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猪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秦喜斌 ,刘 宁1,刘庆有 ,吕 壮 ,刘庆才z
(1.吉林省梅河口市畜牧总站,梅河口135000;2.梅河口市畜牧业管理局。梅河口135000)
DOl:10.3969/J.ISSN.1671—6027.2012.02.040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的仔猪。养好哺乳仔猪是搞
好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为三个
阶段,即出生至3日龄阶段、3日龄至3周龄阶段和3周龄 至断奶阶段。
1 出生至3日龄阶段的饲养管理
1.1安全接产,较少死亡母猪产仔时必须有专人在旁照看
接产,一要擦净新生仔猪身上的粘液。先擦口鼻部,然后再擦
其它部位;二要给仔猪断脐。把脐带内的血向腹部挤压,在离
脐带3指宽的地方用手掐断(扭断),断面用5%的碘酊消毒;
三要在仔猪出生后分别用消毒过的打耳号钳子、剪牙钳子、
剪尾钳子,进行打耳号,从牙根处剪除上下两侧犬齿,以不伤
牙床和舌头,剪下的牙粒不能让仔猪吞食;断尾在猪尾5era
处剪断,并用碘酒擦伤口,通常7—10d痊愈。这时仔猪容易保
定,有初乳抗体保护等,剪尾有避免仔猪嬉戏、咬尾癖和降低 饲料消耗等优点。
1.2加强保温,防冻防压提高哺乳仔猪育成率,保温是关键
性措施。仔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1~7 El龄34~28℃,8 30 El龄28~25℃,3l一60日龄25~23℃。产房舍温要保持20℃,
产栏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由于新生仔猪的组织器官和机能处
于未成熟状态,仔猪毛稀、皮薄、油脂少、体质弱、缺乏自由调
温能力,低温环境很容易造成仔猪冻僵、冻死,或母猪压踩。
在寒冷季节要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在舍内安置保育箱,并
安装红外线保温灯或加热板,保持舍内恒温,同时装设护仔
栏,让母仔分开睡觉,自由吃奶。 1.3固定乳头,早吃初乳仔猪有固定奶头吃乳的习惯,如不
固定奶头,仔猪因争夺乳头而打架、咬伤,强欺弱,造成仔猪
断奶体重相差悬殊。产后1h要用淡盐水洗净母猪乳头,让仔
猪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对初 生仔猪有特殊的生理作用(含有抗体、提高仔猪的被动免疫
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含有较多的镁盐,促进胎粪排出;初乳
酸度高,可促进消化道活动)。出现母猪死亡、无奶、产仔过多
或过少,可对仔猪进行寄养或并窝,要把弱小仔猪放在泌乳
量较多的前胸奶头吃奶,较大的仔猪依次放在较后面的奶
头,以便使全窝仔猪生长均匀。
2 3日龄一3周龄阶段的饲养管理
2.1补充矿物质,增强仔猪体质哺乳仔猪生长发育不仅需
要常量元素,如钙、磷、钾、钠、氯等,也需要微量元素,如铁、
铜、锰、锌、碘、硒等。当仔猪学会吃料之后,通过饲料可补充 部分矿物质,断奶仔猪则可完全从饲料中获得。当仔猪缺铁
作者简介:秦喜斌(1964 ̄),梅河口市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
牧兽医、家畜繁殖改良、牧业新技术推广等工作
2012年第2期 会影响自身的造血,易患贫血症。而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
很少,从母乳中能得到的数量有限。仔猪出生后5d内肌肉注
射右旋糖酐铁钴合剂2mL/头;仔猪缺硒易患白肌病、肝坏
死、水肿病、缺硒性下痢等,在缺硒地区仔猪出生后3d肌肉
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1.5—2mL,断奶时再注射1次。
2.2抓好管理,防止腹泻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由于仔猪胃
肠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圈舍卫生条件差,产房温度低,产床潮
湿(湿度过大),栏舍消毒不严,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
染,寄生虫感染等。要加强饲养管理,如严格消毒、实行全进
全出等措施,每次仔猪转走后,必须全面消毒,特别是被污染
产房更应严格消毒。产房的地面和网床不能留存垃圾。环境
卫生要清洁、圈舍温度恒定,通风良好、定期消毒。大肠杆菌、
病毒性腹泻在母猪产前21—30d注射疫苗,使母乳达到一定
的抗体水平。对发生腹泻的仔猪,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
抗菌素对症治疗,可用恩诺沙星、头孢菌素、环丙沙星、痢菌
净、阿莫西林、氟哌酸等,确保小猪健康生长。 2.3饮水清洁,及早补料要供给仔猪清洁饮水,因为水是动
物血液和体液的主要成分,它是消化、吸收、运输养分和带走
废物的溶剂,可调节体液电解质的平衡。由于仔猪生长迅速,
代谢旺盛,母乳较浓(含脂肪7%~11%),故需水量较多。如不
及时给仔猪补水,会因喝污水或尿液而引起下痢,饮水要清
洁、新鲜,要安自动饮水器,保证哺乳仔猪随时饮水。
提早补料增强胃肠机能。补料的时间应在仔猪7~l0日
龄开始,提早补料有促进仔猪消化器官发育和消化机能完善
的作用,对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有极大好处。开始时可将全价
仔猪料擦在母猪乳头上,连喂几天后仔猪就会习惯,或将全 价仔猪料放到补料栏诱食或放一些在仔猪料槽内让其自由
采食;或将炒得黄酥脆的高粱粒、掺有甜味、奶香味调味剂的
颗粒料等开食料,撒在仔猪经常活动的地方。仔猪凭嗅觉很 快就会闻到香味,随即慢慢拱食,达到认料开食的目的。
补料期应注意选用颗粒料或干粉料,不喂霉变饲料;要
少喂勤喂,防止饥饱不均;补料与补水同时进行;饲料变换要 循序渐进,逐步过渡。
3 3周龄至断奶阶段的饲养管理
3.1适时驱虫、免疫、去势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可用左旋咪
唑、虫克星、伊维菌素等。20~30 El龄注射猪瘟疫苗,30 40 El
龄注射仔猪副伤寒疫苗,60 El龄注射猪瘟、猪肺疫二联苗,
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其它的必要免疫注射。还要做好 猪支原体肺炎的免疫;猪舍地面用1%~4%火碱水清洗消毒,
隔周喂1次0.05%高锰酸钾水;猪只要定期进行驱虫,去势,商
品猪场小公猪,种猪场淘汰小公猪都应在哺乳期间去势,如
28~35 El龄断奶,则在20~25 El龄去势,应激反应小,伤口愈
・・a圜翟蚕暇随・・
养 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治与防控
宋瑞超,杨磊,马淑慧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030801)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简写PRRS)亦猪蓝耳病是目前对
我国乃至世界养猪生产困扰最大的原发性疾病,这是由于该病毒不断变异造成的。因此,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对于促进养猪业的发展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某猪场进行调查发现,该猪场
连续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并有死亡病例。在做记录的同时,调查了该镇其余养猪场,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有了更详细的了解,本文就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防制进行讨论。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诊断治疗;防控
Dol:1 0.3969/J.1SSN.1 671-6027.201 2.02.041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的传染
病,其特征为厌食、发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 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种公猪精液质量下降等。病猪
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
可垂直传播。 1流行病学调查
1.1发病情况
调查的某猪场共有621只猪,调查期间猪相继发病,仔
猪发病33只,死亡25只,种猪发病17只,死亡6只,育肥猪
发病5只,死亡2只,母猪发病2只,无死亡病例。另外其他
猪场共调查1458只猪,其中仔猪发病89只,死亡62只,中
猪发病41只,死亡16只,育肥猪发病21只,死亡7只,母猪
发病6只,死亡2只。仔猪发病占全部的5.9%,种猪发病占
2.8%,育肥猪发病占1.3%,母猪发病占0.4%。由调查可知
PRRS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仔猪感染率及死亡率最高。
1.2病原
PRRSV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为单股 RNA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病毒在一70 ̄C可保存18个月,
4 ̄C保存一个月,37 ̄C保存48h,56 ̄C45min完全失去感染力。
PRRSV最适pH为6.5—7.5,因此PRRSV对热和pH敏感。
1.3临床症状
(1)母猪:早期精神倦怠、厌食、发热,流产或早产,产死
胎、弱胎、自溶胎,妊娠后期,有的出现肢体麻痹等神经症状, 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少 数猪耳部发紫。
(2)初生猪: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肢麻痹等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渐进性消瘦,有的仔猪耳
部发紫和躯体末端皮肤发绀,死亡率高。
(3)哺乳猪:由于并发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死亡率增加,
生长缓慢,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表现出
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 (4)育肥猪:发热,双眼肿胀,结膜炎和腹泻,并出现肺炎。
(5)公猪:发病率较低但仍有感染,感染后表现发热,咳
嗽,打喷嚏,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和运动障碍,性欲
减弱,精液质量下降,射精量少。
1.4病理剖检变化
剖检病猪3只、死猪3只,在腹膜、肾脏周围脂肪、肠系 膜淋巴结、皮下脂肪和肌肉发生水肿,肺水肿。颌下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被膜及被膜下暗红色与深层灰白色淋巴
结相间的大理石样外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红褐色,脾脏背
有红色丘疹状突起,边缘暗红色梗死,肺出血,间质性肺炎,
肺脏心、尖叶实变,脑出血。
1.5实验室诊断
将病猪的肺、死胎儿的腹水、胎儿血清、母猪血液及粪便 带回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病料经过处理后,再经0.45 m
滤膜过滤,取滤液接种于猪肺泡巨噬细胞培养,培养5d后,
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法染色,检查肺泡巨噬细胞中PRRSV抗
原,可确诊。
合快,手术操作简便。
3.2提供优质饲料,促进生长21日龄至断奶前的仔猪要采
食全价配合饲料,要求营养丰富,易消化和适口性好。含赖氨
酸1.1%一1.25%,粗蛋白质含量为18%~20%。仔猪断奶时如 果喂料量过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下痢等胃肠疾病;如果供
给不足又会因饥饿发生应激反应,影响健康生长,所以,断奶
4~5d要限饲,少喂勤添,一昼夜喂6~8次,以后逐渐减少饲
喂次数,日投料量在原日粮的70%左右,经4 5d的限饲后再
逐渐增加喂量。断奶仔猪要做到“两维持、三过渡”,即维持原
圈饲养、维持原饲料饲喂;做好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的顺利
● 过渡。
3.3减少断奶仔猪应激反应仔猪对应激的反应十分敏感。
如遇应激就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消耗增加。因此, 要合理配制断奶仔猪日粮,加强防疫管理,定期消毒;要保持
猪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应着固定工作服;闲杂人
员不得进入猪舍;堵塞猪舍内的鼠洞,定期在舍外投放药饵
以消灭老鼠;严禁在猪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饲料加工、装卸 应远离猪舍。这不仅可以防止噪音应激,而且还可防止猪群
疫病的交叉感染。
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