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艺 2013年第3期 栀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廖学林聂建春黄云根 (江西省新干县农业局 3313o0) 摘要:按中药材GAP要求,以传统栽培方法为基础,研究使栀子药材质量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目标的关键栽培技术,重 点在品种(类型)选择、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与加工方面提出符合GAP规范的栽培模式。 关冀词:栀子;中药材GAP;栽培模式 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以果实入药。江西省 是我国栀子主产区之一,1994—2001年,新干县进行了 以大果型、中熟、树形开张、圆果或长果为目标品种选 育,近年来,以中药材GAP研究为中心,再对全县栀子 生产现状、生物学特性、品种选育进行研究,提出优质 丰产关键技术及栽培模式。 1 栀子生长条件要求 栀子要求温暖湿润气候环境。幼苗能耐荫蔽,成年 植株要求阳光充足,较耐旱,平原、丘陵、山地均可种 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酸性 至中性的红、黄壤土为好。育苗地宜选疏松肥沃,通透 性好且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种植地宜选土层深厚、土壤 疏松肥沃的地块。 栀子耐肥,结果消耗营养多,需肥量较大。 2 栀子品种选择 栀子分为普通型、矮小型、类栀子花型、细叶窄冠 型等4个类型,从普通型中选育出中叶宽冠型为优良 品种,其主要表现:①树势健壮,树冠宽阔丰满,主枝开 阔,呈圆头形;②枝条分布均匀,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淡 绿或较深绿;③枝条节间中等或者稍短,结果枝多;④ 结果多,果实饱满,色泽鲜艳。 3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3.1栽植 移栽时间以春季2—3月为宜,选用1年生优质苗 木,苗高40em以上,根系完整;移栽前苗木用钙镁磷 肥拌黄泥浆沾根,也可在调泥浆时用ABT 30mg/kg溶 液,以利于促进成活。将苗木扶正栽入定植穴内,当填 土至1/2时,幼苗轻轻往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用脚踏 表6 不同培养基的芽增殖倍数
2.5生根培养基选择 分化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培养,最早1周开始生 根,4周后观测结果(表7),NAA浓度1.0 1.5mg/L, BA0.1~0.3meet,浓度,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64.9% 93.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BA0.1mg/L +NAA1.0m ,生根率为93.4%。 表7 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生根率的影响 单位:%
2.6炼苗与移栽 当试管苗生长至3-5era左右,根2~条时可以进 行炼苗,将试管苗连同培养容器一起移到温室,5天后 打开瓶塞2-3天,取出试管苗用自来水冲洗掉根部附 ⑥ 着的培养基,定植于蛭石中,保持90%以上的相对适 度,并通风,温度25土2cI=,3周后相对湿度逐渐降低至 65%。每周浇1次10%的MS培养基大量元素 200ml/m2。4周试管苗长出新根可以进行移栽。 3 结论 绶草组织培养以花梗为外植体时,采用0.1%升汞 消毒时间以8min效果较好。最佳配方为:芽诱导培养 基MS+BA2.0~3.Omg/L,增殖培养基MS+BA1.5mg/L +NAA0.3mg/L,生根培养基1/2MS+BAO.1mg/L+NAA1. 0rag,%。培养基含糖3%,琼脂7g,L,pH值为5.8,环境温 度25±2℃,光照20001x,每天光照时间10~12h。 (收稿:2012一l1—28) 参考文献 【1】曹孜义,刘国明.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兰州:甘肃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1. 【2]戴文澄等.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3】谷瑞升.植物离体培养器官发生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U】.植物学通 报,1999,03. 【4】刘庆昌,昊国良.植物细胞组织培养fMI.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o5. [51沈海龙.植物组织培养【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61周以良.黑龙江省植物志(第十一卷)【K1.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 版社.1993. 作者简介:宋洪文(1969一)女,黑龙江望奎县人,1991年毕业于东北 林业大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学,现从事植物学、植物组织
培养、园林苗圃教学、生产、科研工作 2013年第3期 现代园艺 实,然后培足土。 栀子移栽后约经15~25天的缓苗期,即可进人正 常生长。 3.2中耕除草 定植后每年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冬季全 垦除草并培土1次。 3.3分期追肥 栀子耐肥,需肥量较大,应实行氮、磷、钾肥相结 合,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原则。追肥主要分3个时 期,分别称发枝肥、促花肥、壮果肥。 3.3.1发枝肥:4月以氮肥为主,667m 追施沼液1200kg 或每株硫酸钾复合肥15g,促进发枝和孕蕾。 3.3.2促花肥:5月开花期叶面喷施0.15%硼砂+0.2% 磷酸二氢钾,促进开花和坐果。 3.3.3壮果肥:根据栀子生长发育具体情况,6月下旬 至8月上旬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O.1~0.2kg,促进果实 壮大发育及花芽分化。 3.4整形修剪 定植次年开始修剪培养树形,培养1个主干和3 个主枝,各主枝培养3—4个副主枝。对主干、主枝应抹 芽除蘖,每年冬季剪去病枝、徒长枝、交叉枝和过密枝, 形成枝条分布均匀、向四周舒展的圆头形树冠,以利通 风透光。一般定植后2年内以促进生长,培养树冠为目 的。栀子在秋季仍有开花,其果实不能成熟,应及时摘 除花蕾。 3.5保花保果 在栀子盛花期,喷施0.15%硼砂保花;谢花3/4时, 喷施50mg/kg赤霉素+O.3%尿素+0.2%磷酸二氢钾配 成的混合液,可减少果柄离层的形成,加速果实生长, 从而提高栀子坐果率。 3.6栀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危害栀子的主要病虫害有咖啡透翅天蛾、桃蛀螟 等。 3.6.1咖啡透翅天蛾防治。咖啡透翅天蛾一年发生3 代,以蛹过冬,第2、3代成虫分别于7月及1O月为害 严重。防治方法:①冬季垦复,破坏咖啡透翅天蛾的蛹 室,使蛹冻死;②成虫期可采用黑光灯诱蛾;③6~7月 幼虫高峰期及时用白僵菌、绿僵菌或除虫菊酯类农药 喷雾防治。 3.6.2桃蛀螟防治。桃蛀螟一年发生4代,以第2、3代 6月中旬~8月中旬为害栀子果实。成虫有趋光性。成 虫产卵栀子果面,幼虫蛀入果实内为害果肉。幼虫有转 果蛀食习性,老熟幼虫在被害果内化蛹或由果内钻出。 防治方法:①摘掉虫果,减少越冬虫源;②化学防治与 咖啡透翅天蛾同。 4 栀子最适采收期及加工方法 4.1最佳采收期 通过动态检测栀子产量和栀子苷含量的变化确定 其最佳采收期为10月下旬一l1月上旬,且分2次采 摘,第1次l0月下旬,采摘成熟果,第2次为11月上 旬采收剩余的全部果实(见图1)。 妻 耋2 2 8 誊 【 R 30/8.t4 2 9 t41L0 2 lO t3儿l 2 ll l 12 2 t2 "问(订, 】) 图1时间一产量指数(栀子苷含量)图 4.2最适加工方法 通过蒸法和煮法加工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常压 蒸3~5分钟或者煮法中沸水煮3—4分钟,所得到的样 品栀子苷含量损失均较少,果实完整,结实,容易干燥。 因此两法均可取,工业大生产的方法定为蒸法中常压 蒸3~5分钟(见表1、表2)。 表1栀子经不同时间隔水蒸后的栀子苷及水分含量
表2 栀子经不同时间煮后的栀子苷及水分含量
4.3干燥工艺研究 通过太阳直接晒干和不同温度烘干的比较研究, 以栀子苷含量的损失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栀子干燥方 法以晒干法或70℃以下烘干为宜,考虑到工业化大生 产的需要,干燥方法定为7O℃以下烘干法(见表3)。 (收稿:2012—11-05) 表3
栀子经不同干燥方法及温度干燥看栀子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