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射击运动员选拔与训练的实践研究》 东莞市桥头镇第四小学 吴正兵
课题负责人: 指导老师 : 所在单位 : 通讯地址 :
内容摘要: 本课题采用专题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比研究、个案分析,制度构建实施等去探讨小学阶段射击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模式,探讨普通小学开展特色体育——射击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的科学、规范化发展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三年来,通过课题组成员们实践和探索研究,我校课题组探索出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比赛的实施策略:在以射击为特色,素质优先发展的实践中,我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刻苦训练,使学生能够在主动、积极平衡射击训练比赛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切实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课题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在普通小学开展小学射击运动为特色的体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强化团结合作的意识,在学习与实践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选拔训练 ; 科学引导 ; 建立制度;形成模式 ;
引 言 本课题构思于 2007 年,当时我校成为市体育局业余射击训练网点之一, 我校本地户籍学生成为射击小运动员主要来源。学生在参与训练后,射击成绩与文化学习成绩有两极分化趋
势。自 2011 年以来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始终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的方针,发扬科学、积极、求实、创新精神,开拓创新,克服众多困难,使课题研究正常开展进行。本课题研究初衷研究是在普通小学开展射击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的 1 实践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及学生身体、肌肉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四年级到六年级 选出合格的人选,即制定出科学的选拔机制;制定符合实际的系统训练计划和内容,即要形 成科学的训练机制;关注学生训练期间的身体、心理、学习,使他们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即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从而培养出学生的特长,开创我校体育特色教育,形成品牌效应。 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 实践探索研究,通过不懈努力,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并获得了的了较好成果。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东莞射击运动水平异军突起,在全省、全国青少年射击比赛中常常高居金牌榜首。作为 一个二级城市,东莞为何能在青少年的射击项目上屡创佳绩?东莞位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 区,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全市有长安、石碣、大朗、桥头等十多个射 击网点,为当地学生提供练习射击的机会。 2008 年国家体育总局在东莞建立了“中国射击协 会后备人才培训基地” 。 与东莞许多体育竞技项目大力引进外来运动员不同, 射击运动在东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涌现过多位著名的全国射击冠军,如桥头镇的莫丽妍,大朗镇的陈艳芳、刘奕诗等。在东莞,
学生对射击有兴趣,可以在平时上完课后进行射击训练。东莞市的青少年射击运动员, 90% 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一直以来,射击队伍非常稳定。
东莞市各级政府和单位都非常重视并支持射击运动的发展,各类训练枪支、射击服装,
各类设备及场地不断完善。全市每年举行两次射击锦标赛(夏季和冬季) ,每四年举行一次市运动会,为射击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市体育局、市体校、镇街(学校) ,形成了东莞市青少年射击运动发展的“铁三角” ,每年向省队、解放军队、国家射击后备基地输送优秀队员。东莞正逐步成为全国知名的射击之乡。
当我校正式成为射击训练基地时,学生报名踊跃,但在实际训练时,波折颇多,有不少小运动员因各种原因陆续退出。但通过跟踪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展射击运动员选拔与训练对我校特色教育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和推动作用,因此,决定对此展开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价值 (一)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射击运动员的选拔、训练。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制定射击训练教学内容,合理安排 学生射击训练的时间,形成有效反馈; 2 制定射击运动校本教材、日常训练及检查评定方式、 预期效果及如何达到预期效果等; 3、学校如何处理运动员射击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 4、如何促进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的提高,小学射击运动校本纲要内容如何选取编撰; 5、巩固 2 与提高运动员的射击水平。它包括:教学训练如何落到实处,如何针对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开 展科学的训练步骤。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1)一些小学阶段虽然有相关的射击训练,但仅限实际操作,没有提炼、上升到理论阶段,并形成系列。通过对小学射击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实践的研究,使小学射击运动员的的选拔与训练形成理论基础,用理论指导工作,使小学射击运动的开展系列化、规范化。
( 2) 目前对小学射击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实践研究的资料数量少、 不够深入。我校课题组通过对小学射击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的理论基础、本质工作、动作机制、标准策略等进行分
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运动员的选拔、训练,确立运动员持筹与训练的理论,推进小学射击训练与选拔实践研究的发展。
( 3)通过小学射击运动员训练的选拔方法、训练技巧、开展规律等,理清其与建立学校的射击特色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揭示射击运动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面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2、应用价值:
(1) 研究小学射击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实践的研究, 目的在于总结出有效的小学射击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方法, 使射击运动在小学中规范开展, 成为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突破点之一。
( 2) 射击运动是一项生理与心理、生理与技巧的综合性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心智,磨练学生的意志,同时在参加竞赛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 3) 射击运动以兴趣爱好作为前提, 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开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团结合作的意识。
( 4) 射击运动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增长知识与技能。
三、课题研究方法 1、研究者通过学习新课程理论和国内外射击教学经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研究理论。闭 门造车是课题研究的大忌,因此,基本的学习专业知识与理论的是必要的前提。 2、研究者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计划、训练、访谈等不断解决教研中出现的难题。任何 研究都要深入了解被研究者, 及时发现小运动员们在训练比赛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寻根问底,
及时调整方案,解决问题,形成适应本校选拔、训练小射击运动的模式。
3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逐步形成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及时总结,形成经验,揭示其中基本规律,形成理论,能够为类似的特色活动作指导。
3 4、本课题采用专题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比研究、个案分析,制度构建实施等去 探讨小学阶段射击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模式。多渠道、多角度进行课题研究,能够比较全面、 深入地展开对课题研究,从而得出正确、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四、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应该 以学习者为中心,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参与射击训练与比赛的学生都是从零开始,对射击的认知、技巧的掌握到体能、意志等方面 都存在很大不足。因此,循序渐进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建构对射击的认知,在学习理 论与射击训练的实践中, 学生身份的逐步转变为一个射击运动员, 成为射击知识理论发现者,
实践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2、巴甫洛夫创立的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 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他所说的联系就是指暂时神经联系,一切 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的反射。重复、调整、固化是 射击技巧形成的关键, 在射击训练中,科学规范的训练步骤让小运动员能够逐步具备这 项较专业项目的理论、技巧、体能。 3、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10-2020 年 ) ,为全
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学校可建立与发展特 色教育。学生身体素质下滑是目前中国的普通存在的现象,学校开展以射击为特色的体育能 够有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五、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于 2011 年 11 月并通过东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在开题上众多专家给予的肯定 与指导,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活力。如今回顾起来课题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前期阶段( 2011.3-2012.3 )课题立项、开题阶段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成员分工合作计划,探讨课题实施方案的基本框架。
2、开展东莞市普通小学射击运动现状的调查,并完成报告。 3、《小学射击运动员选拔与训练的实践研究》项目申报及实施方案的撰写。 4、开展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东莞市桥头镇第四小学射击活动纲 要》。 5、撰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组织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 4 (二)中期工作( 2012.4-2013.9 )全面实施、研究阶段 1、做好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学习及资料积累, 及时发现、改进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定期召开会议,了解各研究进程,做好各子课题的研究实证,评价及效果反馈工作; 3、搜集、整理本阶段研究成果,以论文、案例、资料片等形式形成阶段性成果,并组织 开展阶段性成果研讨交流活动。 4、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召开课题研讨会及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 (三)后期工作( 2013.10-2014.6 )全面总结、结题展示阶段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材料,分析研讨结论,总结实验成果。 2、撰写课题结题研究报告,组织召开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会。 3、召开课题现场结题验收鉴定会。 六、课题研究过程
在选拔与训练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事求是,以开放的心态,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的制度,不断规范小射击运动员的选拔与训练的制度和模式。
(一)宣传发动,兴趣优先。
由于因射击运动的特殊性,在初次选拔小运动员时,一般选择的是对射击兴趣较学生。在全校通知后,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射击教练带领学生进入射击训练场地,从摸枪、擦枪、举枪、试射等一系列开始,观察学生的动作、神态,对学生表现一一记录,达到合格标准的便为初选队员。
(二)筛选队员,探究开放。 (1)探究原则:在射击教学中教师不把在学习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初步的知识经验,在初次示范后,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当的训练情境,启发学生讨论、思考、质疑,鼓励学生去探究射击基本姿势、基本技巧。要求队员们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在这个过程,同样观察记录队员的表现,以此选择适合射击的小运动员。
(2)开放原则:在探究中,学生对射击训练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经过探究就能得到解决,有的问题在不能完全得到解决,需要学生在课外广泛地收集资料或有关信息,来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试训和检查得到初选队员们的反馈,以此确定留存的射击小运动员。 (三)巩固技能,调节心理。 射击运动员的水平高低,决定于握枪、正确一致的瞄准、均匀正直的扣板机以及三者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