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4期 新疆社科信息 Inform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智慧图书馆浅析
马依拉・艾尼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 乌鲁木齐830011)
[内容提要]自从智慧图书馆出现以来就迅速吸引了众多目光,本文针对这个全新的图书馆模式展开分析, 主要就其核心要素与主要特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核心要素;主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JNK一0072(2017)04—0004—02
智慧图书馆的问世,彰显了社会对创新发展的鼓励和支持,其对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及模式更新都非
常关键。人和物的相互通联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而其精髓则为环保发展、以人为本与方便受众。
1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
在此类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方面,书书相联是相关技术的根基,只有创建资源的服务整合体系及统一 管理体系才可以使其得以实现。此处所指的“书”是一个广义的泛指,其涵盖了多类媒介载体,譬如网络
型、印刷型及数字型等等。只要该功能得以实现就可以使各个图书馆之间进行资源共同分享,同时馆内 也可以实现互通。系统可以对所有的馆内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对其加工整合之后也可以使各个图书馆
之间实现较佳互动,如此畅行于多个图书馆之间,可以使媒体与媒体产生深层次融合,同时各个子馆之 间的服务和管理形态也将发生全新改版,可以实现跨馆际物流速递。如此一来,各个图书馆之间紧密相
连,有助于资源共同分享与发展。 在此类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方面,书人相联十分重要,它为书书相联打造了坚实的根基,以人为本的
思想一直贯穿于实现过程当中。倘若想将文献和读者进行通联,那么就必须先处理好其与工作者之间 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物人相联能够实现多种功能,体现出人性化理念,能够帮读者提前预定座位等。
只有如此,才可以把图书馆的各项设备功能与读者相关联,从而展现出此类图书馆的互相通联。
在此类图书馆中,人人相联是关键,必须将每个个体之间的关联落实到位,涵盖了工作人员及读者 等,确保其互动的无障碍与有效性。可以在馆内设置网上导航使相应功能实现,并且创建一定的移动服 务点,为受众提供最大的便利。其打破了图书馆行业服务的发展形态,将人人相联变为了现实,这样的
管理服务可将所有相关的人力资源聚合至一处,从而与读者展开具有专业性的良好互动。同时,此观念
*[作者简介]马依拉・艾尼,女(维吾尔族),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馆员。
—— 4
—— 智慧图书馆浅析
的创新也在多项相关活动当中都有所展现,为图书馆的社会化管理奠定了优质的人文环境,并且在技术
方面也获取了极大支持。 智慧图书馆空间拓展可以为公众带来许多便利。传统的图书馆在空间当中具有固定位置,在公众
的印象里图书馆是以一个固定的建筑而出现的。然而,智慧图书馆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公众的认识,其对 于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限制,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在街头等,都可以随时进入图书馆阅读自己需要的资 料。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图书馆和读者进行紧密相连,使前者的便利性能够被后者充分感受到。除此之
外,智慧图书馆物理空间拓展的吸引力更佳。因为就当前而言,图书馆会有休息时间,倘若可以二十四 小时开放,那么读者将会享受更好的服务,同时图书馆也会收获不可估量的收益。一旦具有现代化的基
础设施,那么工作就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将图书馆打开直接使用。借助网络空间为读者提供更多 的便利及使用途径,传统图书馆的时间制约被打破。服务和管理的形态创新主要展现在使用的售后不
受方式的限制方面,在实现上述功能的基础上,将会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便捷方式,以使用户的需求尽可 能都得到满足。智慧图书馆的出现,催生了大量的创新方法和途径,从而使读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
务。
2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点
对此类图书馆而言,数字化是最关键的技术基础,它的应用可以减少纸质资源的数量,同时将相应 资源进行收集与汇总,并且担负传播重任。同时,开展整体统一的服务和管理。
信息化与网络化不但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而且同时也是此类图书馆的介质特点。大范围的覆 盖性与普及性使得公众更愿意使用远程方式进入图书馆,从而快速选取自己需要的资源,以供日常生活
和学习使用。所有的公众都可以自行进行查询,譬如查找所需资源等。伴随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相
应的数据将会更加健全,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网络化所发挥的功效愈来愈重要。 智慧图书馆的管理特点主要是集中化,其将综合服务平台加以汇聚,从而使知识和信息能够方便获 取,可以进行自如转换,并且能够集中显示。借助这样的方式对原有的管理进行强化和健全,从而有效
推动图书馆朝着智慧型的方向进行转化。将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合,创建相应的数据库,涵盖巨大的 信息量,涉及到方方面面,使图书光的规模效应得以显现。同时,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图书馆的运营成本
大幅降低,并且有助于服务品质的提高,从而使公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此功能被认定为图书馆服务未
来发展的必然走势。 整体而言,智慧图书馆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就不能只重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而应该同时对核 心要素进行重视,将环境、服务、管理、便民度等方面列为发展的关键点,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对其进
行成功创建,不但可以使服务与管理的品质大幅提升,而且可以增强文化环境的吸引力,同时知识资源
变得更加丰富。智慧图书馆的良好发展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极为有利,可以使公众享受到更 加便捷和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任涛.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现代交际,2016(2):113,112.
(责任编辑:梁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