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案例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3.一次性工 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啪啪啪 http://www.iviviv.com/
g5af6A891z71
分析 1.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建立的是一种三方关系,即 派遣公司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后由派遣公司将劳 动者派遣至实际用工企业,实际用工企业与派遣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并 非一般的劳动关系,而是一种用工关系。由于派遣公司没有与李某签 订任何劳动合同,也没有能够证明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任何书面证据 。因此,李某提出的与该建筑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主张是成立的 。 2.实际用工企业采取劳务派遣方法,可以有效外包劳动人事管理 服务,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甚至可以转移或者规避员工管理上的法律 风险。但是,这些受益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派遣劳动业务秩序和优质派 遣企业基础上的。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时,应当注意考察派遣公 司的资质条件,管理秩序是否规范,派遣企业服务是否优质,以及使 用的派遣劳动者是否与派遣公司建立了合法的劳动合同等。否则,很 可能会导致被派遣劳动者与实际用工单位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使劳务 派遣方式形同虚设,并易导致实际用工企业遭受巨大的用工法律风险 和员工经济补偿金等赔付损失。
2.《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劳动合同无需 给与经济补偿。这是因为,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只能是按照《劳动法》的规定 执行。《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该法第28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24、26、27条规 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按照劳动法规定,用 人单位与张某的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属于该法第23条规定的情况,但不 符合该法第28条规定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所以,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 决,按照《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张某不应得到用人单位的经济补偿金。
案例2 某中外合资公司与王某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中约 定,在合同的履行期间,如果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 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本合同达成协议的,公司 可以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王某解除合同。两年后,该公司由一家 中外合资企业变更为外商独资企业,公司的法人也作了变更。该公司 由于重组进行大规模的裁员,王某也在被裁人员名单中。随后,公司 以企业名称、性质和法人变更,属于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 生重大变化为由,书面通知王某解除劳动合同。王某不同意,认为自 己的劳动合同没有到期,不能以企业法人变更等为由随意解除劳动合 同。 问题: 1.该公司上述理由是否可以作为解除与王某劳动合同的依据? 2.该公司与王某的合同是否继续有效?
分析
1.《劳动合同法》第17条中将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明确作为劳动 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 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 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本案中,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85条规定,应由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责令该公司限期支付加班费; 该公司逾期不支付的,责令该公司按照应支付金额的50%以上100% 以下的标准向他们加付赔偿金。
问题: 1.该3位员工坚决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是否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 2.在公司不同意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分析: 1.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 作满10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本案中,3位员工已经在公司工作了10年,依据 《劳动合同法》规定,该公司必须与3位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2.3位员工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尽管公司单方面不同 意,依据上述规定,公司也必须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否则 将构成违法。
本案中,如果张某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发生在2008年1月1日及 以后,就应当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由用人单位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但 计算经济补偿的年限不包括《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工作年限。
案例5 王某系一家公司的员工。2009年2月王某与该公司签订了自2009 年2月16日至2012年2月15日的劳动合同。2009年3月4日,王某在去广 州出差时所乘坐的大巴车发生了交通事故,王某不幸身亡。王某的亲 属以工伤事故为由,向公司提出了工伤补偿要求。 问题: 1.王某的死亡系交通事故所致,是否属于工伤范畴? 2.其工伤应当由谁认定? 3.王某如果是工伤,其工伤补偿标准与内容是什么?
案例3 某建筑公司与劳务派遣公司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即将到期,将1 名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派遣来的员工李某退回劳务派遣公司,但李某主 张自己与劳务派遣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而与该建筑公司存在事实劳动 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5年工龄的经济补偿及补交欠缴的社会保险费 。经该建筑公司查实,由于劳务派遣公司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5年来 李某与派遣公司根本无任何劳动合同,派遣公司未为李某缴纳任何社 会保险费,也几乎没有对李某采取任何管理行为,更没有能够证明双 方建立劳动关系的任何书面证据。虽然该建筑公司以前曾多次要求李 某提交其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动合同,但李某均借故推脱,建筑公司 对此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问题: 1.李某提出的与该建筑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主张是否成立 ? 2.通过本案,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案例5
张某于2002年10月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2002年12月20日 至2007年12月19日的劳动合同。2007年12月15日,单位通知张某,劳 动合同到期后将不能再续签,并于12月19日向张某开具了终止劳动合 同的通知单。张某认为自己已在单位工作了5年,期间虽然工作绩效 一般,技术水平不如其他人,但一直任劳任怨,也没有违反企业规章 制度的行为,因此对单位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行为不服,要求单位按 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因与 单位协商不成,张某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申请。
案例4 2007年8月,张某和王某进入某公司担任搬运工,年底,该公司因 工作量增大,要求员工加班。张某和王某上班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1 2点,除去1小时吃饭时间,每天工作时间平均为14小时,其中加班时 间为6小时。此外,公司还要求张、王等员工在元旦和周六、周日加班 ,但公司未向员工支付加班费。1个月下来,员工们筋疲力尽,要求公 司解决问题。但该公司负责人说,年底工作量大,加班也是没有办法 的事情,对员工的要求置之不理。于是,张某、王某向当地劳动监察部 门做了举报,要求纠正该公司的违法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 问题: 1.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哪些规定? 2.若该公司不向张某和王某支付加班费应受到何种处罚?
劳动合同法案例 案例1
2008年5月,某外企公司有3位员工已在企业工作满10年,需要续 签新的劳动合同。但该公司不打算再与其续签劳动合同。该公司人力 资源部的经理依据原先的各地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做法与规 定,向3位员工下发了到期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但3位员工 不服,认为在该公司工作了这么多年,公司不应该这样做,于是他们 向有关人员咨询。
分析: 1.《劳动合同法》第33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人、主要负责 人或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本案中,该公司虽然名 称、性质、法人发生了变更,但并非法律上认定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 大变化”,企业的正常经营并未因此受到wenku.baidu.com响。因此,该公司以上述理 由与王某解除合同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2.王某与公司的合同还没有到期,搞合同依然有效。所以双方应 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问题: 1.张某要求用人单位按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否应当得到经济补偿 金? 2.本案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 位不给于张某经济补偿有无法律依据?
分析:
1区仲裁委员会认为,《劳动合同法》97条明确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 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46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 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 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劳动合同法》是从2008年1 月1日起施行,而用人单位和张某的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劳动合同一事发生在2007 年12月19日,即《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所以,张某关于用人单位应按工作年限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要求,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
分析 1.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当认定为工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 事故下落不明的。”王某其死亡原因虽然系交通事故所致,但其发生 在出差的路上,即属于因工外出期间和工作原因,因此属于工伤范畴 。 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0条中“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 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 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的规定,王某的工伤应当由 该公司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给予认定。 3.王某认定工伤后,其工伤补偿标准与内容,应当依据《工伤保险 条例》第39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 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丧葬 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 金按照员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公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 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 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公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