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职业中专教育集团“两分校四学部”管理模式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实施“两分校四学部”管理模式的背景 三门职业中专教育集团自成立以来,随着规模的日益增大、教职工及学生人数的增多、专业设置门类的扩展,现有的内部管理弊端不断呈现,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要求。因此,加强集团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是集团内涵发展的要求,更是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集团内部实行“两分校四学部”管理模式,探索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内部管理机制,能更加有效地推动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
二、实施“两分校四学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1.校部管理组织机构 两分校四学部管理模式,是指在集团实行二级管理的一种模式,两分校指的是亭旁职教中心和第二职教中心,四学部指的是将集团本部按升学和就业分为四个学部,即升学学部、数控机械学部、综合学部和核电电气学部。集团董事会下设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督查处、招生就业培训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 2.校部之间的关系 两分校以及职业中专4个专业部负责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三个校区领导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学校的一般管理,董事会下设的各职能处室负责与之相应的业务管理,代表集团董事会统管相应各条线的工作,直接对集团领导层负责(见附件一)。 两分校4个专业部在学校办学思想、规章制度的框架下统筹规划各分校或各专业部发展,具体负责实施教育教学等工作同时接受集团相应职能处室的指导和监督。 (1)在集团与内设职能部门的关系上,坚持适度集中与分权的原则 学校规划、计划的制定,重大规章制度的出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确定,运用政策、安排办学经费、对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调控权等集中在学校。同时将教学、教育、评估、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招生培训就业等工作由职能部门行使。 (2)在职业中专与专业部的关系上,坚持主办者与承办者分开的原则 学校行使宏观管理权力,专业部则拥有微观管理权力。学校负责全校大政方针、事业规划、宏观管理、检查监督等,专业部则负责组织教学、科研、教师双向聘用、学生管理、教职工结构工资编制等工作。 (3)在集团职能部门与专业部的关系上,坚持条块分割的原则 职能部门就其职责范围行使教育管理权力,掌握工作动态,明确发展要求,拟定职能工作计划,制定管理制度,审核报批事项,协调分工管理活动等。专业部则就某方面的工作接受相应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执行职能部门的决定,同时重视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基础性、主动性和前瞻性作用,及时向职能部门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3.校部权责的划分 (1)校级层面的职责 ①确立和优化办学思想。 ②确定和检测培养目标。 ③建立规章制度,并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④统筹全局,谋划学校的发展与稳定。 ⑤确立和执行学校工作的各项保障措施。 ⑥校内外调研。 ⑦建立校际合作机制。 ⑧培养和使用中层干部。 (2)集团职能部门的职责 ①统筹。涉及全局性的如校园改造、校园文化建设、设备设施的配置等,积极推动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生活条件的优化。 ②协调。某一项工作牵扯到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部,由相应职能部门代表学校出面解决。 ③监管。代表集团决策层,对各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管。集团设有相对应的处室,统管各条线的工作。 ④独立工作。一是代表学校对外开展联系;二是具体落实涉及全局性的工作,如县级以上活动承办、全校性活动的举办等;负责接待上级领导调研考察及兄弟单位的交流等;依据专业部发展需要进行基建、硬件建设。 (3)分校及职业中专专业部的职责 ①严格执行集团拟定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在学校既定的宏观框架内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专业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②认真执行集团出台的各种规章制度,并据此拟定符合本分校或本专业部的实施细则。 ③全面负责本分校或本专业部的教育教学(实训实习)等工作。 ④根据分校或专业部的专业特色主动且富有创造性地展开工作。 ⑤广泛建立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创业、课改、校本课程建立搭建平台。 ⑥具体负责本分校或本专业部实训实习基地的管理工作。 ⑦负责本分校或本专业部教职工的管理。 ⑧负责在预算内编制分校或本专业部结构工资。 ⑨根据学校奖惩条例对师生进行奖励与惩罚,负责分校或专业部教师的考核。 4.人事和分配制度 (1)人事制度 ①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 集团建立各分校和专业部岗位责任制度。各分校和专业部首先确定各类工作的职位性质、工作内容和该职位对教职工的素质要求等,从而确定了教职工的岗位数、岗位职责和任务;其次是在本部或各分校范围内发布职位说明书,实施岗位竞聘。 ②实施条块结合的教师混编制度 在“校部二级”管理模式下,两分校的校长与副校长,由教育局任命,职业中专4个专业部的部长、副部长由集团任命,各专业部的教务员、政教员由校长室安排。两分校的处室负责人由分校提名,集团任命。 在师资配置方面,三个校区教师编制原则不动。三个校区需要时,由集团统一安排支教。职业中专四个专业部教师安排,方法如下: 原则上专业课教师归所属专业部管理,当所属专业分布于各个学部时,则实行双向选择;公共基础课、文化课教师实行双向选择,即个人选择拟任教的专业部,专业部根据需要选择教师。公共基础、文化基础学科的教师全部分编落实到各专业部,行政上归属各专业部领导,业务上归属学校教务处指导。 ③实行轮岗兼岗制度 各专业教师、公共文化基础课教师,在首次岗位竞聘后未聘用的教师,职业中专根据各专业部实际情况,加以统筹调配,实行轮岗教学。各专业部根据工作需要,教师可以兼岗教学。 (2)分配制度 实行二级管理模式下,结构工资的分配要依据学生规模、教职工队伍、专业构成与科研水平等多因素的指标体系,以照顾不同专业类型、不同生源状况、不同办学规模与不同办学水平,专业部的现状与发展要求、在分配模式的构建上,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采用“经费预算+校级统筹”的模式。经费预算是学校根据各专业部实际情况进行结构工资预算。各专业部结构工资在预算范围内按集团统一标准进行编制。 三、集团两校区4学部管理区块分布 (一)职业中专各学部管理区块分布(见下图): 1、学生就餐区分布
2、学生宿舍区分布: 男生公寓(老):可住600人
男生公寓(新):可住480人 女生公寓:可住600人 按学部分楼层安排 3、学生学习区分布:
实验楼(机械学部)
二楼食堂(综合部) 大礼堂 食堂(数控机械部) 食堂(核电电气部) 一楼食堂(升学部)
商场
数控机械学部 核电电气学部 升学学部 财会旅游学部 楼 道 厕 所 楼
道
教师办 教师办 教师办 部长室 机房 图书馆
综合楼(核电电气部) 厕 所 楼 道 楼
道
部长室 教师办 教师办 机房 图书馆 教学楼(升学学部、综合学部)
楼道 厕所 楼道 楼道 厕所 机房 图书馆 教师办 部长室 部长室 教师办 图书馆 机房 教师办 教师办
(二)第二职教、亭旁职教按原有校园分布。 四、实施“校部二级”管理模式时间进度表 时间 内 容
3月 1.制定三门职业中专“校部二级”管理模式实施方案和集团“二校区四学部”方案; 2.董事会讨论方案。
4月 1.征集“校部二级”管理调研意见; 2.参观学习实施“校部二级”管理学校(余姚、绍兴); 3.召开“校部二级”管理模式研讨会。
5月 1.制定《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草案); 2.制定“校部二级”管理模式考核办法; 3.董事会讨论方案。
6月 教代会通过《三门职业中专教育集团“两校区四学部”管理模式实施方案》、《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7月 1.成立各部综合办公室; 2.划分各部管理区块。
8月 1.制定并发布《“校部二级”管理模式下的经费核算和管理方案; 2.公布各部教职工岗位情况,完成各部教职工组编。
9月 实施“校部二级”管理模式。 五、两校区四学部考核排名制度 1、行政后勤考核。 行政后勤考核排名,从考勤、升旗、会议、工作服务态度、师德规范、行政执行力等方面考核,由办公室负责考核排名,每月1次。 2、学生管理动态考核排名制度。 学生管理从巩固率、违纪率、校纪校风、校园卫生、财物管理、好人好事、表彰与曝光、礼节礼貌、安全保卫等方面进行考核。学生管理由学生处考核排名,每月1次。 3、教学管理过程与结果考核制度。 教学管理从教风、学风、教学常规、课堂常规、教育科研、会考、技能抽测、考工考证、技能竞赛、创业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体艺比赛、论文演讲、英语风采、教师个人各种比赛等方面进行考核,由教务处负责考核排名,每学期一次。 4、招生就业、成人教育考核。 从招生业绩、社会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考核,由招生就业处负责考核排名,每学年1次。 5、考核排名统计与公布。 各处室提供相应考核依据,督导处统一排名,督导处每月下两分校抽查1次,每周下4学部抽查1次。 1——2项每月公布,3——4项每学期公布。 6、排名原则: ①、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考核充分考虑专业基础注重提高率,兼顾过程与结果。 ②、两分校4学部一律参与考核排名。
2012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