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视逐渐增强。在建筑工
程中测量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是保证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基本步骤。随着建筑物
数量的不断增多,测量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做好各方面的测量工作,才
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时间。但是当前在测量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直接影
响测量的质量,文章希望通过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阐述,进而实现优化工程测量
的目的。
标签: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的各个部分都离不开测量工作,这属于施工建设中基础性部
分,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水平、垂直等方向上的精度,进而影响到整个工
程建设的质量,特别是沉降测量、基坑边坡测量的精确度直接关乎到建筑物的稳
定性,所以应该由专门人员来完成这项任务。当前,每一个建筑项目所处的地理
位置都是不同的,而且建筑物的层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所以作为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1 常见工程测量问题及应对
1.1 常见问题
建筑测量的质量和很多因素都有直接关系,例如操作人员、仪器设备、测量
技术、质量管理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忽略,一旦任何一个因素出现
问题就会影响到测量质量,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因素展开讨论。
1.1.1 当前的工程测量工作依靠的是专业的操作人员,但是当前测量操作人
员的专业素质、工作态度十分欠缺,进而无法满足当前测量工作的需要。当前有
很多测量人员都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一定的经验,
不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很难控制工程测量质量,应对不了突发
事件,影响整个工程建设。
1.1.2 随着测量设备使用量的不断增多,在建筑市场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测
量设备,但是某些设备的精确度达不到相关的规定,在使用中测量结果也不能使
用。而且测量人员的专业性不够,流动量比较大,使得测量设备不能够得到妥善
的保管,测量设备坏了也不能够及时地修理和保养,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测量设备
精确度下降,灵敏度不够。
1.1.3 正因为测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应该
由当地建筑施工单位、业主、监理单位、政府等部门参与监督管理。但是实际情
况是测量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管。而且,测量仪器种类繁多,建筑施工环境的
不断变化,就必须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仪器,但是正因为测量工作得不到任何的监
管,所以这个选择过程也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进而难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1.2 应对策略
1.2.1 人员是测量工作的主体,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测量工作
的准确性。正因为测量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内容,就必须做好人员的专业培训
工作,保证测量工作的科学性,保障工程质量。所以作为施工单位应该重视测量
工作,组建一支专业素质强、团结合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型测量队伍。在开展测
量工作的时候能够公开一些项目信息,并能够接受政府和专业部门的监督,通过
人员方面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水平。
1.2.2 优化仪器设备。测量设备是测量工作得以开展的关键部分,建筑单位
应该对测量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并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各个部门要相互
配合,重视测量仪器的研发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维
修和保养,如果发现有些设备因为陈旧而不能使用,那么要及时更换。
2 建筑工程的沉降测量方法
2.1 合理布设水准基点
观测人员布设水准基点,应当将其安置于沉降范围的外部且不会受到施工影
响的区域,至少为3个,各点的间距应控制为10~20m之间,还要将其埋设深
度控制在0.4m以下,以基点的稳定性及对测结果的有效性。同时,为避免水准
基点在长达一年多的观测周期中,遭到人为意外破坏,而影响观测工作的实施,
还应当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多于3个的水准基点。
2.2 优化设计沉降观测点
观测人员要保证沉降观测工作的顺畅性及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对沉降观测点
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其选择可以全面反映该建筑物的沉降状况的位置,作为安设
地址,比如,建筑物的四个角落,荷载集中区域或者沉降缝两侧等。而且,还要
保证该点的读取精度在0.01mm以上,且观测点顶端为圆形,以使观测点达到稳
定性,且始终位于同一位置,以降低观测的误差水平,保护观测数据的精准度。
2.3 严格规范实际观测工作
观测者要根据沉降观测精准度要求与建筑物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观测仪
器,并按照国家的二等水准测量规定,以水准基点作为观测起点,一站接一站地
组织开展其实际测量工作。同时,还要在确定总体观测时间的基础上(通常为一
年以上),以工程的性质、地基土质变化、施工进度、基础荷载变动等因素作为、
基础,对观测时间、次数进行合理设计。而且,为保证观测结果的有效性,沉降
观测单位应当保证仪器设备、工作人员、水准尺、观测路线的固定性。
3 建筑工程的边坡测量措施
3.1 布置有效工作基点
以建筑变形测量的规程中做出的相关规定且依据,选择足够的边坡控制基
点,一般可以为4个,根据施工现场的通视程度与各个点的稳定性,将各个点安
置在基坑的四个阴角旁边,并与基坑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同时,将这4个点制
作成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各墩高应当为露出地面0.08m,以降低误差,并为4个
点设置观测站,然后采用边长观测或方向观测方法,组织开展观测工作,每个点
要实施2个测回的观测,而且,观测人员还要重点地做好对于方向观测限差的控
制。
3.2 合理地布置建设观测点
边坡水平位移的观测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把每一个观测点的点位制作成固定
的标志,以供直接观测,降低站点间的对中误差。然后,以变形测量规程中对于
位移的观测规定作为依据,布置建设观测点,布设位置有以下两个,即:①基坑
周边的桩墙顶上,各点间隔为15~20m;②基坑围护结构的直角上,点数由施工
现场状况来决定,并使用钢筋为其支护结构进行嵌入固定,以借助稳定的支护结
构,保证观测的精准度。实际观测可以联合使用极坐标法以及测边角法来开展,
再为各点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水平位移的测量。
3.3 做好后期测量控制
后期的测量工作是保证整个测量过程质量的关键。施工测量人员做好基础观
测点以后还应该控制实际的测量,进而保证整个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
下,测量人员会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佳的测量标准,进而保证整个
测量内容能够涵盖工程的重要部分,不会出现遗漏。从工程建设开始动工就需要
测量一直到整个土方回填部分,如果遇到大风或雨天,还需要对测量进行异常情
况分析。此外,计算机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在测量
的时候,测量人员应该选择最合适的软件,并对测得的数据整理、分析、核算,
方便施工人员查看,对实际测量情况有准确的把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施工单位应该认识到测量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
建设的质量。具体的来说,测量工作主要和测量人员素质、测量仪器、检验工作
等方面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对工程地基和边坡测量。所以,测量人员应该做好测
量工作,特别是注意边坡、地基等部分的測量精确度,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选
择最佳的措施对测量工作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曾宪灵.对建筑工程测量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下
旬,2012(06).
[2]蔡纯生.试论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风,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