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窦立谦

天津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窦立谦


绪论
本章结构 • 绪论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与局限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0.3 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内容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0.3 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内容
1 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内容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的内容为:
线性系统理论 最优控制理论 最优估计理论 系统辨识理论 自适应控制理论 智能控制理论 随机控制 鲁棒控制 非线性控制
绪论
本章结构 • 绪论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与局限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0.3 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内容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1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倒立摆稳定控制
单级倒立摆稳定控制
二级倒立摆稳定控制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1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飞行器研究
4 飞行器研究的关键问题
(1)飞行器建模问题
根据位移运动和绕质心的旋转运动,建立飞行器6自由度的运 动方程,3个线速度运动和3个角速度运动;
可以建立飞行器纵向、横侧向运动学方程,根据控制器设计的 需求,可以将方程建立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类。
飞行器研究
4 飞行器研究的关键问题
(2)飞行器控制问题
1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网络控制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1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网络中心战中无人机担当重要任务:
侦察
电子干扰
欺骗(诱饵)
战场评估 通信中继 对地支援 对地攻击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1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研究分布式控制方法实现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 并在实验室内搭建多无人机协调编队仿真网络
Evans美国电气 工程师,所从 事的是飞机导 航和控制
哥伦比亚大学 Bell Labs
Hendrik W. Bode
绪论
本章结构 • 绪论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与局限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0.3 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内容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研究工具
分析方法 设计方法 其他
拉普拉斯变换
频域(复域),频率响应和根轨迹 法 PID控制和校正网络 频率法的物理意义直观
线性代数矩阵
复域、实域,可控和可观测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易于实现实时控制和最优控制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3 现代控制的发展
(1)五十年代后期,贝尔曼(Bellman)等人提出了 状态分析法;在1957年提出了动态规划。 (2)1959年卡尔曼(Kalman)和布西创建了卡尔曼 滤波理论;1960年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成功地应用了 状态空间法,并提出了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新概念。 (3) 1961年庞特里亚金(俄国人)提出了极小(大) 值原理。
1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1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烧结基本工艺
余热 处理
抽风 烟囱 烟囱
余热处理
余热处理
抽风
配料
各种原料
混料

烧结
点火
筛分
给料
一次混合
二次混合
布料
烧结
热筛
冷却
冷筛
高炉
燃烧灰 热返料 冷返料
建立这6个环节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模型,来减小能耗, 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和局限
1 控制的本质特征
r (t )
C(s) G(s)

r (t )
e(t )
控制器
u (t )
d (t )
执行器 过程 传感器
y (t )

反馈和算法是控制系统的本质特征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和局限
2 经典控制的特点
r (t )

C(s)
G(s)
经典控制理论特点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 分析方法 设计方法 其他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SO),高阶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法(外部描述) 拉普拉斯变换 频域(复域),频率响应和根轨迹法 PID控制和校正网络 频率法的物理意义直观、实用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3 现代控制的发展
(4) 罗森布洛克(H.H.Rosenbrock)、欧文斯 (D.H.Owens)和麦克法轮(G.J.MacFarlane)研究了使 用于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的现代频域法理论,将经 典控制理论传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多变量系统,并探讨 了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之间的等价转换关系,为进 一步建立统一的线性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 (5) 20世纪70年代奥斯特隆姆(瑞典)和朗道(法 国,ndau)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 了贡献。 与此同时,关于系统辨识、最优控制、离散时间系统 和自适应控制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
绪论
课程特点
• 基础概念多:
状态空间、稳定性、能控能观、实现、观测器、极点 配置、最优控制
• 理论性强:
矩阵理论
• 计算量大:
标准型实现、状态转移矩阵、能控能观判定
绪论
本章结构 • 绪论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与局限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0.3 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内容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1 现代控制的起源
在蓬勃兴起的航空航天技术的推动和计算机技术飞速 发展的支持下,控制理论在1960年前后有了重大的突 破和创新。在此期间,由卡尔曼提出的线性控制系统 的状态空间法、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概念,奠定了现 代控制理论的基础,其提出的卡尔曼滤波,在随机控 制系统的分析与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50年代形成
劳斯(Routh)
赫尔维茨(Hurwitz)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和局限
4 经典控制的奠基人
(3)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需要控制系统具有准确跟踪与补 偿能力,1932年奈奎斯特(H.Nyquist)提出了频域内研究 系统的频率响应法,为具有高质量的动态品质和静态 准 确度的军用控制系统提供了所需的分析工具。
4 飞行器研究的关键问题
(4)飞行器制导问题
红外制导
激光制导
制导:导引和控制飞行器按一定规律飞向目标或预定轨道的技术和方法。
制导过程中,导引系统不断测定飞行器与目标或预定轨道的相对位置关系, 发出制导信息传递给飞行器控制系统,以控制飞行。主要包括:雷达制导、 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地磁制导、电视制导、惯性制导等。
耶鲁大学(Yale) Bell Labs
奈奎斯特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和局限
4 经典控制的奠基人
(4)1948年伊万斯(W.R.Ewans)提出了复数域内研究系 统的根轨迹法。建立在奈奎斯特的频率响应法和伊万斯的 根轨迹法基础上的理论,称为经典(古典)控制理论(或 自动控制理论)
(5)Bode。目前IEEE中,控制的最高奖为Bode奖
现 代 控 制 理 论
绪论
主讲:窦立谦
绪论
课程结构与内容 • 绪论 • 第1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1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 1.2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模拟结构图 1.3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一) 1.4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二) 1.5 状态变量的线性变换 1.6 从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 1.7 离散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8 时变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起飞 飞行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起飞、着落、 姿态、高度、速度、航向等内容,这 些控制需要调节飞行器上的各类舵机 来实现
姿态
着陆
飞行器研究
4 飞行器研究的关键问题
(3)飞行器航迹规划问题
飞行器航迹规划就是预先 或在线设定飞行器的飞行 路径。包括飞行路线、飞 行方向、飞行航点、航迹 的变更等
飞行器研究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和局限
3 经典控制的局限性
r (t )

C(s)
G(s)
(1)难以有效地应用于时变系统 (2)难以有效地应用于多变量系统
(3)难以有效地应用于非线性系统
(4)难以实现最优控制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和局限
4 经典控制的奠基人
(1)1868年马克斯韦尔(J.C.Maxwell)解决了蒸汽机 调速系统中出现的剧烈振荡的不稳定问题,提出了简单 的稳 定性代数判据。
第一个对反馈控制 系统的稳定性进行 系统分析并发表论 文的人
马克斯韦尔(J.C.Maxwell)
0.1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色和局限
4 经典控制的奠基人
(2)1877年和1895年劳斯(Routh)与赫尔维茨(Hurwitz) 把马克斯韦尔的思想扩展到高阶微分方程描述的更复杂的 系统中,各自提出了两个著名的稳定性判据—劳斯判据和赫 尔维茨判据。基本上满足了二十世纪初期控制工程师的需 要。
绪论
课程结构与内容 • 第4章 稳定性与李雅普诺夫方法
4.1 李雅普诺夫关于稳定性的定义 4.2 李雅普诺夫第一法 4.3 李雅普诺夫第一法 4.4 李雅普诺夫方法在线性系统中的应用 4.5 李雅普诺夫方法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
绪论
课程结构与内容 • 第5章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5.1 线性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5.2 极点配置问题 5.3 系统镇定问题 5.4 系统解耦问题 5.5 状态观测器 5.6 利用状态观测器实现状态反馈的系统
航迹线路、 高优先级控 制指令
机载测控 分系统
操作员 地面监控系统
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2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趋势
控制理论的迅速发展,不断受到高科技需求的有力推动. 航天、航空、航海、工业过程、社会经济等领域向控制 理论提出了许多挑战性问题,例如Apollo 登月舱沿着最优
3.1 能控性的定义 3.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判别 3.3 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的能观性 3.4 离散时间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3.5 时变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3.6 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系 3.7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能控标准型与能观标准型 3.8 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 3.9 传递函数阵的实现问题 3.10 传递函数中零极点对消与状态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