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 (作者: 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 )
【关键词】中药炮制;醋制;综述 中药醋制法是一种以醋为辅料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 传统理论认为醋 与药物相须配伍炮制,可以引药入肝经,增强散瘀止痛、疏肝行气功 效。自《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至今,中药醋制法相关文献多见于历代 医方、本草典籍。笔者现就中药醋制有关历史文献及近年研究情况作 一综述。 1醋的种类及质量
按生产过程,食醋可以分为酿造醋、合成醋、再造醋三大类,其中 产量最大、与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又可分为固体发酵、液 体发酵两类。酿造醋是用粮食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 发酵、醋酸发酵等酿制而成。合成醋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醋酸配制而 成。再造醋是以酿造醋为基料,经进一步加工制成,如五香醋、蒜醋等 [1]。我国目前著名酿造醋的品种有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北京龙门 米醋等。 现有醋品种繁多,但品质良莠不齐。毛氏等[2]首次建立了醋的药 用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规定强制执行标准,推荐执行的8个标准 及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另外建立的10项指标,具体有感官特性、总酸、还原糖、氨基态氮、 盐的含量等共18项指标的测定。根据这18个指标以及评分标准,排 在前5位作为炮制辅料的优质醋由高到低分别为:镇江原液米醋、北 京龙门米醋、山西紫林米醋、山西益源庆米醋、沈阳红梅米醋。 2醋制法沿革 用醋炮制中药的历史悠久,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即载有:“取商 牢(商陆)渍醯(醋)中……”《伤寒论》中治蛔厥证,以乌梅丸主之。方 后云:“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 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 大。”这些均为醋制药的先导。 醋制的应用范围较广,应用数量较多,据统计,历代中药醋制品种 共251种,其中采用的醋制方法有17种,大致可分为醋浸、醋蒸、醋 煮、醋憚、醋淬等操作方法。 2.1醋浸
醋浸,指取净药材置醋溶液中浸渍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首见 于《五十二病方》,如“取商牢渍醯中,以熨其肿处 旦取蜂卵一, 渍美醯一杯,以饮之”。《雷公炮制论》曰:“白花蛇苦酒浸。” 2.2醋蒸
醋蒸,系指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适量醋溶液,稍闷,蒸至醋被 吸尽的方法。该法始见于《伤寒论》中治蛔厥证 ,“上十味,异捣筛,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 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2.3醋煮 醋煮,指取净药材置醋溶液中,共同煮至药物达到炮制要求。该法 始见于《五十二病方》,“以醯、酉(酒)三乃煮黍稷而饮其汁”。 2.4醋憚 醋憚,将净药材置煮沸的醋液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 方法。《五十二病方》中记载:“黑菽(豆)三升,以美醯三煮,疾炊,沸, 止火;沸下,复炊,三沸止。”这种方法与现今憚制是一致的。 2.5醋淬 醋淬,取净药材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至红透,投入醋液中淬制, 反复煅淬至质地酥脆。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燔小椭石,淬醯中, 以慰”。 2.6其他制法 除了上述制法,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对硇砂的炮制记载了“二 两,以醋一盏化去夹石”,与现今精制法类似。 现代常用经醋处理的药物主要有三棱、 大黄、大戟、川乌、乌药、 丹参、甘遂、白芍、半夏等[3]。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 部)》(以下简称“《药典》”)中所收载的中药醋制药品种共计 29个, 包括莪术、柴胡、南五味子、青皮、三棱、商陆、五味子、香附、延 胡索等[4]。 3醋制的作用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3.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醋与药物相须配伍炮制,可以引药入肝经,入血分,增强散瘀止 痛、疏肝行气功效。这与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所述“用醋注 肝经且资住痛”的说法一致,代表药物有柴胡、香附、三棱、莪术等。
3.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醋制峻下逐水药,不仅可以增强利水作用,而且还可降低毒 性,如甘遂、芫花、商陆等。 3.3矫臭矫味
醋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结合成盐而无臭气,故可除去药物 的腥膻气味,达到矫臭、矫味的作用,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3.4疏松药物,利于煎煮
一些动物、贝壳、矿物类药物,经醋淬制后,质地疏松易碎,如鳖 甲、自然铜等。 3.5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
如延胡索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经醋炮制后,生物碱和 醋酸结合生成可溶性的醋酸盐,易煎出有效成分。 3.6杀菌防腐
醋具有杀菌防腐作用,它能在30 min内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沙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门氏菌、大肠菌、赤痢菌、好盐性菌等。 4现代研究进展 4.1工艺研究
陆氏等[5]以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为指标 ,用单指标 和多指标综合两种分析方法对五味子蒸制工艺进行优选,确定了五味
子醋蒸法的具体工艺参数。原氏等[6]综合考察了芫花5种不同的炮 制方法,以生芫花和《药典》醋制芫花为对照,采用药效、毒性及其相 关化学成分多指标综合考察,结果表明醋制法最佳。陆氏等[7]以三棱 总黄酮、扭体镇痛法及抗凝血作用为指标,对三棱进行醋制工艺优选, 确定醋制三棱的最佳工艺参数。马氏等[8]采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炮 制工艺,测定不同工艺样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作为工艺评价指标 ,筛 选出延胡索醋制最佳工艺。张氏等[9]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制白 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制白芍的 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 醋制法现代工艺学研究较多,其中有的以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 也有以药理作用为指标,大多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质量标准的建 立提供了参考。 4.2药物醋制前后成分研究
毛氏等[10]采用比色法对三棱生品、润切制品及炮制品中黄酮成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醋炒三棱黄酮含量为最高,比生品增加 40%左右。任氏等[11]比较甘遂生品及醋制品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的 高效液相色谱图,结果显示,甘遂醋制后大部分成分水溶性减小,醇溶 性增大。徐氏等[12]对香附炮制前后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发现酸 类化合物的含量低于生品中的含量,醋制香附挥发油的得率低于生香 附。刘氏等[13]采用气-质联用法对生芫花和醋制芫花的挥发油成分 进行了分析,发现芫花醋制后挥发油含量降低,化学组分及组分间的 相对含量均发生了改变。孙氏等[14]分析了乳香、没药炮制前后挥发 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二药生品挥发油含量最高,醋 制品挥发油含量减少。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经炮制后能减少挥发油含量,从而减少 对胃的刺激。研究表明,乳香、没药、香附等含大量挥发油的药物在 醋制后挥发性成分减少,这一点与传统中医理论相一致。 4.3现代药理研究 431增强疗效
陆氏等[15]通过测定小鼠肝匀浆丙二醛值和小鼠的吞噬指数 ,来 分别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以及对免疫作用的 影响。结果显示,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均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明显的提 高免疫能力的作用,其中以醋制品作用最为明显。王氏等[16]采用血 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法、血液流变性测定法及小鼠抗凝法进行试验。 结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果显示,莪术不同炮制品均具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及调节血 液流变性作用,其中以醋制品作用较为明显。康氏等[17]用热板法和 扭体法进行止痛实验;用体外血小板粘附率测定法测定血小板粘附 性。结果表明,生没药和制没药都具有止痛作用,醋制后其作用更强; 但生没药不能降低血小板粘附性,醋制后才具有降低血小板粘附性的 作用。孙氏等[18]以醋香附、酒香附、生香附的水提取液与空白对照 洛氏液,对大鼠痛经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醋香附对大鼠子宫收缩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子宫肌张力降低,收缩力减弱,痛经缓解,且作用 较快,持续时间长。鲁氏等[19]用香附生品煎液、醋炒品煎液、醋蒸 品煎液和生理盐水,针对模型小鼠排便频率的影响及小鼠肠内容物推
进速度的影响进行实验。结果显示,香附炮制后能增加燥结便秘动物 的排便频率,香附及其炮制品对小鼠肠内容物推进速度都有所增加
, 且炮制品比生品作用更好。 以上列举几味临床常用代表药进行的药理实验,进一步证明醋制 可以增强药物疗效,与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醋制增效一致。 432降低毒性
龚氏等[20]研究表明,马钱子经炮制后,其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都有所降低,从而减低毒性增大LD50值。马钱 子经醋制后,毒性减少最大。王氏等[21]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测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LD50)、 祛痰实验(酚红排泌法)及利尿实验(滤纸法),考察不同醋量炮制甘遂 对其毒性及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遂醋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利尿作 用有所缓和。张氏等[22]报道,醋制芫花比生芫花对小白鼠的LD50提 高了 1倍,初步证明了醋制芫花确能减低芫花的毒性。 4.4药物醋制机理研究
延胡索所含的近20种生物碱中,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最为 明显。延胡索乙素为异喹啉衍生物中的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具有亲脂 性,难溶于水,其生品直接煎煮则镇痛作用欠佳。故延胡索经醋制后入 汤剂煎煮,有效成分易于溶出,镇痛作用得到加强[23]。
芫花经醋制后,确能使其毒性降低。芫花挥发油为芫花的不良反 应及泻下作用的活性部位之一,经醋制和醋煮后其含量降低,各化学 组分变化较大,且产生的未知成分较多。芫花中所含的芫花酯甲毒性 较大,对皮肤及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经醋制后其含量降低。可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