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1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2018年度质量报告
一、学校情况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1982年首次办班,1983年正式挂牌成立,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校址位于官塘职教园,占地399.1亩,当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0369人,开设各类专业22个,教学设备总值11785.9万元。本年度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广西首批“五星级”中职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残疾人“残健融合,三级递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课题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校2018年度共招收全日制在校生3769人,其中招收残疾学生52人。生源以柳州市区及五县一区为主,其中,市区生源占55.37%,五县一区生源占26.80%,外市生源占17.83%。毕业学生3187人,年社会培训5665人次。总体数据与去年基本持平。
截止2018年,学校教职工共487人,其中在编教职工312人,外聘教职工175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06人,中级职称122人,初级职称76人,硕士或研究生学历59人,双师型教师196人,自治区名师8人。
此外,学校2018年度生均印刷图书30.10册,生均仪器设备价值11366元。
二、学生发展
2018年度,学校毕业率达98.6%,毕业学生文化课、专业技能、体质测评成绩均已通过考核并达标,学生在校体验良好,对学校满意度较高。
全年共有19353人次获中职免学费资助,已获财政补助资金1815.7万元,享受国家助学金3673人次,共发放助学金367.3万元。
学校2018年度毕业生人数为3187人,就业人数为3133人,就业率98.31%,对口就业人数3004人,对口就业率为95.89%,比2017年有所增长,实现了就业质量的提升。从专业分类看,对口就业情况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2
最好的专业是财经商贸类(99.45%),其次是加工制造类(98.01%)和旅游服务类(97.91%)。主要接受学校实习及就业学生的有柳州饭店、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大厦、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上海宝莱纳餐饮有限公司、乐清市新新雅假日大酒店有限公司、东莞天母蓝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卡乐星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区内外优质企业。据统计,2018年度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平均月薪为2076元,学校学生技能基础较为扎实,从顶岗实习开始便能较快适应岗位要求,部分学生经过3-6个月的实习就走上班组长的管理岗位工作。在社会中仍然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
同时,学生就业岗位稳定性普遍较高,尤其是烹饪、汽车维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技术越发精湛,均能够得到企业的重用。
2018年,学校技能竞赛获奖成绩突出,共有72人在全国、全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国赛获奖5人次,区赛获奖67人次。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建设
学校根据柳州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特点,结合学校“以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为核心,打造两大专业集群”的专业建设目标,把5大专业部调整为7个系。继2017年新增机械制造和西餐烹饪两个专业,2018年又成功申报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以及商务助理三个新专业并开始招生。
(二)课程建设
我校紧跟新理念新技术,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稳步推进课程建设。围绕我校“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两大专业集群,结合现代职教理念,紧跟产业发展新业态,学校已确定了“公共专业基础课+各专业跨界融合课程+各专业核心课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十三五期间稳步推进。本年度已完成了专业集群框架的搭建,各专业调研已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已清晰。各专业积极筹划,对课程框架进行了多次研讨,计算机应用专业打造“项目进阶”式课程体系;电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3
子技术应用专业打造“双循环”课程体系;机械制造专业建立以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电子商务专业打造5C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打造递进式“平台+专项模块”课程体系等。学校目前共出版了78本校本教材,开发了11门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收获累累。
(三)师资建设
学校制定了校本研修方案,建立“校级—系部教研室—个人”三级校本研修机制。建立了以40人为核心的校本培训导师团队。2018年,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校本培训导师团队进行了教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导师授课培训,以及行动导向教学法进阶培训。校本培训导师团队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教案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培训,参与学员达453人(含柳江校区64人),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规范性、对学生学法指导等突出问题的需求。
继续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面向入职3年教师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面向新入职的教师进行了《教学常规》、《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备课》、《微观教学法培训》等专题培训。让新教师对我校的教学常规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也将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法向他们推广,老师的收获和反馈都很好,很多老师将教学法运用到了自己的教学中。
继续开展教学技能通关考核。本年度开展了电子白板一体机基本操作、微课制作、说课、公开课、PPT课件制作、即兴演讲六个项目的考核,参与人数达441人;增补6名评委专家库成员,目前专家库共有62人。
继续开展师徒结对子工作。本年度师徒结对共有45个“一对一”师徒及电子通信技术、机械零部件测绘技术2个师徒团队。
(四)信息化管理
本年度学校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校园网进行优化整合,升级改造学校网络中心机房及教师、教室多媒体设备;开展标准规范与共享平台建设,初步建立我校数字化校园标准化体系,以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与利用;新建并升级完善移动支付、报名缴费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及电子班牌,接洽建设银行投资改造学校一卡通;建设共享型数字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推进数字化教学模式,如蓝墨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4
云大数据管理平台部署和录播教室项目建设的推进。
(五)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常规状态精细化,诊断改进促提升。构建精准细致的管理模式,依托“洁雅行动”,促进学生做雅事,立雅行,讲雅言;
推行“7S”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打造“一系一品·七彩阳光”品牌活动。
“学研论赛”全出击,打造高能德育队伍。认真开展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工作论坛,交流治班经验和工作困惑。继续落实班主任师徒结队,帮助年轻班主任更快的成长。
阳光助残重教育,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继续推进“自信自强”精准扶贫助学项目,对品学兼优残疾学生进行奖励,开展助残日活动。
学校是“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广西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自治区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并率先在国内实践了残疾人“残健融合、三级递进”培养模式,即:在残健融合理念下构建与运行“三级递进”特色教育教学体系的残疾人培养模式。植根于残疾生教育的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残疾人“残健融合,三级递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残疾人特色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学生就业率、技能考证通过率都在90%以上,学生心理健康,回归主流社会成功率高。为其他开展残疾人教育的学校和机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2018年,学校学生参加第十三届文明风采大赛中,自治区级一等奖12人、二等奖41人、三等奖61人。
通过借鉴企业经营理念,学校设立了学生事务中心,打造“一站式、全方位、人性化”服务平台,以推动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同时,继续加强“夜间管理”,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内宿生开展了多种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营造了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2018年,学校生活指导老师累计调解、处理学生纠纷23人次,夜间送医62人次。
2018年,学校共组织学雷锋、社团展、文艺汇演等校园文化活动28次,开设学校社团数175个,做到了人人入社团,一生一特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5
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88次,参与人数4000多人次。
2018年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再度升级,“心理沙龙”第二课堂共开课100个课时,参与学生达到5000多人次;组织开展了525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周活动,全校7000多在校生参加了活动;组织开展了学校第二届心理剧比赛;还坚持利用中午时间开放心理咨询室,2018年共接待校内心理咨询学生76人次,为班主任、家长做出预警7人次。
(六)党建工作
学校党总支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员干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党员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结合“育人先锋号”活动创建“一核三保五创”党建工作品牌,充分发挥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获柳州市、柳州市直属机关、柳州市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首次在全市学校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作为两个高中段学校代表之一发言。
四、校企合作
合作办学方面。学校重点加强了对新技术、新业态的全面渗透,通过联络优质企业机构,2018年继续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办学,例如与广州白天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冠名班的形式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与町隐民宿学院战略合作办学,与方盛车桥课程置换实习,与柳州市广播电视台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与柳州市景上科技公司合作“虚拟现实技术项目孵化中心”,同时推进深圳市中德双元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汽车商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汽车专业师资培训项目。
集团化办学方面。截止2018年,我校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7所高职高专签署了“2+3”合作协议,积极共建对口升学基地,对口升学基地涵盖各个专业。学生通过升本考试进入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就读,进一步拓宽了中高职、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6
中本科贯通衔接的立交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升学深造的机会;本年度我校积极推进柳州市旅游职教集团的筹建与申报工作,并获得了柳州市教育局的批准。柳州市教育集团的成立,符合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推进我市旅游职业教育实现集团化、规模化的办学发展,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旅游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实现我市旅游职业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2018年8月,根据柳州市教育局下发的《柳教职成〔2018〕46号关于柳江职教中心接收之后的管理模式及重点工作的通知》,我校对柳江职教中心进行全面托管,两校区统筹管理,教育教学理念及规范标准保持一致,为柳州市职业教育学校布局的优化,打下良好基础。
国际化办学方面。我校积极响应柳州市的号召,四个国际化项目持续有序开展;打造广西中职第一家海外实习就业基地,在泰国曼谷彩虹云霞酒店挂牌,本年度,首批赴泰实习师生团队已顺利开展海外实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院校结对,今年先后与3所国外发达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或战略合作框架,两名学生被韩国永进专门大学录取,为职业学校学生海外升学提供高层次的海外升学平台,拓宽升学渠道;引入国际特色课程,与英国卡迪夫公学联合开展“足球文化特色体验活动”;承办了2018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成功提升柳州市职业教育品牌形象。
拓宽实习就业渠道方面。学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举办了多场专题学习活动。举办了2018年就业招聘会暨顶岗实习推介会,通过资质审核,实到场参加招聘的企业数为111家。其中,区外企业 4 家,区内企业 107 家,提供岗位数达350个,需招聘3715人,求人倍率1.75。
五、社会服务
2018年,学校全年合计完成各类社会培训5665人次,培训项目涵盖师资培训、残疾人培训、农民工培训、复退转业军人培训、社区教育培训、汽车驾驶培训、职业教育渗透培训及职业体验培训等。同时,全年完成各类职业技能鉴定5202人次。
学校本年度继续组织、指导我市职业院校、社区教育示范点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