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电工学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电工学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电工学教学方法改革

发表时间:2011-09-19T16:27:38.800Z 来源:《学园》2011年7月13期供稿 作者: 宁蕴绯 花春飞

[导读] 电工学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内容主要包括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宁蕴绯 花春飞 河南城建学院

【摘 要】电工学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本文根据电工学教学的特点,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为提高教

学效果,对电工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从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来探讨电工学教学方法,旨在提高电工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电工学的

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准备不同的教学材料;强调采取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这

种教学方法在电工学教学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3-0024-02

电工学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内容主要包括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比较枯燥难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较好的基础,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来探讨在电工学

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

一 备课充分

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历背景,结合教学大纲备好课。首先,要备教材。在选定教材时,应根据所教授学科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其今后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来选定合适的教材。同时,也要根据所教授学生的学历层次来进行教材的选定。本科生的

教材选定时,可适当增加一些难度;专科生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则可选定一些较为基础的教材。这样,学生既能学到所学的知识,在学

习时也不会因为教材过难而降低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比如,我所教授的学生为非电专业的专科学生,根据该专业学生特点,选

定了唐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工学》(少学时)为所用的教材。其次,就是备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先深入调查,了

解学生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来具体安排授课内容。比如有些专业的学生数学物理基础较差,因此在备课时

多强调一些基础知识,无需过多地讲解延伸知识;而有些专业的学生数学物理基础好,就可以在讲授一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多准备一些

与他们专业相关和对未来工作较实用的知识点,如多讲一些工厂电器设备方面的应用。

二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理念

《电工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对象是电修专业及非电专业学生,其内容必须与后续专业课相符合,其基本理论以必要够用为度,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

第一,注意电工学中基本定律基本概念的讲授。如直流电路中的KCL定律、KVL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它们都是电路理论中的精华。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必须要清楚地告知学生,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这类基

础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交流电路的教授过程中,使学生对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与三相电路有所了解,建立起交流电路的正确概念。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部分,精讲相量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相量法来分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随后,要熟练地掌握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特点,比如纯电

阻电路、纯电容电路、纯电感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大小相位关系及他们的相量图的画法。同时,特别要了解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的概念、含

义及物理意义。在三相电路部分,可从一般的单相220V与工业用电380V讲明相电压和线电压的概念及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

特点及适用情况。

第三,在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对半导体器件讲解时,注重“管为路用,管路结合”的原则,要求学生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应用到放大电路中。

第四,在数字电子技术部分,重点学习了逻辑代数知识、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与计数器三部分,使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及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这两类不同的逻辑电路都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 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讲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堂上,教学方式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缺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我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建立了学习小组,通过学生间的协作交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丰富和全面。一方面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又能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参与授课,师生换位,即针对一些学生

容易理解的章节,教师可让学生授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此章节的学习,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及自身的综合素质。采用这几种方式,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很受学生的欢迎。

四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电工学是基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很多概念、规律、定律等都与实验有关。课堂教学中如能正确、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索,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化解难点、理清思路,从而更好地掌握概念、定律等。由此可见,实验教学是电工学

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减少基础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为了能加深学

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在实验进行前要求学生预习、写预习报告,教师在讲解时只需要讲述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不

需要过多地讲解实验原理,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讲授时间,让学生可以将大部分时间用在自己动脑动手去完成实验上。另外我们可以大幅度

缩减验证性实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

动手能力,在实验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电子设计大赛之类的比赛,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更进一

步的提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教育引导学生,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触类旁通,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电工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秦曾煌.电工学(第6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朱安常、李傲梅、卢胜.结合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谈备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1):106~108

[3]胡春华、韩晓新.电工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

[4]张芳、杨秀媛.提高“电工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

[5]叶丽萍、曾涛.基于教学特点的“电工学”教学方法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责任编辑:李锦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