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5期 201 0年1 0月 四川水力发电 Sichuan Water Power VoI.29.No.5 0ct..2 0 1 0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措施研究
左红军 (四川二滩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碾压混凝土坝与常态混凝土坝相似,同样存在温度 应力导致的裂缝问题。碾压混凝土坝的温度应力有它不同于常态混凝土坝的特点,必须考虑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有效的 温控措施保证大坝安全。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场;温度应力;温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1;TV52;TV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184(2010)0543004-08
1概述 1.1 碾压混凝土坝的发展概况 碾压混凝土是用振动碾压实的超干硬性混凝
土,碾压混凝土坝是在常态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 激烈竞争中产生的。1970年,美国加州大学拉斐
尔(Raphae1)教授首次提出了碾压混凝土的概念; 1980年,世界上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Et本岛
地川重力坝建成;1982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
一座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柳溪坝。此后,碾 压混凝土筑坝技术被各国坝工界人士所接受,其
发展速度如雨后春笋。到2001年为止,全世界已 建和在建的、坝高超过15 m的碾压混凝土坝超过
210座,分布在28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对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研究开始于 1978年,1986年建成了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福 建坑口坝)。随后,该技术又在天生桥二级、铜街
子、岩滩、水口、观音阁、江垭等工程中得到成功应 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的、坝高超过25 m 的碾压混凝土坝有41座,在建的有l5座,正在设
计中的有18座,其中超过100 m坝高的有l8座, 132 m高的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和216.5 m高的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分别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 碾压混凝土拱坝和重力坝。 1.2碾压混凝土坝的主要特点 碾压混凝土筑坝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这种
技术具有许多优点。碾压混凝土筑坝改变了常态 混凝土筑坝用振捣器插人振捣密实的方法,代之
以在浇筑层面用振动碾振动碾压。所用的混凝土
收稿日期:2010-064)7
■Sich“册Warer Power 可以是干硬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均不多;同时采 用较高的粉煤灰含量,所以使用水泥也少;可用土
石坝使用的土工机械,施工简便、安全、快速,能缩 短工期和降低造价。根据日本的实践证实:工程
费用可节省20%,施工速度也可加快20%。我国
几个碾压混凝土坝的工程实践亦证实可降低坝体 造价16%~23%。目前,碾压混凝土筑坝发展很 快,技术t3益完善,显示了它的生命力。
1.3碾压混凝土坝的温度应力问题 混凝土坝一般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积 庞大,混凝土浇筑后在固结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
的水化作用,在最初几天产生了大量的水化热。 因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从而导致混凝土温度
升高,体积膨胀。一般来说,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 绝热温升可达10℃~40℃。既使考虑表面散热,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仍比浇筑时高出7℃一35 ℃。当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最高温度后,随着时
间的推移,温度逐渐下降。在混凝土的整个固结 硬化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水泥水化作
用、外部及自身约束等各种因素的作用,将在结构 内部或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
足以抵抗这种拉应力时,便开始出现温度裂缝。
碾压混凝土坝产生温度应力的机理与常态混 凝土坝相同,虽然碾压混凝土坝使用的水泥数量
较少,所产生的水化热总量与通常浇筑式混凝土
坝相比也较少,这对于减少坝体由于温度作用所 产生的拉应力是有利的;但因其大量掺用粉煤灰,
水化热散发推迟,而碾压混凝土上升速度快,因而 使施工过程中层面散热不够,与常态混凝土相比,
左红军: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措施研究 2010年第5期
碾压混凝土的徐变较小,极限拉伸变形也略低,故
抗裂能力较低。其极限拉伸值比同标号的常态混 凝土的极限拉伸值略低,且徐弹比只有常态混凝 土的1/3—2/3,这对混凝土抗裂不利。因此,碾
压混凝土坝不容置疑地存在着温度应力问题。 碾压混凝土坝建成后,水化热会使坝体温度
上升,温度改变会引起温度应力。对于这种大体 积混凝土工程,由于综合效益的需要,碾压混凝土
必须进行包括高温季节与低温季节的全年连续通 仓碾压施工。坝体上升速度快,}昆凝土水化热来 不及散发,坝体混凝土温度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冷
却到稳定温度场的过程都会出现温度应力,温度 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北方地区,由于采用
间歇式的施工方法以及碾压混凝土坝自身的施工
特点,使得坝体温度应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2工程概况 2.1 工程规模与气象
某水利枢纽工程为I等工程,枢纽由碾压混 凝土重力坝、发电引水系统、电站厂房等组成。碾
压混凝土重力坝正常蓄水位高程为1 330 111,坝顶 高程为1 334 in,最大坝高168 in,坝顶全长
529.32 lfn,最大底宽153.2 1TI。 该大坝所在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侧的边缘地
带,属川西高原气候,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 季风影响,区域内干湿季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
4月为旱季,日照多、湿度小,日气温变幅大,降雨 很少,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10%;每年5~10 月为雨季,降雨集中,约占全年雨量的90%~
95%。 坝址多年平均气温为18.6℃,极端最高气温
39.4℃,极端最低气温0.5℃;多年平均降雨量 1 077.4 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4%,多年平均
最大风速14 m/s,多年平均水温14.1℃。坝址区 气候干燥,气温日变幅大,气温骤降多发生在2~ 5月。 2.2大坝分缝设计 枢纽建筑物自左至右分别布置有左岸挡水坝
段、河床溢流坝段和右岸挡水坝段。左岸挡水坝 段设8条横缝、9个坝段,坝顶总长184 m,除1#
接头坝段长度为24 ITI外,其余坝段均长20 1TI。 右岸挡水坝段设8条横缝、9个坝段,坝顶总长为
204.98 Ill,除23#、24#、25#接头坝段长度分别长 34.98 m、25 m、25 ITI外,其余坝段长度均为20 m。 河床中11#~15撑共5个坝段为溢流坝段,共长
103 m,除11#、15#坝段宽度分别为24 in、19 m 外,其余每个坝段均为20 nl。2个中孑L坝段10#、
16#分别布置在溢流坝两侧,坝段长20 m。 因大坝最大底宽为153.2 nl,参照同类工程
经验,考虑不设纵缝。 2.3大坝混凝土分区 (1)溢流坝段坝体混凝土分区。
溢流坝段坝体混凝土分区:上游迎水面采用 C9025WlOFlO0富胶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高
程1 240 m以上厚度为5 ITI,高程1 240 ITI以下厚 度为7 PSI。为进一步提高其耐久性,上游迎水面
表面采用同标号变态混凝土,高程1 240 m以上
厚度为1 in,高程1 240 II1以下厚度为1.5 m。考 虑建基面开挖起伏差、温控及灌浆等要求,基础垫 层采用2 nl厚的C9025W8F100常态混凝土。溢 流面采用厚0.5 m的抗冲耐磨C2850W8FlO0常
态混凝土。为方便施工和使其更好的与坝体内碾
压混凝土结合,在该层抗冲耐磨混凝土下设置了
一层平均厚3 in的C25W8F100常态混凝土。坝 体内部碾压混凝土按高程分区,在1 200 lilt高程 以下为C9025W6F100碾压混凝土,在1 200~ I 284 in高程之间为C9020W6F1O0碾压混凝土,
1 284 1"13高程以上为C9015W4F100碾压混凝土。 闸墩及边墙采用C2835W8F100常态混凝土。坝
体内廊道周边1 m范围内采用所在部位同标号的 变态混凝土。分区情况见图1。 (2)中孔坝段坝体混凝土分区。
上游迎水面为C9025W10FlO0富胶二级配碾 压混凝土防渗,高程1 240 HI以上厚度为5 In,高
程1 240 1TI以下厚度为7 1TI;上游迎水面表面采用
一层同标号变态混凝土,高程1 240 ITI以上厚度
为1 in,高程1 240 in以下厚度为1.5 in。 基础垫层采用2 m厚的C9025W8FIO0常态 混凝土。 坝体内部碾压混凝土按高程分区,在1 200 m
高程以下为C9025W6F100碾压混凝土,在1 200
~1 284 ITI高程之间为C9020W6FlO0碾压混凝
土,1 284 m高程以上为C9015W4F100碾压混凝
土。 中孔工作门位于出口处,平时为充水状态,温
Sichuan Water Powe
r■ 第29卷总第140期 四川水力发电 2010年1O月
图1 溢流坝段坝体分区图 度应力较大,并且中孔周边的坝体应力集中现象 根据施工安排,基础常态混凝土垫层浇筑层
较严重,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结构受力钢筋。同 厚1 1TI;碾压混凝土基础强约束区升程为1.5 in, 时,为满足抗冲耐磨要求,中孔周边采用钢板衬 基础弱约束区升程为2 In,非约束区升程为3 m。
砌,闸门后过水面采用厚0.5 m的抗冲耐磨 施工进度见表1。按照总体施工进度安排,蓄水 C2850W8F100常态混凝土。综合考虑上述结构 时间初步定在施工开始后(开浇日期为2008年9 特点并方便施工,确定孔口周边混凝土分区,孔口 月1日)第6年的11月份,蓄水温度按当月天然
底板以下1 in和两侧及顶板以上3 in均采用 河水温度考虑。 C9025W6F100常态混凝土。 3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研究方法 坝体内廊道及检修闸门孑L周边1 m范围内在 3.1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的研究方法 高程1 284 ITI以上使用C9020W6FlO0变态碾压 对碾压混凝土坝进行温控防裂研究,首先要
混凝土,该高程以下采用C9025W10F100变态碾 进行大坝温度场的研究,研究方法一般可分为解 压混凝土。分区具体情况见图2。 析方法和近似方法两类。近似方法包括数值解
2.4施工进度计划 法、图解法、电热模拟等。由于后几种方法近年来
■Sichuan Water Power
左红军: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措施研究 2010年第5期
。^
图2 中孔坝段坝体分区图 表1施工进度计划表 一 +
很少使用,因此,近似方法一般多指数值解法。数 值解法根据其计算原理可分为差分法、边界元法 和有限元法。 3.2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应力场的研究方法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应力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理论解法、实用算法、数值方法三种。其中数值方 法又分边界单元法和有限单元法两种方法。 3.3有限单元法 本工程进行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和应力场的 研究和分析采用的是有限单元法。有限单元法是 目前较为成熟的计算混凝土坝温度场和应力场的 数值方法。根据温度应力随时间发展变化的特 点,一般采用增量初应变法。即在每一计算时段 初用前一时段的应力增量计算徐变变形增量,并
Sichuan Water Powe
r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