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上海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管道分会 原创 2013 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整体态势趋于稳定,行业逐步进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水平的过渡时期。行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今后行业应抓住机遇,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新产品研发,提高塑料管道系统配套水平,完善应用技术。 1 塑料管道行业现状 1.1 产量持续增加,产业集中度提高 2013 年全国塑料管道生产能力2500 万吨以上,生产量1210 万吨,近年的产量一直在增长,情况见表1。尽管有的小企业数量在减少,但塑料管道生产企业仍超过5000 家,其中前20 家企业总的年生产量已达超过250 万吨,占行业总产量的比例超过25%,骨干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表1. 近年塑料管道产量和增长速度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产量(万吨) 580.4 840.2 1000 1100 1210 增长率(%) 18.9 31.1 19.0 10.0 10.0
1.2 主要应用领域变化不大 建筑及市政给、排水管道和农村安全饮用水管道仍是塑料管道的主要用途,其中建筑用塑料管道约占塑料管道总量的一半,其他领域的应用比例也在不断提高。最近的市场走势表明,建筑用塑料管道市场需求趋稳甚至有所下降,市政建设用以及特殊用途管道的应用比例进一步增加。1985 年-2012 年间中国城镇供水管道材料中,塑料管道的应用比例情况见表2。 表2. 1985 年-2012 年塑料管道在供水管道的应用比例 年份 1985 2003 2006 2011 2012 应用比例 (%) 0.29 6.66 13.37 20.21 21.59
1.3 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带动技术水平提升 在市场需求的引领下,近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的技术进步步伐加快,由于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新产品的研发,关注生产效率、节能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希望生产竞争压力较小的产品,希望减小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促使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1.4 骨干企业加快市场布局 近年一些大企业加快了异地布点建厂和兼并企业的步伐,以往塑料管道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现象逐步减少,中西部等近年市场开发较迟的地区逐渐成了行业新的角逐区域。相对而言,竞争的加剧导致企业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一方面新进入塑料管道行业企业的数量下降,但另一方面新上企业的实力一般较强,更追求经济规模和质量水平。 所有这些,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和洗牌速度,使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减小。部分小企业发展较缓慢,甚至有的小企业已经停产或转产。 1.5 最终用户对品牌和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 由于塑料管道产品质量问题、工程质量问题曝光的出现,以及市场的逐步规范,一些用户,尤其是大工程用户也越来越关注塑料管道的产品质量,注重品牌的筛选。有的工程开始指定标准、指定树脂牌号,以及要求进行工地抽检、工程专用标记。 1.6 出口量和单价继续增长 塑料管道产品出口报出继续增长势头,2013 年出口量突破50 万吨大关,而且出口单价呈上升趋势。近年塑料管道产品的出口情况见表3。 表3. 近年塑料管道出口情况
出口量 (万吨) 增长率 (%) 占总产量比 例(%) 出口额 (亿美元) 增长率 (%) 平均单价 (美元/吨) 2009年 31.8 -12.4 5.5 8.63 -14.5 2714.13
2010年 39.62 20.0 5.0 11.59 26.0 2930.00
2011年 44.87 13.2 4.5 14.99 29.3 3340.76
2012年 48.92 9.0 4.4 18.67 24.5 3816.00
2013年 52.75 7.83 4.4 21.45 14.91 4067.00
2 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市场上产品质量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产品质量问题依然困扰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的企业用不合格原料以及过量添加填充料等方式降低成本,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有的企业迎合市场不正当需求,生产的产品执行不同的标准水平,因而造成市场上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败坏了行业的信誉。在一些地域,假冒伪劣产品集中泛滥,今年1 月21 日中央电视台曝光江苏苏州吴江区,有的生产企业使用废旧回收料生产给水用PE 管材,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除了造假企业道德水平、质量意识、诚信观念低下外,造成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场不规范。由于相关部门对市场流通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有限,有的购买者并不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有的招投标项目存在低于成本价格中标现象,促使劣币驱良币,更助长了低质量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应用, 2.2 生产能力供大于求,加剧了行业竞争 目前塑料管道年生产能力超过2500 万吨,行业已经面临着产能持续供大于求的问题。尽管部分生产能力是阶段性的,但总体设备的利用率偏低,更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大企业异地布点建厂中多数是购买设备新增能力,加上新上企业的能力增加,使原本过剩的能力更加无法释放。 2.3 原材料仍然影响行业的发展 尽管近年国内树脂行业有较大进步,尤其聚氯乙烯树脂进步明显。但一些品种树脂依然存在着规格、数量的不足,有的品种质量尚不十分稳定,有的牌号需大量依靠进口。2013 年的一段时间内有的品种原料进口缺口较大,价格偏高,影响了生产和应用。因而管道制品进一步提高性能受到制约,有的领域下游用户也担心国产原料的质量保障问题。由于有的牌号供求关系不匹配,市场价格存在波动。 2.4 产品创新方面存在误区 由于市场上相类似的通用产品较多,中低档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相对较少,促使很多企业追求通过引进、仿冒来进行产品的表面创新,不愿意过多科技投入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不重视现有产品技术水平、质量水平、配套水平的真正提高,尤其忽视观念的创新。甚至还有的企业通过所谓的技术创新来达到减少成本、降低水平的目的。 2.5 标准化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塑料管道标准化工作目前还存在产品标准覆盖不全;有的产品标准水平相对不高;一些标准制定、修订速度过慢;原料、工程技术等相关标准、规程、规范还不配套;标准宣贯工作过慢和宣贯面过小;尤其是标准实施的监督工作不完善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限制了塑料管道产品的生产和合理的设计、使用。 3 经济发展为塑料管道行业带来的市场机会 政府提出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城市排水管网等政策,在未来几年将会依然促进塑料管道的有较大量的应用。同时塑料管道在非开挖施工技术、旧管道修复技术、以及在矿山、石油和其他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市场也会进一步加大。 政府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等规划将为塑料管道行业带来较大市场机会。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13 年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提高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并且还明确了当前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六项重点任务: ——加强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到2015 年,建设完成污水管网7.3 万㎞,完成中国城镇燃气8 万㎞和北方采暖地区城镇集中供热9.28 万㎞老旧管网改造任务。 ——加强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设施建设,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到2015 年,重要防洪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用10 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 ——加强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15 年,所有设市城市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左右,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电网建设。 ——加强生态园林建设。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提出来近年来由于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为此,要全面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要力争用5 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将管网漏失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显著降低管网事故率,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用10 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急防灾能力大幅提升。 根据住建部统计,2013年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63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到了11月底已开工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中国政府计划在2011-2015年间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而2014年有望开工600万套以上。说明虽然房地产市场增速有所下降,但总的房屋建设量降低不多,因此建筑用塑料管道的应用不会有大的减少。 农村水利建设除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节水灌溉等工程应用了塑料管道外,近几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相关项目投资规模很大,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也大量使用了各种材料的塑料管道。截至2013 年年底, 已解决了4 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集中供水受益人口达到73%,计划2014 年要解决6000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依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到2015 年底基本解决中国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后水利部门还要抓好重大供水工程建设,加快构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围绕解决城镇供水问题,着力实施一批重大城镇供水工程,搞好城镇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积极开发利用海水、中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提高城镇供水保证率。围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方向,优先实施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和联网提升。塑料管道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方面优势突出,符合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由于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加速城市排水管网改造等市场机会,分析今后几年塑料管道将保持在5-10%左右的增长速度,塑料管道在各类管道中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4 行业发展建议 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看,到2015 年,我们行业将可能超过“十二五”预期的1320 万吨产量,但这种高速增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增速下降已是必然。我们要正视行业总体生产能力较严重供大于求、竞争加剧等困难和问题,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4.1 产品发展建议 根据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现状与产品特点,建议紧跟市场的走向,满足用户的需求,完善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配套,研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在以PVC 管道、PE 管道、PP 管道为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加大改性、复合以及其它新型塑料管道材料的研发,以提高应用性能指标,满足不同用途塑料管道产品在卫生、环保、节能、防火、抗菌、保温、耐热、阻氧、增强、抗震、降噪等领域的性能要求。 大力推进PVC 管道产品的技术进步和推广应用。加强通过各种改性方式提高PVC 管材性能的技术研究,如接枝改性复合材料(PVC-M 等)、定向改性(取向)材料(PVC-O 等)、可熔接(FPVC)材料、无机纳米改性PVC 材料、PVC-C 材料等,尽快完成PVC 管道中采用环保型热稳定剂替代铅盐稳定剂工作。继续推进国产、进口HDPE 混配料在燃气及给水行业的大量应用,推进上游行业加强PP 管道材料混配料的研发及改性、增强等材料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同层排水塑料管道系统、地板采暖塑料管道系统、生活热水塑料管道系统、太阳能热水塑料管道系统、室内通风塑料管道系统以及消防用水塑料管道系统等建筑领域应用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配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