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体会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体会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体会

(作者: 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 )

【关键词】 咳嗽;止嗽散;中药配方颗粒

慢性顽固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痒,干咳阵 作,无痰或咳甚仅有少量粘痰,咳甚时伴气急,且经久难愈,反复发作, 时发时止;常因花粉、尘螨、化学刺激物、烟雾、活动、情绪刺激、 闻及异味气体而使症状加重。因其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所以备受呼吸科医生重视。止嗽散出自清代名医程国彭之《医学心悟》, 全方由“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 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组成,原服用方法是以上药共 为细末,每服3钱,温开水调下。按程氏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 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 其投之有效欤! ”笔者常用原方比例,选用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 司所产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冲服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 ,其效尚佳。现将 点滴收获介绍如下,与同行切磋。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慢性顽固性咳嗽属于“外感咳嗽”范畴,多由于六淫外邪侵犯肺 系,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嗽。肺为“娇脏”,为脏腑之华盖, 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 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 而咳矣。《医学心悟》亦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能鸣,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绝大 多数病例多发生在季节变化、气温骤然改变的时候 ,如若此时患者恰 逢正气不足,必正不胜邪而骤然发病,如治疗不够及时准确,则必然迁 延不愈。由此可知,本病病因为外感六淫,而病机则为肺失宣降,肺气 上逆。

2止嗽散的加减应用

止嗽散药物组成:百部20 g,白前15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 陈皮12 g,桔梗20 g,炙枇杷叶30 g,僵蚕15 g,蝉蜕15 g,炙麻黄8 g, 地龙15 g,甘草10 g,紫苏叶12 g。若肺热炽盛、大便干结者,加生 大黄8 g,或酌情加金银花、连翘各12 g ;咽痛加射干15 g。以上剂 量均为成人剂量;小儿剂量随年龄大小酌减。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止咳 药,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3典型病例

患者,女,54岁,2008年2月11日初诊。16 d前,患者因感受风寒之

邪,随即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咳痰、胸闷、口干口苦等 症状,曾先后服用阿莫西林、伤风感冒片、阿奇霉素、盐酸氨溴索、 必嗽平等药物,效果不佳。就诊时仍感咽痒不适,痒即咳嗽,尤以晨起 和入睡时为甚,干咳无痰,身软乏力,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大便干结, 小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浮。西医诊断:慢性顽固性咳嗽。中

医诊断:咳嗽,辨证属于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治以止嗽散加减:菊花

15 g,百部20 g,白前15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金银花15 g,桔 梗12 g,枇杷叶30 g,陈皮12 g,连翘12 g,僵蚕15 g,蝉蜕12 g,蚤 休15 g,甘草10

g。每日1剂,分3次冲服。5剂后复诊,患者咽痒明 显改善,咳嗽次数减少,食欲较前改善。前方去菊花、连翘,加麦芽20 g,继服5剂,咳嗽等症基本缓解,略感咽部异物感,畏风。以复诊方去 金银花,加白术12 g、黄芪12 g,以顾扶正气,继服5剂后,患者诸症 尽消,神清气爽。

4体会

顽固性咳嗽患者因久病不愈,难免止咳化痰之药杂投或敛肺止涩 之药乱用,加之体质虚弱,必然导致外邪恋肺,肺失宣降,上逆而咳嗽。

因此,在处方中选用炙麻黄、紫苏叶等宣肺祛风,以恢复肺主肃降之功 能,符合“欲表者,药不宜静,静则流连不解”之意;陈皮健脾燥湿化 痰;桔梗、杏仁宣肺化痰;紫菀、款冬花、百部理肺止咳 ,新旧咳嗽

均可应用;牛蒡子散结利咽;炙枇杷叶化痰止咳;大黄、甘草协同降

逆;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蝉蜕、地龙、僵蚕等祛风解

痉、舒缓气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连翘、大黄有广谱抗菌 作用;桔梗所含皂苷能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分泌,使痰液稀释而有较 强的祛痰作用,并能镇咳消炎;苦杏仁苷能抑制咳嗽中枢而镇咳平喘; 蝉蜕对非特异性免疫有抑制作用,对W型变态反应及机体细胞免疫功 能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地龙能降低白三烯水平 ,还能拮抗组织胺引起 的支气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管收缩;百部碱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从而有助于抑制咳

嗽反射;紫菀所含紫菀苷、紫菀素、紫菀酮 ,能起到显著镇咳作用, 并能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对于咳有痰液的患者使用效果更佳;甘草 内含甘糖,不但可以作矫味剂,还有较强的祛痰止咳之功[1-4]。全方 诸药配合,既能宣肺止咳,又不耗伤肺气,以麻黄、紫苏叶、桔梗等宣 肺之品合用地龙、百部等降逆下气之品,达到升降相因的配伍关系。

【参考文献】

[1]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5.230 - 231,240,306.

[2] 马世平,瞿融,杭秉茜.蝉蜕的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

[J].中国中药杂志,1989,1(8) : 42.

[3] 张理平,李如辉.地龙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概况 [J].

福建中医药,1990,21(6) : 5.

[4] 崔树德.中药大全[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8.649 - 66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