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室内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审美意识和居住生态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了各种文化内涵和风格特色的设计装修形式。
这将促进室内设计未来的发展进步。
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装修设计;艺术;风格;绿色
室内设计具有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两重性,设计在满足物质功能合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
一是要创造风格、意境和情趣来满足人的审美要求;二是要形象简捷、造型亲切、经久耐用、界面友好、功能多样、材料自然、无毒无害可再生的特点;这样的设计才是受人们欢迎的创新设计。
一、最时尚的设计理念——简约
最时尚的设计理念就是简约。
交大嘉园的总技术顾问胡宏述先生认为,这种简约可以体现在建筑功能空间的简化、空间分隔的弱化、装修装饰的简洁。
在一些豪宅里为了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增加了不同功能空间,主要采用传统整墙隔断,加大了套型面积,提高了房屋成本,并且套内空间过于复杂影响了日照采光条件,又增加了设计难度。
如果简约,采用简洁的方法,实用色彩、地面材料、隔断、灯光等不同要素都可以暗示不同的空间功能。
也是提高住房舒适度最短平快的方法。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由于中国文化渊源的关系,中国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表现形式在室内设计中有非常独到的讲究。
通常是以朴素平淡,自然真实、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来使用。
有时则重朴素、简洁之美,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再有,重视设计的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这些理念对中国的室内设计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同现代的简约主义设计理念非常吻合,遥相呼应。
三、构建室内设计中的环保节能设计新理念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树环保节能设计新理念:
1.改变人们的认识观念,还设计内涵以真本性
现在是更正人们对“设计”认识误区的时候了。
设计的真本意绝不仅仅是为了好看、美观而增添某些东西,也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载体,更不是精英意识的彰显,或高贵奢华之类的代名词。
设计的真本意是为百姓大众服务,解决人们的实际困难,使人类生活更美好,使人与社会、自然更和谐。
设计应该反映一种最自然、灵活、随意的生活方式,流于平民百姓之间,使之体现百姓情坏,使人平易相对。
设计的意义在于实用、在于节约、在于发展,更在于和谐。
脱离了服务大众这一目的,所有的设计都只能是缘木求鱼,舍本求末。
设计师们应该担当起设计的社会责任,以环保节能设计理念调整人们的认识价值观,提倡节制、适度和限制的设计价值观。
2.去浮华,求简朴,倡导本源性简朴设计
历尽繁华之后的人们总觉身心疲惫,而简朴、宁静的环境有益于人们保持清晰的头脑,集中精力在那些首要的、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之有益的、快乐的事物上。
从这一点上来说,设计的过于雕饰和浮华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过渡放纵和精神污染,特别是对于现代充满紧张和压力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样的设计更是一种精神折磨。
现代人们内心渴望一种淡定的平静和安宁,因此提倡简朴设计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应当明确,简朴设计不是“简单设计”或“不设计”,简朴设计是省略多余物和保留必需物的取舍设计,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是对有限资源和材料有节制地充分利用,是通过材料的质地、完美的工艺和结构及细节的处理来获得美感。
简洁的线条、简单柔和的造型、纯净的材质、灵动的空间感是其主要特点,显现出一种明显的质朴格调。
由此可见,简朴设计不同于装饰设计或加法设计,简朴设计讲究的是实效性,彰显的是材料物质和结构工艺所固有的本色的美,不追求名贵,不依靠装饰。
结合目前设计潮流思想,未来设计的流行趋势,对我们而言,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设计、色彩的推敲。
在注重色彩、形式、与技术的因素外,设计还应该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性协调,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精神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生活环境为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
因为室内设计的实质目标,不只是以服务个别对象或发挥设计的功能为满足,其积极的意义在于掌握时代的特征、地域的特点和技术的可行,在深入了解历史财富、地方资源和环境特征后,塑出一个合乎
潮流又具有高层文化品质的生态科技含量的生活环境。
未来的室内设计将更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将利用科学技术和设计新元素,将艺术、人文、自然进行适性整合,创造出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合乎人性的生活空间。
具体讲,小环境的创造包括提供给生活和工作在其中人们以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水环境和声环境,以及长效多适和灵活开敞的室内空间等,将设计元素和业主对于家居文化更高层面的追求有机结合。
总之,新家居空间设计以需求为依托来发展,以人性化彰显空间价值,并以高品位的设计为业主实现空间价值。
因此,古典怀旧现代将周而复始的交替出现,单纯与繁琐、厚重与简洁将会以各种形式对比与共存,而“悠闲”、“舒适”、“健康”、“个性化”的追求,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追求。
对于设计师而言,“环境”是人的环境,“空间”是人的空间,“设计”也是永远为人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