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螺旋CT在下腔静脉癌栓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螺旋CT在下腔静脉癌栓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螺旋CT在下腔静脉癌栓诊断与鉴别诊断中
的价值

现代医学(ModemMedicalJourna1),2005年8月,第33卷第4期.255.
?
经验交流?
螺旋CT在下腔静脉癌栓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单华,许成平,周金彬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17)
[摘要]目的评估螺旋CT对下腔静脉癌栓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临床证实的8例肝癌伴下
腔静脉癌栓形成及42例良性病变患者的cr征象.结果8例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下
腔静脉内均有不同形状的充盈缺
损,在平扫与增强相应层面的下腔静脉时形态无明显改变;42例非肝癌病例中有
35例下腔静脉出现假性充盈缺损,但该
部位血管直径增强扫描较平扫明显增粗,且延迟扫描缺损消失.结论螺旋CT对下
腔静脉癌栓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以
区别假性充盈缺损.
[关键词]下腔静脉癌栓;螺旋CT;充盈缺损
[中图分类号]R735.7;R81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l一
7562(20o5)04-0255-02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其中
1.67%的晚期肝癌累及下腔静脉….判断下腔静脉有
无癌栓形成不仅对病变确诊有较大意义,而且对患者
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亦有重要价值.螺旋CT
由于扫描速度快,使肝脏的三期增强扫描成为可
能_2,但同时会出现静脉期血液与造影剂混合i均匀
引起的假性充盈缺损,给诊断带来困难.作者回顾分
析了8例肝癌伴下腔静腔癌栓形成的CT征象,旨在总
结下腔静脉癌栓的cT表现及其与假性充盈缺损的鉴
别.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5~62
岁,平均42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8例,黄疸5
例,上腹不适32例,纳差12例.其中肝癌8例,6例做
了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证实.非肝癌组病变
为海绵状血管瘤16例,肝囊肿8例,肝局灶性结节再
生6例,局灶性脂肪浸润5例,肝脓肿3例,肝囊腺瘤2
例,脂肪瘤1例,CALOL工型1例.
1.2影像学方法
所有病例均做腹部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机器为
GE产CT-E,层厚10inln,螺距1.2,管电压140kV,管电
流200mA,造影剂用Nemoton高压注射器从肘静脉注
入,注射速率为2.5~3.0ml?s~,总量为80~100ml,
【作者简介]单华(1971一),男,江苏南通人,主治医师.
造影剂量按病人体重计算(1.5ml?kg).动脉期,静
脉期,延迟期时间分别为22,60,300s.
2结果
2.1肝原发病灶表现
8例肝细胞性肝癌均见块状低密度影,7例病灶中
心有坏死,病灶于肝7例,左肝1例,行三期增强
扫描6例表现为较典型的快进快出特征,另2例病灶
主要在门脉期开始强化,延迟期仍有强化.
2.2下腔静脉表现
8例肝癌患者中下腔静脉均表现为不同形状的充
盈缺损,其中缺损为中央型3例,一侧型2例,花边状
不规则2例,受侵血管呈线状1例,边缘不光整类似锯
齿状,癌栓形成的腔静脉直径无明显变化,1例癌栓在
动脉期有轻度强化.右肝静脉未显影6例,左肝静脉
和中肝静脉未显影各2例,门静脉主干6例充盈缺损,
左右分支4例同时未显影,右支单独不显影2例,左支
单独不显影1例.2例奇静脉扩张,4例有动脉期门静
脉肝静脉提前显影.非肝癌组42例中35例下腔静脉
均有假性充盈缺损,增强后下腔静脉较平扫增粗,以前
后径增加明显,延迟扫描缺损消失.
3讨论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已经研究得比较深入,即平扫
时表现为低密度的软组织肿块,中心常有坏死,团注增

?
256?现代医学(ModemMedicalJourna1),2005年8月,第33卷第4期
强后动脉期明显增强,门脉期呈低密度改变.还有继
发性变化如静脉,胆管内肿瘤浸润,肝内及淋巴结转移
等.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弥补了一般动态扫描的缺
陷.,可以诊断大部分典型肝癌病灶.但对一些主要
由门静脉供血的肝癌诊断仍较棘手.正确判断下腔静
脉有无癌栓对不典型肝癌及不典型肝脏良性病变鉴别
有一定意义.
肝癌肿瘤血管分两类,一为局部正常血管,其构成
主干,二为肿瘤新生血管,其不能区分动静脉,仅由一
层内皮细胞构成,肿瘤极易穿透转移I4].其中,门静脉
小分支最常累及,尸检表明有70%病例累及,肝静脉
受累患者中约2/3的病例癌栓沿肝静脉侵入下腔静
脉,并可沿下腔静脉侵入右心房.如果血管腔完全堵
塞则出现回流障碍,即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表现为
下肢和腹部水肿,CT表现为静脉不显影.本组病例未
出现下腔静脉完全堵塞.下腔静脉起于第4,5腰椎间
隙水平,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向上行于脊柱右前
方,肝左,肝中,肝右静脉汇合成肝静脉后注入其内,经
膈肌腔静脉孑L处人纵隔,进入右房后下部.所以晚期
肝癌常通过肝静脉等途径侵犯到下腔静脉.
本组有4例肝静脉和门静脉提前在动脉期显影,
原因是肝癌引起了动静脉瘘,这是肝癌的重要征
象.门静脉癌栓在DSA上显示部分由肝动脉供
血j,而本组中1例癌栓在动脉期也有轻度强化,CT
值增加在10HU左右,考虑该例癌栓发生在肝段下腔
静脉,可能血供与门静脉癌栓类似.另有1例下腔静
脉充盈缺损24h内延长了5cm,考虑为癌栓下方血流
受阻,血栓形成所致.
肝脏增强效果主要受对比剂剂量,浓度,注射速度
影响,本组5O例患者每例造影剂总量80~1130ml,速
率2.5~3.0ml?s~,一般为1.5ml?kg一,肝硬化患者
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增强效果较理想,与王敏杰等一
报道一致.由于扫描时造影剂在血液内混合不均匀和
血管汇人口涡流存在,因此经常出现假性充盈缺损,本
组病例为83%,特别是在肾静脉汇入口,由于血流量
较大,出现该现象频率较高.以前一般建议对同一部
位行重复扫描来进行鉴别_Ij,这样就造成球管损耗和
患者X线照射剂量增加,对保护患者和节约成本不
利.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观察可以发现,正常血管在静
脉期扫描图像上其直径比平扫时有明显增粗,主要表
现为前后径的增加.而本组肝癌下腔静脉癌栓形成的
静脉直径基本无改变.其原因可能为大量高渗透性造
影剂瞬间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容量和回心血量增加.
文献报道,静脉快速注入离子型造影剂短时间内血容
量可增加5%~15%_9],非离子型造影剂虽然渗透压
没有离子型造影剂高,但也比正常血浆高.而且下腔
静脉管壁较薄,含平滑肌和弹力纤维较少,在血流量变
化时直径会发生变化.但是癌栓侵犯的血管则顺应性
差,管壁失去弹性,增强后管腔无明显变化.
本组2例奇静脉扩张为下腔静脉癌栓形成后下
肢,盆腔及腹部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的代偿性扩张所
致.
本组病例未做SSD,CTVE等图像重组,以后当做
些这方面的研究.另外,笔者认为对于一些确实难以
确诊,或者必须要有病理诊断的病例,可行CT引导下
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这样安全可靠并可取得病理学资
料.
总之,注意观察肝脏内病变螺旋CT的平扫及三
期增强表现,结合观察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有无
充盈缺损,特别是缺损的下腔静脉直径在静脉期有无
明显变化,可以正确判断下腔静脉的癌栓形成.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腹部Cr[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78—
93.
[2]刘文亚,蒋黛蒂,洪润环,等.螺旋Cr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
肝癌的价值[J].中国影像学杂志,2O02,10:8-10.
13JBLUEMKEDA,SOYERP,FISHMANEK.Helical(spira1)CT
oftheliverEJ].RadiiClinlNorthAm,1995,33:863—867.
[4]KuMAMI'O,OHKIK,OOYAK,eta1.AssociationbetweenVats.
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expressionandtulnoran.一
genesisinameloblastomus[J].JOralPatholMed,2OO2,31:28—34.
[5]sAsES,MONDENM,OKAH,eta1.Hepaticbloodflow~ul-e.
mentswitharterialandportalbloodflowmappinginthehumanliver
byineansofxenoncrEj].JComputAssistTomogr,2OO2.26:243—
249.
[6]朱锡旭,陈君坤,卢光明.原发性肝癌的电子束Cr增强特
征[J].中国影像学杂志,2OO2,10:176-178.
[7]罗鹏飞,陈晓明,符力.肝癌介入治疗的有关问题及处理
[J].中华肝脏病杂志,2OO2,10:216-217.
[8]王敏杰,王培军,田建明.正常肝脏与肝硬化螺旋Cr扫描时
对比剂最优化使用方法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OO2,
5:426-429.
[9]卢光明,陈君坤.Cr诊断与鉴别诊断[M].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1999.9.
[收稿日期]20O4-12-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