肝癌门脉癌栓的机率很少,可资鉴别。 5,病变常多发,亦可单发。
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
病因:与慢性胆道感染有关 病理:单发或多发肿块,内有较多 的纤维组织;一般没有肿瘤钙化, 没有包膜和瘤栓。向周围侵润。一 般无肝硬化背景
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
平扫
囊血 肿管 (瘤 弯( 箭直 V期 ) 箭 的) 不的 强演 化变

A期
D期
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强化
动脉期
延时期
T1低信号,T2高信号,动脉期边缘结 节强化,延时期完全充填。同CT。
平扫
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中央纤维团块(箭),增强显 示清晰,T1、T2显示不明显
不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血管期
延迟期
FNH--鉴别诊断
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原则
1,T1为等-低信号,均匀,中央可有更低信号 瘢痕区; 2,T2为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瘢痕更高信号;3, 增强早期显著均匀强化,中晚期呈稍高—等信 号,中央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4,部分病例没有中央瘢痕,仅见线样分隔。
肝腺瘤--鉴别诊断
临床上好发育龄女性,与口服避孕 药有关;肿瘤细胞胞浆内含大量脂 质和糖原;CT和MR表现与FNH极为相 似,但易发生出血,没有中央瘢痕 和包膜。如果没有包膜,则与没有 中央瘢痕的FNH鉴别困难。
血管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
1,血管瘤的CT诊断标准:
①平扫病变表现为低密度;②增强后病变周 边首先呈结节样强化,随后增强结节扩大、 逐渐向中心充填;③延迟(2-15分钟)扫 描病变完全变成等密度(较大血管瘤的中心 部分因纤维化可不充盈)。
2,在检查中,充分延迟扫描是最重要的。
3,极少数(8%)不强化的血管瘤与低血供 的转移瘤不能鉴别。
53岁男性 CT显示7段肝内胆管扩张(箭),右肝内胆管的密度高于 左肝内胆管;MR T2显示右后上肝内胆管信号强度(空心 箭)低于其他肝内胆管(实心箭);切除样本显示,在扩 张的肝内胆管内有细颗粒状、易碎的乳头状团块(箭)。
T2等信号,没有中央瘢痕,包 膜高信号隐约可见(箭);动 脉期显著均匀强化;延时期呈 等信号,包膜有强化。
动脉期
延时期
肝转移瘤----鉴别诊断
多发病灶—平扫低密度, 增强后仍呈低密度
平扫
强化
肝转移瘤--鉴别诊断
中央密度低,边缘强化,密度稍高,最外缘又可 见线状低密度壁周水肿,为典型的“牛眼征”。
T2:肿瘤呈等-高信号,未见包膜,T1:
强化后见包膜
T2
T1
鉴别诊断
1,血管瘤:注意,多回波技术没有增强动态检查 准确,动态扫描技术比照CT。
2,局灶性结节增生:T1为等-低信号,均匀,中央 可有更低信号瘢痕区;T2为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瘢 痕更高信号;增强早期显著均匀强化,中晚期呈稍 高—等信号,中央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肝转移瘤--鉴别诊断
1,CT平扫常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一般强 化不明显或仅边缘环状强化,而增强扫描门脉期病灶 呈典型的边缘环状强化,偶见到同心圆状的“牛眼征” 或“靶征”,此征象对诊断转移性肝癌有提示意义。
2,MR 检查T1像上呈低信号,T2像上呈稍高信号, 肿瘤内有明显坏死或囊变,则T2像上呈明显的高信号。 增强扫描所见同CT。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肝脏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分类
良性
恶性
原 发 性 肝
上皮性肿瘤
肝细胞腺瘤 胆管腺瘤 囊腺瘤 错构瘤
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鳞状细胞癌 腺鳞癌、囊腺癌、类癌


间叶组织肿瘤 肝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
纤维组织细胞肉瘤
淋巴管瘤
平滑肌肉瘤
脂肪瘤
骨肉瘤
纤维瘤
恶性淋巴瘤
平滑肌瘤
浆细胞瘤
肝腺瘤--鉴别诊断
左肝腺瘤新近出血: CT平扫 左肝外侧段低密度团块病变, 中央有高密度出血
肝腺瘤--鉴别诊断
肝腺瘤,多发,肿 瘤内含脂肪成分
A
B
A,CT平扫低密度,B,同
相MRT1,仅见右肝后上段
高信号病变,C,反相压脂
显示多发低信号病变
C
肝腺瘤--鉴别诊断 49岁,女
肝腺瘤:陈旧出血和脂肪
影像表现
4,部分肿瘤有假包膜:CT表现为病变周围环状低 密度带;MRI T1像包膜显示率达80%,表现为低信 号,MRI T2像包膜的显示率仅约40%,也表现为低 信号或内层低信号、外层高信号;增强后包膜有 环状强化,以门脉期或延迟期显示清晰,可不完 整及厚薄不一。显示率:MR优于CT,T1优于T2。 5,门静脉瘤栓,其内有充盈缺损 6,肝内外扩散和转移:常见者肝内肝转移、肝外 肺转移;肝门区、腹膜后及心膈角淋巴转移;直 接侵犯胆囊、胆管及腹壁等。 7,肿瘤血管和动静脉分流






多发结节型肝癌
平扫
强化
1,平扫见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边界不清 2,增强实质期肿瘤呈低密度强化 3,与肝转移瘤鉴别要结合临床
弥漫型肝癌 门脉瘤栓
平扫
强化
1,平扫左肝弥漫密度减低,与右肝分界不清 2,增强后左肝病变低密度强化,可见更低密度 密集微小结节;门脉左支充缺--瘤栓(箭)
少数肝癌T1像呈高信号
巨块型肝癌 造影剂快进快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