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7D 2 食品研究与开发 第31卷第1期 叠口研 司丌,叉 专题论述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信松胜 (静海县中旺镇镇政府农经委,天津301615)
摘要:分析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应用,介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节水灌溉;现状;发展趋势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ituation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XIN Song—sheng (Agricuhrual and Economic Committe,Zhongwang Town People s Government,Jinghai County,Tianjin 301615,China) Abstract: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n China and introduces some applied techniques that are popular to use in thetypical agriculture regions of China.On the last pan of this paper,the
future expectations in this field are offered. Key words:water—saving irrigation;status quo;future expectations
干旱缺水是世界性的问题,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 区的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3%,约有80个国
家和40%的人口面临缺水问题。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21世纪水资源危机将会严重
制约全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地区矛盾和 同家冲突
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也是 农业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农业水资源紧缺已 经成为继耕地资源后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为了
应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同际社会竞争,在耕地资源 和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须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土
地生产率,加快节水农业的发展I Jl。
1节水灌溉的概念及应用
节水灌溉就是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 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换言之,节水灌溉是
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 灌溉形式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 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问灌水和作 物吸收等4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
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 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
作者简介:信松胜(】953一),男(汉),工程师,大专,研究方向:水利。 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该技
术体系的核心,已相对成熟并得到普及,其它技术相 对薄弱,急需加强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
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 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
(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 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早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
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 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
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 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目前,农艺节水技术已基 本普及,但生物节水技术尚待进一步开发。(4)节水灌
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 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 水灌溉制度等。其中,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采
用高标准的量测设备,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水情。
2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
加快,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尤其是高附加值作物种
植方面)、畜牧业、林业、园林绿化、运动场地以及环境 保护(降尘除尘)等行业和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专题论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年12月 第3卷第12期
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在我国
灌区应用最为普遍的节水灌溉技术和工程措施是渠 道防渗和低压管道灌溉。我国大中型灌区的骨干渠道
一般采用混凝土衬砌和塑料防渗,田问渠道采用混凝 土“u”型槽或低压管道防渗。
3我国节水灌溉发展趋势展望
节水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技术路线对其发展进程
影响很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 重视节水农业的宏观调控,选择适合本国国情和经济 发展阶段的节水农业发展道路。国外在节水农业方面
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但 必须强调不能照搬国外的现成模式,必须结合我国的
国情,选择适合我国现状的节水农业发展道路。 3.1 在节水农业的政策上,制定对农业节水灌溉倾斜 的政策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技术条件还比较薄弱,所以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应该得到国家的重
点支持与扶持。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应制定 农业节水灌溉设备购置专项补贴政策;在经济较为发
达的地区,国家应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制定针对农民购 买节水灌溉设备的贴息贷款优惠政策。调动农民使用 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的积极性;在已经实施农业用滴
灌带减免增值税专项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台针 对农业用其他类别节水灌溉设备(例如喷灌设备)减免
增值税和降低进出口关税等优惠政策。以促进我国农 业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与发展。 3.2在节水灌溉技术研发方向上实现精量灌溉技术
的突破 精量灌溉技术是节水农业中高新技术含量最高
的一个分支。该领域是传统灌溉领域的高科技延伸。 在该领域中,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将灌溉区域划分为较
小的单元,然后测定每个单元的各自特性,制定科学的 灌溉方案。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从而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需求灌溉。精量控制灌溉技术体系
分两大系统:一是作物需水信息采集系统,包括需水信 息的采集技术和采集设备,以及通过这些需要信息判 断作物水分状况、适宜灌溉m11q和灌水定额的指标体
系;二是精量灌溉实施系统,包括智能化信息处理、灌
溉决策以及实现精量供水的灌溉控制系统。由于不同 271:::一
环境水分性状不同。作物水分状况也会在作物生理过
程和生长状况上直接反映出来.因此信息采集所监测 的对象既可以是环境,也可以是作物本身。根据所检 索的资料,在环境作为监测对象方面以土壤为主,也包
括天气情况等。作物作为监测对象的主要部件是Ht片、 叶冠和茎。作物指标包括叶片扩展速率、细胞液浓度、
叶水势、气孔开度、气孑L导度、叶角度、红外温度(包括 叶气温差、冠层温度变差、冠层温度、叶面温度)、茎秆
直径变差以及作物蒸腾变化;土壤指标主要包括水分 张力、水势、含水量、土壤温度、电阻、电势、电容、电流、 微波以及红外线等。
3-3在节水农业的实践上注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根据我国国情,发展节水农业应采用常规技术与
高新技术并重、工程技术与非工程技术相配套、蓄水保 水技术与节水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当前要重点抓
好以下8项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雨水积蓄利用技术; 田间工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 术;耕作与覆盖保墒技术:节水抗旱品种和高效栽培技
术;化学抗旱保水节水技术;土壤地力墒情监测与信息 管理技术。
4结语 我国地域辽阔,干旱缺水将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
展的最大障碍。尽管节水灌溉技术已推广多年,但因 各种原因,这一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常常是遇到大
旱之年才重视节水灌溉。应未雨绸缪,提早准备,防患 于未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地经济水
平。作物需求、土壤状况等。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 促进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的推广。总而言之,节水灌 溉工程推,任重而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节水灌
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节约用 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李岩蕾.节水灌溉现状分析和发展措施探讨『Jl_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4):94—96 [2]张铁成.浅析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 技博览,2010(8):226
收稿日期:201O-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