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名著课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名著课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名著课有效教学策略
上过名著课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名著课其实并不可虑,
可虑的是在教师真正走上讲台之前所做的各种准备——准
备好如何去拉近名著与学生的距离,准备好如何让学生对书
里层出不穷的各类情节能够耳熟能详,准备好一条适合学生
们挖掘名著映射的的社会本质的康庄大道,准备好让短短的
45分钟课内容能浓缩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精华,准备好让
这堂名著课成为真真正正、行之有效、学生学有所得的有效
课堂……
笔者在此就本身所上过的一节《骆驼祥子》名著课,谈
谈此课从准备到展示的全过程,将自己的一些所得所感,一
点所思所想,一些不足之处与大家分享。
一、先预而后习
名著课难上,一难在于篇幅太长,阅读时间、学习
时间过于匆忙;二难在于时代的隔阂,毕竟生活总在不断地
进步,处在21世纪的学生们对过去的理解实在过于肤浅;
三难在于与生活脱节,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无法感受到小说
所描写的各个时代的具体情境,因而兴趣乏味。因此名著课
不能急,必须先预而后习。
1、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增加学习的兴趣。多读书,
好读书,读好书不再是教师强制布置的作业,而是成为学生
每天自觉的行为。《骆驼祥子》我是这样吸引学生的,每天
利用课前2分钟,给各组做个“大风吹”的知识问答比赛,
每天安排1个故事情节和对应的小组,每节课由一个小组负
责根据本天的故事情节出题,其他小组则进行抢答,看哪组
先被考倒了。几次以后我发现,一有时间,学生就会拿出书
本来阅读。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阅读面宽了,阅读理解能力
增加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许多同学由不爱语文
渐渐地喜爱上了语文,同时出题和积累的知识越来越有味道,
越来越深入,其中个别好的题目还被我应用到最后的公开课
上。现在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已经开始阅读其他的
名篇作品,并主动要求把这种方式继续下去。
2、许多文学名著,都凝聚了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
时代的严肃思考或者独特看法,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自然而然
地会受到影响。但对于今天的学生,物质生活的富裕让许多
人都对《骆驼祥子》这种深沉的悲剧不能理解。因此我在学
生每天的作业里都布置有这么一个项目,从小说中提出自己
的疑问,再将值得探讨的疑问布置为同学们共同的作业。我
发现在产生疑问的过程中,学生在基于自己自下而上背景的
审美感受中,比纯粹的上网摘抄前人的感悟更能接触并领会
到作品中思想的光芒,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自己对社会的认
识。公开课里有这么一个环节——辩论 “祥子的职业和生
活是个悲剧,就连唯一的婚姻生活也是个悲剧,你认为他的
遭遇值得人们去同情吗?”就是出自学生的平时的质疑题目。
3、勤做摘抄。摘抄是一种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将精
美难得的资料摘抄分类保存下来,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
资料积累方法,是对每天半小时阅读的整理巩固。不定期检
查摘抄,无疑是对名著阅读的一个有效的检查方法。 我给
学生的摘抄的形式有:a、语录式摘抄。摘录名人警句、精
彩词句。b、内容提要式摘抄。概主要情节,给短小的文章
列提纲。C、内容赏析式摘抄。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人
物的评价、主题的理解。公开课里所展示的读书卡、手抄报
资料正是来源于学生们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二、名著课不求全
我在本节公开课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学生说说自己对名著的认识。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学生的疏漏和闪光点,作为
下一步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
(2)学生读后再谈作者,分析人物。
(名著较长,教师可以指定范围。可以自定,力求给学
生在认识上有个指导性。)
(3)学生品评名著思想,品语言特色。
(教师指定一个角度,让学生深入读,理解,并把理解
表达出来,说出自己
看法。教师准备好名家的品评和学生的品评相互映照。)
本课设计的环节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说实话开始还
有点让自己有点自得,但在上课之后,尤其是听了几位前辈
老师的评课,才发现课堂设计中没有深入到文本的内容,许
多内容只是整体感知,走马观花。这样的名著课是不会让学
生真正学有所得的。与其浅尝辄止,不如从作品中实实在在
地找一个亮点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会
更加有效。毕竟,“小说三要素”并非每个要素都是一节仅
有45分钟的课堂教学所必讲的内容。只要学生能深入小说
内部,有所体会,有所领悟,就是有效的名著课了。
三、必须找准突破口
从本次名著课的准备到上课,我发现,阅读时,学生大
都只关注情节,把故事看完就算完事。其实,情节之外,学
生阅读名著时更要关注人物、欣赏人物、品味人物、评析人
物,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人物是构成情节的
重要因素,小说中的情节是以人物为中心开展的,人物的语
言动作、心理等构成了名著的主体。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
一行、性格命运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也往往深深地抓住
了读者的心,吸引读者深入其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抓
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关注名著实际上也必然会
关注塑造人物所运用的的一系列方法,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
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名著课中不能不关注的就是人物情节,
这也是历年中考所关注的内容之一。
四、名著课要图个实实在在。
一堂生动而有活力的名著课不是看学生们的叫喊有多
大声、举手有多积极、节目有多丰富、气氛又多热烈,而在
于这节课里面学生有没有动嘴去读书,有没有动笔去练习,
有没有动脑去思考,有没有掌握一些关于名著的自我学习的
技巧,有没有练过将来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各种题型。所
以名著课图的不是一个热热闹闹,而是一个实实在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次公开课我还有个最大的感悟:
不管上的课是哪种情况,也不管你的课究竟上的怎样,只要
是想在上课中不断进步,那么就需要肯花时间,努力地去学
习、去探索、去实践——所有的人都如此。在这条路上,没
有热闹喧哗,更缺少实惠,想当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的语文
老师,我们就更应该了解这些。就像某位语文大师所说的“要
像一个淳厚的农夫,望着满树盛开的桃花,哼着乡间小调,
走在馨香的果园……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