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一、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
(一)边坡的变形类型
1、卸荷回弹
卸荷回弹是斜坡岩体积存的弹性应变能释放而产生的。
斜坡中经卸荷回弹而松弛,并含有与之有关的表生结构面的那部
分岩体,通常称为卸荷带。

(1)河谷下切,在陡峻的河谷岸坡上形成的卸荷裂
隙;路堑边坡的开挖,使新的卸荷裂隙产生。

(2)上覆岩石被剥蚀去,深部的岩石形成平行于地面
的卸荷裂隙,常见于花岗岩出露地区,尤其是采石场里。

2、蠕动:
斜坡的蠕变是在坡体应力(以自重应力为主)长期作用下发生的
一种,缓慢而持续的变形,这种变形包含某些局部破裂,并产生一些
新的表生破裂面。

(1)表层蠕动
疏松的土质边坡
破碎的岩质边坡

疏松的土质边坡 破碎的岩质边坡
层状结构的岩质边坡
(2)深层蠕动
软弱基底蠕动
坡体蠕动
软弱基底蠕动
坡体蠕动
(二)边坡的破坏类型
1、表层破坏
(1)剥落:
(2)冲沟:
(3)滑塌:
2、深层破坏
(1)滑坡
(2)崩塌、落石
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1.岩土性质和类型
岩性对边坡的稳定及其边坡的坡高和坡角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坚
硬完整的块状或厚层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砾岩等可以形成数百
米的陡坡。而在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地段,由于淤泥的塑性流动,几乎
难以成形边坡。黄土边坡在干旱时,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
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
崩塌性。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2.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的影响
在区域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比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比较活动的地
区,边坡稳定性差。断层带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又是地下水最丰富
和活动的地区极易发生滑坡。岩层或结构的产状对边坡稳定也有很大
影响,水平岩层的边坡稳定性较好,但存在陡倾的节理裂隙,则易形
成崩塌和剥落。同向缓倾的岩质边坡(结构面倾向和边坡坡面倾向一
致,倾角小于坡角)的稳定性比反向倾斜的差,这种情况最易产生顺
层滑坡。结构面或岩层倾角愈陡,稳定性愈差。如岩层倾角小于10°~
15°的边坡,除沿软弱夹层可能产生塑性流动外,一般是稳定的;大
于25°的边坡,通常是不稳定的;倾角在15°~25°的边坡,则根据
层面的抗剪强度等因素而定。同向陡倾层状结构的边坡,一般稳定性
较好,但由薄层或软硬岩互层的岩石组成,则可能因蠕变而产生挠曲
弯折或倾倒。反向倾斜层状结构的边坡通常较稳定,但垂直层面或片
理面的走向节理发育且顺山坡倾斜,则亦易产生切层滑坡。

3.水的作用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不少滑坡的典型
实例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或者水是滑坡的触发因素;充水的开裂隙将承
受裂隙水静水压力的作用;地下水的渗流,将对边坡岩土体产生动水
压力。水对边坡岩体还产生软化或泥化作用,使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大
为降低;地表水的冲刷,地下水的溶蚀和潜蚀也直接对边坡产生破坏
作用。

裂隙静水压力 裂隙静水压力分布的不同情况
4.工程荷载
工程荷载的作用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5.地震作用
地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表现为累积和触发(诱发)等两方面效
应。

(1)累积效应
边坡中由地震引起的附加力S的大小,通常以边坡变形体的重量
W与地震振动系数k之积表示(S=kW
)。在一般边坡稳定性计算中,

将地震附加力考虑为水平指向坡外的力。但实际上应以垂直与水平地
震力的合力的最不利方向为计算依据。总位移量的大小不仅与震动强
度有关,也与经历的震动次数有关,频繁的小震对斜坡的累进性破坏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累积效果使影响围岩体结构松动,结构面强
度降低。

(2)触发(诱发)效应
触发效应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强震区,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
往往与断裂活动相联系。高陡的陡倾层状边坡,震动可促进陡倾结构
面(裂缝)的扩展,并引起陡立岩层的晃动。它不仅可引发裂缝中的空
隙水压力(尤其是在暴雨期)激增而导致破坏,也可因晃动造成岩层根
部岩体破碎而失稳。

碎裂状或碎块状边坡,强烈的震动(包括人工爆破)甚至可使之整
体溃散,发展为滑塌式滑坡。结构疏松的饱和砂土受震液化或敏感粘
土受震变形,也可导致上覆土体产生滑坡。海底斜坡失稳,不少也与
地震造成饱水固结土体的液化有关,这也是为什么在十分平缓的海底
斜坡中会产生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岩质边坡工程实践中,为量化评价爆破的影响,根据经验采
取降低计算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的方法实施,f值降低15%~30%,
c
值降低20%~40%。理论计算,降低的低值和高值分别相当于地震
烈度Ⅷ度和Ⅸ度时造成的影响。

三、边坡应力分布特征

(一)边坡的坡形
1、直线坡;2、折线坡;3、台阶坡。

边坡的坡形
(二)边坡应力分布的特殊点
1、直线坡的应力集中区在坡脚附近:剪应力集中;
2、折线坡的应力集中区在变坡点、坡顶附近:应力集中。
3、台阶坡的应力状态表现为台阶上、下坡脚的集中应力和平台
坡顶的拉。

(三)人工边坡的坡形确定
1、根据岩体结构;2、根据岩性变化
四、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一)工程地质分析法——比拟法
此法要求比对的边坡具有“相似性”,即一是边坡岩性、边坡所
处的构造部位和岩体结构的相似性,二是边坡类型的相似性。

(二)力学计算法——定量分析
以岩土力学理论为基础,运用静力学、弹塑性理论或刚体力学等
进行分析,通常是建立在静力平衡的基础上,按不同边界条件考虑力
的组合,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

(三)模型模拟试验
主要是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试验
按照研究要求不同有物理模型试验和运动学模型试验。物理模型试验
要遵守相似性原理,原型和模型必须满足几何相似和强度相似。

四、边坡稳定性计算
(一)一个滑移平面的滑动体
单一平直滑动面稳定性分析
1.坡体稳定系数:

式中:--坡体稳定系数;
--坡体重量,,--岩体容重,--坡体高度;
--粘聚力;
--坡段长度;
--滑面倾角;
--摩擦角。
>1坡体稳定,<1坡体不稳定,=1时,坡体处于极限平衡状
态。

2.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有地下水时滑坡稳定性分析
地下水对滑坡稳定的影响,主要是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式中:--水的密度;

--裂隙中的水柱高;
--滑坡体中含水高度;
则滑坡的稳定系数:

式中:--AD的长度。
例题 设有一岩石边坡,高30.5米,坡角,坡有一层面穿过,
层面的倾角为。在边坡坡顶面线8.8米处有一条裂缝,其深度为Z=
15.2米。岩石块体密度为千牛顿/米。层面的凝聚力千帕,摩擦角,
求水深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

(二)圆弧形坡稳定分析

在用圆弧法进行分析时,首先假定滑动面为一圆弧,把滑动岩体
看作为刚体,求滑动面上的滑动力及抗滑力,再求这两个力对滑动圆
心的力矩。滑动力矩和抗滑力矩之比,即为该岩坡的稳定安全系数:

圆弧形滑坡稳定性分析
由于假定计算滑动面上的各点覆盖岩石重量各不相同,因此,由
岩石重量引起在滑动面上各点的法向压力也不同。抗滑力中的摩擦力
与法向应力的大小有关,所以应当计算出假定滑动面上各点的法向应
力。为此可以把滑弧的岩石分条,用所谓条分法进行分析。

(三)折线形滑坡稳定分析

折线形滑坡稳定性分析
1.第一段滑体abb´的静力平衡计算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

则:
式中 --第一段滑体的推力
其余如前
2.第二段滑体bcc´b´的静力平衡计算

滑体受力分析
式中 --第一段剩余下滑力,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第n段滑体的静力平衡计算



式中 --第n段滑体的推力;
--推力传递系数。
4.根据以上步骤计算至最后一段(m段)滑体的静力。
若0,则斜坡是稳定的,若>0,则斜坡是不稳定的,需要一个大
于的抗力斜坡才能保持稳定。

另外需要注意:
(1)计算所得的0时,则不再有推力向下传递,因此计算下一块
时无上一块推力计算;

(2)计算断面中有逆坡时,由于滑面倾角为负值,因而也为负值,
即它已不是下滑力,而是抗滑力;

(3)计算断面有逆坡时,除按实有滑面计算推力外,尚应考虑沿
可能的次生滑面滑动的可能性,若按可能滑面计算出来的推力大于实
有滑面计算出来的推力,则会产生次生滑面。

例题 某一堆积层下卧基岩,断面如图所示,线路从上部通过。计
算推力并判断稳定性。各分块重量及计算参数为已知,K取1.25。
包括列车、轨道的重量。
各计算参数如下表
块号 (kN) (º) (kPa) (m) (º)
1 1500 40 0 15 15
2 2600 20 5.0 15 15
3 1600 -5 5.0 10 15
4 2000 10 5.0 17 15
1-3 3600 15 5.0 24 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