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密封圈压紧设备的制作流程

橡胶密封圈压紧设备的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

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放置架和压紧件,工作台上设有对中夹紧组件,对中夹紧组件包括不少于两个

转动台,所述转动台关于工作台中心对称,转动嵌设于工作台上;推动杆,推动杆设置在转动台与放置槽之间,所述推动杆两侧设有限位组件;连

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推动杆铰接,另一端与转动台上端铰接;转轴,所述转轴穿过工作台与转动台下端面中心固定连接;带轮,所述转轴上设有带

轮,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工作台中心处设有放置槽,所述压紧件设于工作台上方。解决了待压紧部件放置的位置难以固定,有时候会出

现套筒与部件的中心位置不对应,密封圈没有完全压入部件中,或者直接将工件损毁的问题。

技术要求

1.

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放置架和压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对中夹紧组件,所述对中夹紧组件包括

不少于两个转动台,所述转动台关于工作台中心对称,转动嵌设于工作台上;

推动杆,所述推动杆滑动设置在转动台与放置槽之间,所述推动杆两侧设有限位组件;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推动杆铰接,另一端与转动台上端边部铰接;

转轴,所述转轴穿过工作台与转动台下端面中心固定连接;

带轮,所述转轴上设有带轮,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工作台中心处设有放置槽,所述压紧件设于工作台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块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推动杆左右两侧的工作台上,

推动杆在两块限位板之间滑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下方设有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伸出端与其中一个转

轴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靠近放置槽的端部设置有弧形卡板。

5.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架,所述工作台与放置架之间设有所述压紧件,所述压紧

件包括压紧筒,所述压紧筒通过伸缩杆与放置架连接,所述伸缩杆中心与转动台对称中心重合;所述压紧筒外侧滑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压紧筒下

部中心对称设有若干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内转动设置有L

型压条;所述套筒上中心对称设有与条形通孔数量相同的凹槽;所述凹槽与L

型压条

之间通过铰接杆铰接,所述铰接杆上端与凹槽铰接,所述铰接杆下端与L

型压条铰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

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

型压条的下端固定设置后金属球。

7.

根据权利要求6

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外壁设有紧固螺栓,用于对套筒的位置进行固定。

技术说明书

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压紧设备,具体为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圈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与部件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密封工作,现有技术中,密封圈的压紧都是一个与密封圈尺寸相配合的套筒,将密封圈压

入工件,这种压紧的方式效率低下,针对不同尺寸的密封圈,需要采用不同的压紧工件,并且待压紧部件放置的位置难以固定,有时候会出现套

筒与部件中心位置不对应,密封圈没有完全压入部件中,或者直接将工件被破坏。

技术内容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待压紧部件放置的位置难以固定,有时候会出现套筒与部件的中心位置

不对应,密封圈没有完全压入部件中,或者将工件损毁的问题。

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放置架和压紧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对中夹紧组件,所述对中夹紧组件包括

不少于两个转动台,所述转动台关于工作台中心对称,转动嵌设于工作台上;

推动杆,所述推动杆滑动设置在转动台与放置槽之间,所述推动杆两侧设有限位组件;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推动杆铰接,另一端与转动台上端边部铰接;

转轴,所述转轴穿过工作台与转动台下端面中心固定连接;

带轮,所述转轴上设有带轮,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工作台中心处设有放置槽,所述压紧件设于工作台上方。

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块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推动杆左右两侧的工作台上,推动杆在两块限位板之间滑动。

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工作台下方设有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伸出端与其中一个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推动杆靠近放置槽的端部设置有弧形卡板。

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架,所述工作台与放置架之间设有所述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筒,所述压紧筒通过伸缩

杆与放置架连接,所述伸缩杆中心与转动台对称中心重合;所述压紧筒外侧滑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压紧筒下部中心对称设有若干条形通孔;所述

条形通孔内转动设置有L

型压条;所述套筒上中心对称设有与条形通孔数量相同的凹槽;所述凹槽与L

型压条之间通过铰接杆铰接,所述铰接杆上

端与凹槽铰接,所述铰接杆下端与L

型压条铰接。

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L

型压条的下端固定设置后金属球。

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套筒外壁设有紧固螺栓,用于对套筒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待压紧的部件放置在放置槽当中,转动其中一根转轴,转轴发生转动同时,带动转动台同步转动,转动台上端的连接杆

开始带动推动杆在限位组件之间发生往复运动,限位组件可限制推动杆的移动方向,保证推动杆朝着放置槽方向移动,推动杆之间的相互配合,

将待压紧的部件推送至放置槽内,由于转轴之间通过传送带同步转动,因此推动杆的移动距离始终保持相同,可将待压紧的部件固定在放置槽的

正中位置。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工件的压紧,省去工作人员的放置工作,可以正好将工件放置在正中位置,省去了对中的操作。压紧件可将密封圈

压入到待压紧的部件中。

当电机启动后,带动转轴发生转动,为转动提供动力。将压紧筒固定在伸缩杆下端,通过调节套筒在压紧筒表面的位置来调节L

型压条下端的开口大小,当套筒向上移动时,通过铰接杆拉动L

型压条发

生转动,L

型压条下端的开口变大,套筒向下移动时,L

型压条的开口变小,并以此去适应不同尺寸密封圈,当密封圈尺寸较大时,将L

型压条的

开口调大,通过伸缩杆的伸缩,L

型压条将密封圈压入到待压紧的部件中,当密封圈的尺寸较小时,将L

型压条的开口调小,同样通过伸缩杆的移

动,将密封圈压入到部件中。通过本装置可以实现不同尺寸密封圈的压紧,而不需要换用其他压紧装置,本装置的适应性更强,节约了成本。设

置的金属球可以减小L

型压条与密封圈接触的压强,防止L

型压条将密封圈扎破。紧固螺栓可用于固定套筒的位置,当套筒将L

型压条的开口调节

好之后,通过紧固螺栓将套筒进行定位,防止套筒出现自由滑动,影响开口大小变化。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工作台主剖视图;

图2

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工作台俯视图;

图3

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压紧筒主剖视图;

图4

为图1

中A

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如图1

至图3

所示,一种橡胶密封圈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1

、放置架2

和压紧件3

,所述工作台1

上设有对中夹紧组件,所述对中夹紧组件包括

不少于两个转动台51

,所述转动台51

关于工作台1

中心对称,转动嵌设于工作台1

上;

推动杆55

,所述推动杆55

滑动设置在转动台51

与放置槽13

之间,所述推动杆55

两侧设有限位组件;

连接杆54

,所述连接杆54

一端与推动杆55

铰接,另一端与转动台51

上端边部铰接;

转轴53

,所述转轴53

穿过工作台1

与转动台51

下端面中心固定连接;

带轮61

,所述转轴53

上设有带轮61

,带轮61

之间通过传送带63

连接,所述工作台1

中心处设有放置槽13

,所述压紧件3

设于工作台1

上方。

将待压紧的部件放置在放置槽13

当中,转动其中一根转轴53

,当转轴53

发生转动的同时,带动转动台51

同步转动,转动台51

上端的连接杆54

开始

带动推动杆55

在限位组件之间发生往复运动,限位组件可限制推动杆55

的移动方向,保证推动杆55

朝着放置槽13

方向移动,推动杆55

之间的相互

配合,将待压紧的部件推送至放置槽13

内,由于转轴53

之间通过传送带63

同步转动,因此推动杆55

的移动距离始终保持相同,可将待压紧的部件

固定在放置槽13

的正中位置。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工件的压紧,省去工作人员的放置工作,可以正好将工件放置在正中位置,省去了对中的操作。

压紧件3

可将密封圈压入到待压紧的部件中。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块限位板56

,所述限位板56

固定在推动杆55

左右两侧的工作台1

上,推动杆55

在两块限位板56

之间滑动。

所述工作台1

下方设有机壳11

,所述机壳11

内设有电机64

,所述电机64

伸出端与其中一个转轴53

固定连接。

当电机64

启动后,带动转轴53

发生转动,为转动提供动力。

所述推动杆55

靠近放置槽13

的端部设置有弧形卡板57

所述工作台1

上设有放置架2

,所述工作台1

与放置架2

之间设有所述压紧件3

,所述压紧件3

包括压紧筒31

,所述压紧筒31

通过伸缩杆39

与放置架2

连接,所述伸缩杆39

中心与转动台51

对称中心重合;所述压紧筒31

外侧滑动套设有套筒33

;所述压紧筒31

下部中心对称设有若干条形通孔311

所述条形通孔311

内转动设置有L

型压条35

;所述套筒33

上中心对称设有与条形通孔311

数量相同的凹槽331

;所述凹槽331

与L

型压条35

之间通过铰

接杆34

铰接,所述铰接杆34

上端与凹槽331

铰接,所述铰接杆34

下端与L

型压条35

铰接。

所述L

型压条35

的下端固定设置后金属球36

所述套筒33

外壁设有紧固螺栓37

,用于对套筒33

的位置进行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