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专业学生就业主要方向——外交,经贸,翻译,科研,教学等工作。
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国家机关,外企,旅游相关企业,新闻单位等。
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教育部等中央各大部委外事机构,对外友协,国家新闻机构,各省市外办,海关,大学、科研院所,金融、世界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旅游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业和日本在中国的著名企业、事务所。
据统计,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大学老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
那么在在读的大学生眼中,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以“作为日语专业毕业生,或者假设你是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你会怎样选择?”为题,调查了近百位在校大学生,调查者中日语系学生占多数,调查结果如下:直接就业,进日资企业占50%,选择留学,海外发展的占36%,读研和考公务员各占6%。
由此可见,日企是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向。
然而虽然有那么多的学生有进日企工作的就业意向,现在的日资企业所需要的日语人才和技术人才却“供应”不足,特别是高级人才,出现紧缺状况。
那么,日资企业对招收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有何要求,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又应该为将来的就业做哪些准备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日资公司特别注重求职者与企业文化的相融,如果求职中能体现日本式职业精神,就能成功应聘。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是举世闻名的,工作是绝对第一,甚至需要一点“献身”精神。
在日资公司,加班加点是“自觉自愿”的氛围———即使你只是留在办公室里吃一份便当,也不能一到时间就走人;而只有在事先申请、并获得批准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加班费。
这就要求员工同样勤奋,有奉献精神,绝不可斤斤计较;日资公司喜欢把工作的目标、进程订得细致清楚,然后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完成;责任感也是非常重要的,日本公司不喜欢推卸责任的员工。
今后,日语系学生更要注意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个日资企业最看重的实际能力。
++++++++++++++++++++++++++++++++++++++++++++++++++++++++++大连日语人才的就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大连应该算是中国最大的日语人才集中地之一。
现在进入大连的外资大小企业已达数千家,包括贸易,信息咨询软件等各行各业。
其中日资企业占有很大比例。
这就给我们这些日语学子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由于对日贸易的兴起,也出现了不少国内私人企业开展对日业务。
除日企之外,不少大型欧美企业也在大连建立了对日业务的基地。
这里说的欧美企业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信息咨询等行业(例如dell,accenture,hp,sap,。
所以,大连日语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处。
1 纯正日企这里有最适合日语学习的环境,在这里能接触到相对纯正的日本文化。
业务以生产制造,贸易居多。
待遇方面一般水平2000元左右。
贸易从事者相对高一些。
(这里说的新人的待遇)2 私人企业中国传统明显,以获得利益为主要目的。
所以各方面都相对复杂.业务主要是纺织品,服装,家居等生活用品的生产出口居多。
待遇方面比较灵活,因人而异。
3 欧美企业欧美文化气息较重,注重英日双语。
主要开展对日客服,软件开发等。
但工作有些枯燥。
待遇方面较日企强得多,较有人性化.另外,还有多家国内大型软件企业如东软,华信,海辉等也吸收大量日语人才进行对日软件开发。
+++++++++++++++++++++++++++++++++++++++++++++++++++++++++日本宾馆接受中国社员的必要性1、需要增加外国观光客的关键“大力宣传日本”的目标是在2010年接受外国观光客1000万人。
国土交通省从中国来的个人或连带家人的查证从3月开始解除禁令,今后各种各样的查证也要慢慢的解除。
并且预计到2010年从中国到日本观光的游客将达到200万人。
把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台湾和香港加入在内,将达到390万人,接近40%。
2、在中国掀起了学日语的风潮在中国很多人考《日本语能力考试》,2007年比上一年增加20%,达到27万人,占全体考生的41%。
在海外学习日语的人达到298万人。
3、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在中国第三产业尚未成熟,很多优秀的大学生不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特别是学习日语的学生对能够到日本工作抱有强烈的愿望。
4、2007年以后日本服务产业年轻人才不足由于日本近年来出生率下降,高龄者增加,预测2007年以后年轻人才紧缺,今年在滑雪场很难保证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只能依赖高额的派遣公司派遣社员。
5、日本的高等学校、短大的应届毕业生离职率高为了保证宾馆的年轻人才需求量,花费了很多精力派遣日本应届毕业生到北海道和东北地区,但是在1、2年之内还是有6到7成的人离职,为了确保人才投入了大量的金钱。
+++++++++++++++++++++++++++++++++++++++++++++++++++++++某企业关于录用中国正式员工的说明1.在留资格是「通译·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的就业签证日本的入国管理局不承认服务行业的就业签证。
在留资格申请要在「通译·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申请就业签证。
这种签证当初的在留许可期限是一年,有可能延长成三年。
另外公司有将就业签证延长要5年的计划。
2.契约时间保证三年凭上述在留资格证书入日本国的人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作为正式员工录用的场合,最少要约定在职三年。
为了确保担保条件通过公务员担保的情况下发生违约场合,签定赔偿10万元的契约。
3.就业条件和日本人是一样的上述在留资格者因为是作为正式员工录用的,所以就业条件和日本人是完全一样的,都是根据录用的就业规则。
劳动时间,休假,加班规定等等都是完全一样的。
4.待遇生活条件(1)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间工资 150000日元)(2)正式员工工资:刚在职时180000日元(有提薪,奖金)(3)宿舍·用餐设备:宿舍·用餐给予实际用品。
(规定一日三餐)(4)其他津贴:和日本从业人员一样(5)税·社会保险:和日本从业人员一样,也要加入社会保险,雇用保险,劳灾保险征收所得税居住人和日本从业人员标准一样。
5.正式员工候补人选需达到能力有意在日本旅馆作为正式员工工作的人,要在日方公司的个人面试中合格。
面试合格者要在无锡立信日语进修学院进行一个月的全日制日语实践,并进行「日本ホテル·旅館研修マニュアル」的学习之后才能入日本国。
++++++++++++++++++++++++++++++++++++++++++++++++++++++进日企的话要看你选择的职业是什么,如果是现场翻译的话那就是要锻炼自己的听力跟口语,如果是笔译的话当然还是锻炼写作了,再就是要根据选择的日企的业种了,我感觉进日企的话多学学贸易方面的知识不错导游还是累而且很要体力和耐心涉外导游比不上前些年了现在导游都比较透明化大家也对旅游消费也比较明智了导游的确不是一辈子的行业。
但做1.2年対自己是个很好的锻錬。
想进日企的想法也很好、你在日企自己想在哪一方面发展、是管理?还是技术?是管理的话那就学习经济和人事管理。
技术的话那就学习计算机的必用操作和开发。
(电脑课别不听课了现在不管干什么运用电脑的能力都很重要)学一下编程,肯定就能进去了日企基本工资不是很高,但加班费高。
正常一个人拿3000块没问题啦。
但是如果是刚毕业没有经验或口语不好,那可就差多了。
刚开始实习的工资也就1000多点,要熬,并学。
现在日企最认的就是1级了,如果你在江浙上海工作也可以考上海的口译。
现在日语四大证:1级,BJT(商务日语),JTEST,口译多过几个最好了,一般日企有一个证可以多加工资,我同事拿1级证后工资涨八百。
好好学啦,除了口语要好,证书也是越多越好,这在日本人看来你努力,也就愿意要你并给你高工资。
日企一定很累,赚钱就看工作能力了!学点外贸制单之类的吧当然建议你把日语学好,日语不好,没法进日企的。
如果日语过一级了,在学些软件方面的知识,软件、外包等都会有帮助的,进日企英语要好,呵呵,日企是很累的,不过很是锻炼人啊~日企发展较快懂日语的人才高薪难觅浦东某日资企业开出5000元以上月薪,寻找一名懂日语的法务人员,信息公布了两个月仍难如愿。
(只学日语是不行的人家找的都是即会日语又有别的才能的人)日语法务人员之所以难招,一方面是因为该岗位要求较高。
在专业方面要求对知识产权法较熟悉;在语言能力方面,不仅要求具有日语一级水平,还要求英语水平达到大学六级以上。
另一方面,还与日语人才整体需求增加有关。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液晶、通讯、计算机等信息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众多欧美、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科技企业,纷纷移师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
在此背景下,作为这些高科技企业的设备、原料供应商,三井、住友、丸红等日本大商社在浦东设立了子公司。
目前,上海有日企3000多家,包括索尼、三菱、华虹NEC、夏普电器、上海住友商事等著名企业,其中在浦东的日资企业就有近2000家。
2004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在华直接投资的日资企业获得丰厚回报。
日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12月1日发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投资的日本企业中,80%的企业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3%的企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
有73%的企业认为今后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将进一步增加,57%的企业计划增加在中国的设备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日本在华企业的良好发展促使日语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虽然日语人才总体需求增加,但具体到各专业仍有热有冷。
据了解,目前最紧俏的日语人才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人才,而助理、文员等日语人才则较易招聘。
想进日企,具备良好的日语能力是基本条件。
因为日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以日籍人员居多,在这种环境中不能用日语交流难以开展工作。
虽然日企一般都要求员工须具备二级以上日语水平,但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对日语水平的要求略有宽松,一般能够利用日语进行日常交流即可。
有些专业性特别强的岗位,日资企业甚至并不一定要求应聘人员具有日语能力。
但由于市场供应量较少,对有些专业人员即使不要求日语能力也是一将难求。
前不久,某日资企业开出月薪8000元招聘一位阀门工程师就未能如愿。
除了对日语能力的要求以外,日资企业一般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对应聘过程中爽约、夸大工作经历的求职者一般印象不佳。
+++++++++++++++++++++++++++++++++++++++++++++++++++++++++一、外企用人标准1、教育背景许多外资企业要求员工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
比如程序开发、医药开发则要求有硕士或更高的学历;虽然说有许多企业并不以学历为重,但从长远看,随着市场与职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学历的要求呈渐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