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0001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0001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方案设计 方案目录: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二、关于研究的文献综述 三.调查的理论创新 四、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 五、调查对象与对象选取方法(抽样选取) : 六、调查方法及具体实施过程 七、调查人员组成,分工 八、调查时间及经费预算 九、预期成果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本次调查通过对山西省芮城县大王镇的留守老人生活状况 (物 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进行实地观察与分析总结, 深入分析留守老 人的困境与需求, 从而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对国家关于农村留守老 人的政策及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建议, 为地方政府采取措施提供 借鉴。 二、关于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世纪的今天,中国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经济 实力的上升,政

治力量的增强,教育文化的改革,都成为吸引人 们目光的所在。但与此同时,城乡贫富差距的日益增大,却成为 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城乡贫富差距的增大,其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也就是今日流行的称谓—“农民 工”。特别是中国 90 年代提出的“优先发展城镇”政策,更是加 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涌入。另一方面,中国 90 年代末实施的 高校扩招计划,也是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的另一重要原因。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带来两个社会问题:一是留守儿 童问题;另一个就是留守老人问题。 农村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 女(全部子女 )长期(通常半年以上 )离开户籍地进入城镇务工或 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在家留守的父母 (张艳斌, 李文 静)。现阶段,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出台 的政策方针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落实。 与此相反的是, 农村留守 老人,却逐渐被漠视化,边缘化。截至 2007 年末,我国参加农 村养老保险的人数只有 5171 万,占全部人口的 7%,全国只有 392 万农民领到了养老金( 《当代财经》 2010年第 7 期)。这是农村 留守老人边缘化的一个实实在在证据。 中国现阶段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依然很 少。早期的研究(刘炳福, 1996,袁辑辉, 1996)主要关注上海 等大城市由于子女出国而孤独的留守老人的状况 (陈敏, 2009)。 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 始终被漠视。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建设,自 2004 年起,这一问题才真正开始在学术界引起关注和 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于 2004年 7月在河北,河南,安徽进 行了题为《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的调查; 2004年 9 月,《人口研究》编辑部举办了题为“聚焦‘ 386199'现象,关注农 村留守家庭” 的论坛,对农村留守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和老年保障问 题进行了探讨; 2005 年,湘茹、夏农飞等人提出了农村养老新办的 概念,其中分析了农村养老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家庭养老新办,集体 养老新办,健康养老,在养老中有所作为等全新的概念(叶敬忠、贺 聪志《中国农村留守老人》 );2008 年,叶敬忠、贺聪志等人以若干 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社区的丰富而翔实的资料为基础, 对子女外出 务工后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留守老人的应对策略和社会 支持、留守老人群体的多元性、 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老人以及其他相 关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展示和分析(叶敬忠、贺聪志《中国农村 留守老人》);后期的调查发现, 中国现阶段留守老人主要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经济收入不稳定,留守老人的健康及生活照料情况不佳,心 理需求及精神慰藉情况,在分析农村的社会福利与养老机制不健全, 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和束缚这两个基本束缚原因基础之上, 为留守老 人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四点对策 (陈敏《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研 究》)。但纵贯现阶段国家关于农村留守老人方针政策及学术研究成 果,能真正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方法,还仅仅处于最初级阶段。 三、调查的理论创新: “家庭承包养老制”这一概念,是本次调查的理论指导,也是 本次调查的创新之处。 本小组期望通过此次调查, 探讨和研究关 于“家庭承包养老”这一理论的可行性。 四、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 1. 留守老人的衣食住行问题;

2. 留守老人的医疗保健问题;

3. 留守老人的隔代教育问题;

4. 留守老人的维权问题; 5. 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及娱乐)问题

五、调查对象与对象选取方法(抽样选取) : 调查对象理论上应包括山西省芮城县大王镇所有留守老人, 但 由于经费和人手问题的局限, 具体的调查对象选择采取抽样选取 的方法,抽取 1000人作为调查对象, 对比较有代表性的个例 (如 鳏寡老人,有孙辈待扶养的老人, 残疾老人等) 作深入调查分析。 六、调查方法及具体实施过程: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情况允许的情况下, 可采用问卷调 查与直接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实施过程: 1. 到每个村的村委会寻求帮助, 在其协助之下, 对该村的调查 对象进行筛

选; 2. 对筛选出来的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对一 些识字能力有

限或者填写存在问题的被调查者, 可有调查人员代 为填写; 3.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由调查员进行蹲点观察或者直接走访; 4.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附送被调查对象一些适当的礼品作为报 酬,以保证调

查结果的真实性。 七、调查人员组成,分工: 本次调查共由六人组成,具体分工如下表: 姓名 职务 具体工作 ** 组长

负责本次调查的 总体规划工作, 进行人员分工, 经费预算,采访 地联系等

** 问卷调查员

进行实地调查

(条件与许情况 下,进行直接观 察)

*** 冋卷调查员 同上 ** 访谈员

采取随机抽样选

择对象的方式, 进行访谈调查

八、调查时间及经费预算: 调查时间安排: 1. 调查问卷设计:一周

2. 调查地联系及调查对象筛选:一周

3. 展开调查:二至三周

4. 调查总体结果汇总成文:一周

调查经费预算: 经费总预算: 8000~9500 1. 吃住及交通费用: 2000~3000 2. 问卷打印费用: 2000~2500(1200 份)

3. 礼品费用: 2000 元

4. 后备费用: 2000 元

九、预期成果: 本次社会调查,期望通过对大王镇现有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进行分析总结, 概括得出中国所有留守 老人的愿望与需求,对政府现行关于留守老人的政策进行分析, 找出其局限及弊端,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以期为政府特 别是地方政府出台关于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方针政策提供 借鉴。

参考文献: 余占杰《聚焦‘ 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 2004 湘茹、夏农飞《农村养老办》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年 10 版 卓瑛《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刍议》农业考古 2006第 06 期 叶敬忠、贺聪志 《中国农村留守老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年 08 版

陈敏《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研究》 现代农业科学 2009 年 3 月地 16 卷第 3 期 《当代财经》 2010年第 07 期 徐经泽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附件: 调查问卷: 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 本问卷仅作为本小组社会调查研究 之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本小组承诺对您的问卷做严格保密管 理,不做任何其他用途。另附精美礼品一份,谢谢合作! 1. 您的年龄:

~49 ~59 ~69 以上

2. 您每个月衣食住行总支出

~500 元 ~100 元 元以上

3. 您的生活费用主要来源

a. 儿女支付 b. 政府承担 c. 自己支付 d. 其他途径

4. 您觉得生活费用可承受状况

a. 轻松应对 b. 沉重但可以承受 c. 难以承受

5. 您是否和孙辈生活在一起: a. 是 b. 否 (选“是”回答 3~4 题)

6. 您的孙子(孙女)每月开销

元一下 元以上 7. 您的孙子(孙女)生活费用谁来支付

a. 她的父母 b. 亲戚 c. 我们自己 d. 其他途径

8. 您的医药费用平均每月多少

元以下 ~500 元 元以上 9. 您是否加入农村医疗保险

a. 是 b. 否

10. 您觉得医疗费用对生活负担的影响

a. 轻松应对 b. 比较沉重 c. 难以应付

11. 农村医疗保险对您的医疗负担影响

a. 毫无影响 b. 一定程度减轻 c. 很大程度减轻

12. 您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a. 是 b. 否

13. 如果参加,您是否享受过养老保险

a. 是 b. 否

14. 您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了解程度

a. 毫不了解 b. 了解一点 c. 了解很多

15. 您的正当权利是否曾经受到损害

a. 是 b. 否

16. 当您的权利受到损害时,您通常采取的方法是

a. 忍气吞声 b. 私下解决 c. 寻求法律援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