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浅谈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山西科技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27卷第1期 

●应用技术 

浅谈混凝土后浇带硇设计与旋工 

潘 醒 

(中铁十二局集团,山西太原,030053) 

摘要:介绍后浇带的概念、作用、设置部位、构造要求,以及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 

关键词:后浇带;变形缝;配置钢筋;防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429(2012)01—0066"02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经常会出现房屋平面超长、复杂,不对 

称或房屋各部分刚度、高度、重量相差悬殊等情况。在过去,设计 

人员采用变形缝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提 

高,一方面,业主对建筑使用功能和立面效果的高要求,同时施 

工时防水处理难度大;另一方面,由于变形缝将房屋分成几个独 

立的部分,地震时常因为互相碰撞而造成伤害。因此,少设或不 

设变形缝成为建筑设计发展新趋势。施工后浇带法是解决上述 

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1 后浇带的定义及作用 

后浇带是指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变形缝,保留一段时间 

后,用高一等级的膨胀砼浇筑补齐,临时变形缝自行消失,建筑 

物便成了连续整体的无变形缝结构。后浇带的作用可分3种:用 

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者,称为施工沉降后浇 

带;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者,称为施工收缩后浇带;用 

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者,称为施工温度后浇带。 

2后浇带设置部位及构造要求 

(1)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部位,如梁板1/3跨度 

处,或选柱跨三等分的中间部位,或纵横墙相交的部位,或门洞 

口的连接处。 

(2)后浇带的位置应上下对齐,贯通地上、地下整个结构,不 

宜左右错位。遇梁、板、墙均断开,对框架结构的内外填充墙可不 

断开,但需加强(如设钢筋砼板带),对剪力墙结构,遇墙应断开。 

(3)收缩及温度后浇带间距一般可为30~60 nl。 

(4)后浇带宽度与墙板的J享度密 }朕,—般取700~1 000 mm。 

墙板厚度<200 mm时,带宽可取800 mm;墙板厚度>200 mm 

时,带宽可取不超过1 000 mm;地下室底板,带宽一般取1 000 mm; 

当底板厚度>l 500 mm时,带宽可取1 200 mm。 

(5)后浇带接缝处的形式:墙板厚度<300 mm时,可为直 

缝;墙板厚度300~600 mm时,可为阶梯缝或上下对称的坡口 

缝;墙板厚度>600 mm时,可为凹形的槽口缝。 

收稿日期:201卜09—15 

作者简介:潘醒,男,1972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长春地质 学院,工程师,030053,山西省太原市 

・66・ (6)后浇带内配置钢筋贯通不切断,而且根据需要还可以配 

置适当的加强钢筋,同时也可以在后浇带处将钢筋完全断开,并 

通过钢筋的搭接实现应力传递,这种后浇带做法消除约束应力 

积聚的效果更好,但由于在同一连接区内100%的搭接,应注意 

其搭接长度1.61a(1aE)与后浇带宽度的关系。 

(7)不同类型后浇带采用不同的浇筑时间。伸缩后浇带根据 

先浇筑砼的收缩完成时间而定,一般以施工后60 d进行浇筑,在 

工期要求紧迫时也应超过30 d;沉降后浇带一般宜在建筑物沉 

降稳定后浇筑。 

(8)后浇带砼应采用微膨胀无收缩砼(例如,采用掺水泥用 

量的0.01%的铝粉),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个标号。同 

时,要求适当延长砼搅拌时间及提高砼强度等级。 

(9)对于地下防水砼,后浇带部位要有防水措施:①后浇带 

处的防水层不得断开,必须是一个整体,并增设防水附加层和外 

贴止水带措施。②后浇带两侧底板(建筑)如果产生沉降差,后浇 

带下方就会发生防水层被拉伸或撕裂。因此,局部加厚垫层(增厚 

150~200 mm,垫层宽B+500x2;),并使后浇带处垫层比两侧基础 

垫层低50 100 mm,以方便处理施工缝,清除积水。另外,要求增 

厚垫层内附加钢筋(直径中12;长度B+150x2;间距150 mm)。 

3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 

3.1后浇带钢筋 后浇带按使用功能划分主要有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两 

种,具体施工中应区分后浇带的性质和功能,分别采取不同的施 

工工艺和措施对钢筋进行处理。 

(1)伸缩后浇带主要是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和超长结构 

收缩变形而设置。它的作用在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而不能 

减少温度应力,应提高它对温度应力的耐受能力,所以通过后浇 

带的板、墙钢筋应断开搭接,以便两侧砼各自自由收缩。这一点 

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和误导,导致后浇带起不到应有 

的作用。采用上述断离法如用绑扎则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满 

足大于主筋45倍的搭接长度,并按规范要求错开钢筋接头的位 

置,一般做法通常按正常配筋穿过后浇带,待完成该层砼浇筑 

后,在3 d内用气割将垂直于后浇带的主筋割断,断隙一般控制 

在5

 cm左右。在后浇带施工前,采用电弧焊工艺将断开的钢筋 潘醒:浅谈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2012年第27卷第1期 

进行焊接,焊接质量和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2)沉降后浇带主要是为解决高层建筑结构和裙房的沉降 

差而设置的。在这个区段内,两侧的结构沉降差反映到钢筋上所 

产生的钢筋应力和应变相对来说不大,不致影响结构的沉降,因 

此沉降后浇带钢筋一般不采用断离法处理。但为了便于基础施 

工中的清理等工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断开开口,在浇筑前 

将断开部位钢筋按断离法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进行焊接。 

(3)由于后浇带的钢筋外露时间较长,所处环境又相当潮 

湿,容易使钢筋生锈,为此对后浇带的钢筋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 

止污染锈蚀,影响结构质量。一般采用刷素水泥浆做防锈处理。 3.2后浇带模板 

(1)一般施工后浇带的两侧模板宜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 

两侧形成凹槽,堵头板按钢筋间距刻槽,模板在两侧砼强度达到 

2.5 MPa后方可拆除;对于超厚底板(i>2 m)的后浇带的两侧模 

板,建议采用快易收口网模板支撑体系,或其他专用模板及支撑 

体系。 

(2)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一般都在地下防水及基坑 

四周回填后方才具备浇筑后浇带砼条件,常规做法一般采取砖 

胎膜。由于混凝土侧压力较大,一是容易破坏外墙防水层,造成 

渗漏;二是墙内侧模板跑模现象较多。建议采用预制混凝土板代 

替砖胎膜,可解决以上问题。混凝土板配筋及砼强度应按最大侧 

压力计算配置,外墙外侧后浇带两侧及混凝土板预先放置预埋 

件,采用焊接固定混凝土板。混凝板也可预先埋置对拉螺栓,以 

方便加固外墙内侧模板。 

(3)后浇带所在跨度内的梁板,在后浇带砼未浇筑或浇筑后 

砼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两侧结构处于长悬臂受力状态,所以, 

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及支撑不得提前拆除,如果拆除又未 

采取合理措施,结构将产生严重变形。因此,后浇带砼强度达到 

设计值100%且上一层结构梁、板能单独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时, 

方可拆除。 

3.3后浇带砼 

浇筑后浇带砼前须认真洗刷、凿毛,将松散砼彻底凿除,清 

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浆。接缝处砼应认真振捣,以求密实, 

待1 ̄2 h后再抹压收光。浇筑后应避免振动、冲击,并加强养护。 

后浇带砼浇筑时,施工温度应低于两侧砼浇筑施工时的温度,宜 

选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 3.4后浇带防水 

基础及地下室后浇带处防水应按设计、标准图集,结合本工 

程实际情况选好做法外,还应注意特别后浇带处混凝土垫层的 

加强。后浇带处混凝土垫层一般应做加强处理,一是可防止后浇 

带两侧沉降差拉裂防水层,二可防止地下水产生突涌破坏防水 

层,如果工程采用了降水方法,对于后浇带处混凝土垫层施工, 

应考虑到后浇带未封闭时,因地下室施工等因素使降水减少甚 

至停止,因而要对该处垫层进行加强。如采用加厚、提高混凝土 

强度等级及配筋等措施,以防止突涌。混凝土垫层的厚度、配筋量 

可依据后浇带宽度、地下水压力等计算确定。 

4几点分析 (1)沉降后浇带是一种设计中临时变形缝,是否采用此方 

法,要根据地基、基础及上部房屋各部分、刚度、高度、重量相差 

悬殊程度大小等具体条件区别对待。当建筑物坐在基岩层或卵 

石层上,或采用桩基,沉降变形量较小,可以直接采用沉降后浇 

带法。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高,且厚度较大,这样的地基沉降变 

形量较大,不宜直接采用沉降后浇带法,而是首先做地基处理, 

通过地基处理的手段调整地基刚度,减小地基沉降变形量,然后 

再采用沉降后浇带法。 

(2)超长结构设计与施工时,为解决砼收缩和温度应力带来 

的不利影响,采用温度后浇带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考虑温度 

梯度。原因是砼在结硬过程中的收缩变形,其作用与温度下降相 

似。通常将砼收缩的影响,折算为温度的额外降低。钢筋砼结构 

的收缩影响对于一般地区相当于降低温度20℃,干燥地区为3O℃。 

二是浇筑后浇带时要对砼原材料的选择,施工措施,砼搅拌、拆 

模、养护等方面进行控制,减少砼自身收缩。(例如:①水泥应选 

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 

干缩性较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②细骨料 

应选用坚硬及含泥量小的;粗骨料应选用高弹性模量的,这样的 

骨料砼收缩量小,另外增加骨料体积10%,可减少收缩量50%。 

③应采用尽量小的水灰比,有工程数据显示,水灰比从0.5增加 

到0.6,那么砼收缩量为30%。④合理选用外加剂并控制其掺入 

量,可以减小砼的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对减少砼收缩量效果 

显著。)三是在使用阶段加强屋面、外墙保温隔热措施,从而减少 

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对砼结构开裂控制起很大作用。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ost——cast Concrete Zones 

PAN Xing 

ABSTRACT:Th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functi。ns,positi。n,strueture requirements,constructi。n methods and c。ntmlling keys of post-cast zones. 

KEYWORDS:post—cast zone;deformation joint;location of reinforeed steel;waterproofing measures 

・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