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42
2018年第3期
农业经济

1.研究背景及目的
2006年,财政部针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在这次修订内容中,对于债务重组的利得部分不将其计入资本公积进行处理,使其恢复以往的计算方法,另外对于计量属性也通过公允价值来进行核算。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企业的债务问题展开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到企业当前的运作状况,还能够认识到企业当前所具有的信用水平。通过债务重组使得债权人以及债务人的相关权益都能够得到保障,并且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实行有效的政策,确保债务人暂时渡过财务困难,从而改善其管理方式,实现良好的管理,使得资本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升级,形成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促进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2.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2.1债务重组在会计核算时存在的问题。在对债务重组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一方面,债务人把债务重组的收益视为营业外收入进行处理,使得经济主体凭借着债务重组的作用进行利润操纵,导致部分已经存在着损失情况的企业,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来得到不法利益,使得亏损现象出现虚假的改善甚至扭亏为盈状态。另一方面,债权人把债务重组所获得的损失划分至营业外支出的范围内。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债务重组进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债务重组损失,一般来说就是将这种损失视为一些不正常的情况来加以解决,因此无法维护债权人的利益。2.2债务重组存在盈余管理问题。根据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所进行债务重组的状况来看,核心问题就在于上市公司利用准则漏洞来实现盈余管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在进行账务债务重组的过程中往往通过账面价值来进行展现,事实上并没有从实质上来进行重组。另一方面,在进行重组的过程中,企业发生着极为严重的关联交易的现象。2.3财务困难的界定标准模糊。对于债务重组,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债务人处于财务困境这是前提条件,关于“财务困难”有着具体规定的,也就是当债务人因为财务方面的原因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而无法发展的情况下,使得其难以按照规定的要求还清款项。事实上,关于这个方面的限定还是存在界限模糊的情况下,甚至存在着不少公司以“财务困难”的名义,却暗中将其用在
利润操作,以达到盈利目的。
3.解决债务重组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3.1现行债务重组准则本身改进。债务重组利得应分
期计入当期损益,因为这部分的利得在视为营业外收入
的核算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所得税费用的增加,
使得企业的负担更为严重,违背了债务重组的初衷。因此,
债务人将债务重组利得应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递
延收益更合理;制定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运用指南,
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在目前所实行的债务重组准则之
中,尽管再次通过公允价值的方式来加以核算,然而涉
及到公允价值具体的获得方式和途径、公允价值“公允性”
的判定等一些具体内容却尚未进行准确的说明。因此,
制定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运用指南,以减少会计人
员对公允价值的确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3.2企业债务重组中应注意事项。组建专业化运作团队,
挑选综合素质较高的有效人才,以此确保债务重组的顺利进
行;健全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由于企业管理层的利益与企
业业绩有密切的联系,所以管理层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操纵利
润。为防止这种现象,企业不仅需要通过预警指标的作用来
达到有效规避的目的,同时还应该制定一些与利润无关联的
措施的,对这些指标作出综合评判,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4.结论
总的来说,针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对
于债务重组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并且其中所具有的不
足加以重视,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在这个
过程中,应该站在债务重组准则方面加以考虑,实现有
效地监管,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促进相关人员综合
能力的提升,实行相应的改革以及管理,企业也需要针
对此构建一个完整的具有专业水平的队伍,凭借着发挥
重要作用的考核体系来进行有效的内部监管,从真正意
义上使得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并且加大创新力度,
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另外,从政府方面来说,需要给予足够的扶持,依靠宏
观调控手段来给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发展空间,搞好宏
观调控,推动其进步与成长。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王 楚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摘 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使企业处于越发激烈的竞争状况,部分企业因为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
运营存在着不少难以得到解决的债务纠纷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其无法及时的还清相关债务,陷入破产的
危机当中。随着当前债务重组准则的进一步实行,使得其处理方式得到规范,可以确保会计信息进一步真实可
靠地反映企业的运作情况,并且以此来有效的解决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良问题,使其避免财务困境的约束。
本文以债务重组的基本理论出发,就我国上市公司所开展的债务重组情况,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盈余管理;改进建议
文章编号:
ISSN2096-0743/2018-03-00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