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气喘病预防和治疗

猪气喘病预防和治疗

临床兽医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年29卷第6期 仔猪猪瘟的病例报告 许飞 (江苏省阜宁县林牧渔业局兽医卫生监督所,江苏盐城224400) 江苏省阜宁县一母猪户,产仔猪15头,12日龄时,相继发 病。病猪以精神萎顿、震颤、吮乳下降、体温升高为特征,用抗 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数天无效,后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瘟,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收到 较好效果。前后发病母猪1头、仔猪15头,发病率100%,死亡仔 猪13头,死亡率81.00%。 1 发病情况 该户饲养母猪1头,已产仔5窝(计43头),2012年5月14日配 种,2012年8月16日母猪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3头份,9月10日产 仔l5头,均成活。9月22日上午(12日龄)有l头仔猪发病,到9 月25日全窝仔猪发病,母猪也出现精神萎顿、食欲下降、大便干 结、体温升高等症状。其间找兽医诊治,用青霉素、磺胺一5一甲 氧嘧啶、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数天无效。27日来县兽医站门诊部 就诊,改用20倍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母猪及5倍量用于6头仔 猪。20d后回访,母猪及其中2头症状较轻仔猪痊愈。 2临床表现 病猪精神萎顿,拱背寒颤,拥挤、扎堆,被毛粗乱无光质, 体温39.8℃~41℃,呈稽留热。有脓性结膜炎,病初便秘,后腹 泻;吮欲减退,后肢无力,站立不稳,共济失调,呼吸困难,极 度消瘦,胸腹部及后肢内侧有出血斑点,指压不退色;小公猪包 皮积尿,用手挤压时,有恶臭混浊液体射出,腹股沟淋巴结肿 大,多在13~20d死亡。 3病理变化 胸腹腔积水,心外膜出血,肝脏变黄,表面有多量出血点, 脾边缘梗死,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切面周边出血。肾脏色 淡,不肿大,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髓质、肾盂部出血。膀 胱黏膜有散在性出血点。肠系膜水肿,大肠粘膜出血,扁桃体出 血,回盲口处黏膜上形成扣状溃疡,喉头黏膜水肿有出血斑点。 4实验室诊断 4.1白细胞计数检查 取病猪耳缘静脉血作白细胞计数检查,病猪白细胞数都在 (4~7.5)×109/[,。 4.2病料涂片 无菌条件下取病猪的心、肝、脾、肾、淋巴结直接涂片革兰 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 瘟。 5防制措施 5.1紧急接种 用20倍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母猪紧急接种,用5倍量猪瘟兔 化弱毒疫苗对余下的6头仔猪进行紧急接种,仔猪2d后再用相同剂 量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 5.2注射给药 肌注克毒星、百特先锋注射液,母猪0-3 ml/kg,仔猪5 ml/ 头,2次/d,连用7 d。 5.3无害化处理 死猪作深埋处理。 5.4环境及用具消毒 猪圈、用具、食糟、粪便等用0.1%抗毒威进行全面消毒,1 次/d,连用7d。 猪气喘病预防和治疗 王明军 (天津市宝坻区城关兽医站,天津301800) 猪气喘病又称为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 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主要临床症状是咳 嗽、喘气。本病发病率高,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给养猪业造 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流行特点 本病发病无品种、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全年均可发生,在寒 冷、潮湿或气候骤变等应急因素影响下易发。潜伏期一般10~15 d,但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最易感染,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猪也 容易感染,成年猪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猪舍潮湿拥挤、通风不 良可促使该病发生和流行。 2临床症状 2.1急性型 主要见于新感染的猪群,以怀孕猪及仔猪多见,病初精神沉 郁,站立一隅或趴伏在地,呼吸次数剧增,可达50~8O次/rain, 张口喘气,表现为明显的腹式呼吸,有时也伴有阵发性咳嗽。 2.2慢性型 主要症状是咳嗽,早晚和运动时咳嗽最明显。喘气、咳嗽, 腹式呼吸,体温、食欲变化不大。 2.3隐性型 可由急性型或慢性型转变而来,隐性型不表现任何症状,或 ・】50・ 偶见个别猪咳嗽,生长发育一般正常。 3病理变化 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或“胰变”或“虾肉 样实变”,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显著肿大。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即可确诊,必要时做实验室检验。 5治疗 林可霉素,以50mg/kg体重,肌肉注射,5 d为1个疗程。 6预防 6.1全进全出饲养 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在每批猪进栏前彻底消毒和 空栏一段时间,以减少疫病发生。 6.2预防给药 定期进行预防性投药,如投入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土霉素 等,连喂5~10d。 6.3消毒 定期进行消毒。每周消毒2—3次,消毒药物要定期更换。 6.4疫苗预防 定期接种猪气喘病灭活菌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