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与网络互联 一.选择题 1.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 A.为全0 B.为全1 C.相同 D.不同 2.给定一个物理地址,()协议能够动态映射出该地址的逻辑地址。 A.ARP B.RARP C.ICMP D.以上都不是 3.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 A.141.0.0.0 B.3.3.3.3 C.197.234.111.123 D.23.34.45.56 4.如果数据包是给本网广播的,那么该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应该是()。 A.255.255.255.255 B.0.0.0.0 C.子网最高地址 D.子网最低地址 5.IP协议中,如果首部不含选项字段,则首部长度字段的值应为()。 A.0 B.5 C.10 D.20 6.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A.内存中 B.网卡上 C.硬盘上 D.高速缓冲区中 7.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集线器具有对信号整形的功能 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 C.集线器具有路径选择功能 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 8.下面的()是广播地址。 A.1.1.1.1 B.255.255.255.255 C.1.0.1.0 D.127.0.0.1 9.网络层中实现IP分组转发的设备是()。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0.B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255.0 D.255.255.255.255 11.IP地址202.116.39.113用()方法表示。 A.十进制 B.二进制 C.点分十进制 D.点分二进制 12.IP地址127.0.0.1称为()。 A.广播地址 B.有限广播地址 C.回路地址 D.“0”地址 13.高层互连是指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之间的互连。实现高层互连的设备是()。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4.某主机的IP地址为202.113.25.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该主机所在子网的广播地址为()。 A.202.113.25.255 B.202.113.25.240 C.255.255.255.55 D.202.113.25.63 15.IP服务的主要特点是()。 A.不可靠、面向无连接和尽最大努力投递 B.可靠、面向连接和尽最大努力投递 C.不可靠、面向连接和全双工 D.可靠、面向无连接和全双工 16.某路由器收到了一个IP数据报,在对其首部进行校验后发现该数据报存在错误,路由器最有可能采取的动作是()。 A.纠正该IP数据报的错误 B.将该IP数据报返给源主机 C.抛弃该IP数据报 D.通知目的主机数据报出错 17.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多端口的()。 A.中继器 B.集线器 C.网桥 D.路由器 18.IP 数据报在穿越因特网过程中有可能被分片。在IP数据报分片以后,通常由以下() 设备进行重组。 A.源主机 B.目的主机 C.转发路由器 D.转发交换机 19.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主机的子网号为()。 A.192.168.5.12 B.121 C.15 D.168 20.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RP cache中的ARP表是由人工建立的。 B. ARP cache中的ARP表是由主机自动建立的。 C. ARP cache中的ARP表是动态的。 D. ARP cache中的ARP表保存了主机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 21.R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主机域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22.ICMP协议是被()协议封装的。 A.UDP B.TCP C.IP D.PPP 23.中继器工作在OSI七层模型中的()层。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4.要构建一个可连接10个主机的网络(与其它网络互联),如果该网络采用划分子网的方法,则子网掩码为()。 A.255.255.255.0 B.255.255.248.0 C.255.255.240.0 D.255.255.224.0 25.IP地址由一组()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16位 C.32位 D.64位 26.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主机域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27.RIP 协议允许的最大跳数是()。 A.16 B.15 C.30 D.25 28.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的是()。 A.141.0.0.0 B.3.3.3.3 C.197.234.111.123 D.23.34.45.56 29.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30.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模型的()。 A.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B.网络层和传输层 C.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和网络层 31.当网络A上的一个主机向网络B上的一个主机发送报文时,路由器需要检查 ()地址。 A.物理 B.IP C.端口 D.其他 32.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A类地址的是()。 A.141.0.0.0 B.10.3.3.3 C.197.234.111.123 D.202.34.45.56 33.HUB(集线器)工作在OSI七层模型中的()层。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34.IP地址205.140.36.86/255.255.255.0的主机号部分为()。 A.205 B. 205.140 C.86 D.36.86 35.下面关于网络互连设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继器和网桥都具备纠错功能 B.网桥和路由器都具备路由选择功能 C.路由器和网关都具备寻址的功能 D.网桥和网关的作用一样 36.在因特网中,路由器通常利用以下()字段进行路由选择? A.源IP地址 B.目的IP地址 C.源MAC地址 D.目的MAC地址 37.IP地址255.255.255.255称为()。 A.广播地址 B.有限广播地址 C.回路地址 D.“0”地址 38.网络中实现信号的整形、放大、转发功能的设备是()。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39.C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255.0 D.255.255.255.255 40.实现数据链路层互连的设备是()。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41.IP地址0.0.0.0表示()。 A.广播 B.有限广播 C.自环地址 D.本机 42.以下网络指令中,能够获取本机地址信息的是()。 A.ping B.arp C.ipconfig D.net 43.以下关于路由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作在网络层 B.会丢弃数据 C.能够转发数据 D.以MAC地址为转发依据 44.在Internet中能够在路由器之间传输路由表的协议是()。 A.FTP B.RIP C.PPP D.TCP 45.IP地址189.134.210.67/255.255.0.0的主机号部分为()。 A.189 B. 189.134 C.67 D.210.67 46.Ping指令实现的是()协议。 A.ARP B.IGMP C.ICMP D.IP 47.下面IP地址中,能够用来向本机发送数据的是()。 A.255.255.255.255 B.127.0.0.1 C.0.0.0.0 D.255.255.0.0 48.下面的IP地址中合法的IP地址是()。 A.-1.0.2.10 B.256.118.5.135 C.202.118.10.10.135 D.202.202.202.202 49.IP数据报首部中的首部长度字段最小值为()。 A.2 B.3 C.4 D.5 50.某主机的IP地址为10.11.251.55,子网掩码为255.255.0.0。该主机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为()。 A.10.11.251.55 B.10.11.255.255 C.10.255.255.255 D.10.11.251.255 51.路由器工作在OSI七层模型中的()层。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52.IP地址197.26.17.100/255.255.255.0的主机号部分为()。 A.197.26.17.100 B.26.17.100 C.17.100 D.100 53.下列那个全是Internet网络层的协议()。 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 C.IP,ICMP,ARP,RARP D.UDP,IP,ICMP,RARP 54.RIP(路由信息协议)采用了()作为路由协议。 A.距离向量 B.链路状态 C.分散通信量 D.固定查表 55.检查网络连通性的应用程序是:()。 A.PING B.ARP C.BIND D.DNS 56.冲突域总是()广播域。 A.等于 B.大于等于 C.小于等于 D.不等于 57.以下地址中,不是子网掩码的是()。 A.255.255.0.0 B.255.255.255.0 C.255.241.0.0 D.255.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