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论题
浅谈音乐对舞蹈编导的重要性
论题的依据:
1.说明本论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完成舞蹈编导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揭示其主题思想的重要表现方式。舞蹈
是在形体和肢体的动作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的有机结合中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所以可以说
音乐在舞蹈编导中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选择和运用对舞蹈编导而言,是一项必须掌握
和提高的基本素质。因此,有必要对音乐对舞蹈编导的重要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探讨在舞蹈创作
中如何体现音乐的作用,以及创作的舞蹈动作如何做好和音乐旋律的交融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使学
生们更加了解音乐对舞蹈编导的作用,对提高舞蹈的编导水平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现实意义
舞蹈和音乐就像是鱼和水,彼此相互依存,没有音乐的舞蹈是没有灵魂的。舞蹈所表达的形象与
音乐所表达的概括性相互补充,舞蹈创作和音乐是有着紧密联系的。这些联系帮助舞蹈编导完成富有
表现力的舞蹈艺术。观众们在观看舞蹈的同时,除了欣赏舞蹈动作与舞蹈所要表现的内容以外,还会
注意音乐的可听性。因此,研究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运用音乐
为舞蹈创作服务。作为舞蹈专业的学生,研究音乐在舞蹈编导中的意义和音乐在舞蹈编导中的具体作
用,对提高我们的舞蹈编导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1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论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国内外有关本论题的研究动态
通过在网上搜索,发现有部分国内学者对音乐和舞蹈编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例如:
李丽(2010)在《浅析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及作用》一文中指出:舞蹈是音乐的形体表达,而音乐
是舞蹈的声音表达,可以说舞蹈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音乐在舞蹈的表达中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的表达有形而无声,而音乐则是有声无形,舞蹈在音乐的配合下更可以表
达人物个性、情绪、气氛,从而更完美的塑造舞蹈形象。舞蹈音乐是完成舞蹈作品艺术形象,主题思
想、环境表达、气氛烘托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激情、力度的组合来塑造鲜
明的艺术形象。舞蹈和音乐相互依存,没有音乐伴随就不存在舞蹈,即使是最原始的舞蹈也有节拍或
歌唱相伴。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使得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得到了丰富,而且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又
满足于两者的结合,使之成为一项综合性的艺术。所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两
者密切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依存。
高波(2013)在《关于舞蹈与音乐的情感节奏思考》一文中指出:舞蹈是离不开音乐的,节奏是
舞蹈音乐的重点,音乐通过旋律和节奏加强了舞蹈情感的表述,并和舞蹈自身的节奏融为一体。增加
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舞蹈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律动。而节奏又是律动的基础,
离开了节奏,韵律的动作就荡然无存了。可以说,没有离开节奏的音乐,也没有缺乏节奏的舞蹈 节
奏属于音乐,也属于舞蹈。没有旋律,离开音乐,只要有节奏、节拍也可以跳舞。节奏起着一种起承
转合、承上启下、抑扬顿挫的作用。使舞蹈动作之间既有了联系,又有了“呼吸”,也赋予了动作以
色彩,使学生产生美的愉悦。因此,在舞蹈课教学中,应把节奏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2)自己的见解
2
自己认为,音乐对于舞蹈中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抒发人物内心情感、塑造人物性格有着特殊的
效应。在舞蹈作品中要描写各式各样人物,编导可以给某些人物设计主旋律,再通过变奏和不同的配器
等音乐创作手法,来表现人物不同情景下的不同情感。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凝聚和鲜明,帮助观众
进一步理解人物。优秀的编导往往具有严谨的节奏感,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节奏与舞蹈韵律的配合、
统一,并且完整、巧妙地运用音乐节奏完成舞蹈的技术动作。舞蹈的韵律始终融化在音乐节奏的韵律
中,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改变。一个舞蹈作品的感情、性格、风格特点,都要通过音乐的变化表现
出来。音乐节奏是舞蹈动作在力度、速度、幅度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是构成舞蹈动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