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 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问题
由问题的介绍,可以知道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因此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问题将为如何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有现实指导意义。对此,本文对某高校大一新生36个班级共1000多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研究评价,得出了一些科学准确的结论。
显然,由于测试过程中学生未能按照要求规范测试,导致测量结果中出现一些偏差,进而影响了体质健康的测试,本文首先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判别,然后直接剔除错误数据,将异常数据剔除后再利用临近点均值代替。
问题:
问题1,体重是体现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体重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在体质健康测试中,测试结果可能存在误差,有些测量数据不能反映同学的真实水平,根据我们提供的数据,请建立数学模型检验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找出附表1中1、2、3班同学的可能偏差测试结果,并说明理由。
问题2,生源地是影响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请在不同生源地选取适当的样本,试检验不同地区学生的体能健康是否具有显著差别。
数据方法:
针对问题一,检验身高体重指数与体质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身体各功能的影响,按照身高体重指数(BMI)的等级划分,把学生的体质状况分为不同的等级,通过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找出BMI值不同等级学生分别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由分析的图表中看出BMI各个等级范围中学生的各项指标均值的分布情况,运用SPSS软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显著性检验分析,为判定大学生身高体重指数等级现状以及它与体质健康指标的关系提出可行性依据,从而得出体重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针对问题二,检验不同地区学生体质健康的显著差别,利用SPSS进行单样本K-S检验,得知所选生源地样本符合正态分布,从而使用t检验方法建立t检验显著性差别比较。
计算步骤:
问题1:
1.在Excel表中计算出BMI的值。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 2.在利用spss读取Excel文件附件1,得到数据。
3.在“分析”菜单中“比较均值”中选择“单因素”命令。
4.弹出“单因素”对话框。分别将“”所对应的信息添加进变量当中。单击“OK”,按钮,开始计算。
5.将计算作图功能得到数据的示意图。
问题2:
结果分析:
1.大学生BMI 现状分析
身高体重指数(BMI),是体质测量中身高和体重的一个关系值。它的定义如下:
2wBMIh
w = 体重,单位:千克;
h = 身高,单位:米;
表格 1 BMI等级分布表
等级(BMI范围) 一(0,15.6) 二(15.6,17.5) 三(17.5,18.5) 四(18.5-24)
体重 营养不良 较轻 轻 正常
等级(BMI范围) 五(24,28) 六(28,31) 七(31-34) 八(≥34)
体重 超重 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具体划分如上表格1所示:
2.该校大一学生BMI分布状况
通过Excel表对该校大一学生1000多人(男生763人,女生303人)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单独分析,为使数据进一步科学化,在这里去除明显错误数据(如体重为零之类)。得出BMI 等级分布情况如下:
表格 2 该校大一学生BMI比例表
性别 人数 营养不良人数(%) 较轻体重
人数(%) 轻体重
人数(%) 正常体重
人数(%) 超重
人数(%) 肥胖
人数(%)
男 736 0(0) 14(2%) 50(7%) 483(63%) 149(20%) 67(8%)
女 305 0(0) 10(3%) 27(8%) 238(80%) 25(8%) 5(1%)
总数 1041 0(0) 24(2%) 77(7%) 721(68%) 174(16%) 72(7%)
将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只限于男生),坐位体前屈体重指数(只限于女生)作为测试指标。并将BMI等级分为六个等级指标,即将BMI值>28的学生体重都记为肥胖。
三、BMI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关系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 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ml)/体重(kg),即用每1kg体重的肺活量的相对值来反映肺活量与体重的相关程度。
大学生各项测试评分标准(见附件)中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评测标准如下:
男生:78—84 优秀,68—77 良好,55—66 及格,47—54 不及格;
女生:64—70 优秀,54—63 良好,43—53 及格,35—42 不及格;
通过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出大一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各自的BMI等级与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之间的关系,由下图显示:
图3 男生BMI与肺活量(体重)指数的关系 图4 女生BMI与肺活量(体重)指数的关系
图中,横坐标代表BMI的等级分布,前者纵坐标代表肺活量范围,后者纵坐标代表肺活量体重指数范围。
由图3,男生肺活量基本是随着BMI值增加而增大的,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BMI值越高,则肺活量会越大,呼吸机能越强;由图3-4,女生的肺活量值总体也是随着BMI值增大而增大,在肥胖处有轻微降低;
图3和图4反映肺活量体重指数随着BMI值不同等级的分布情况,总体上,男女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都在良好程度上,随着BMI值的增大肺活量体重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低体重等级学生的呼吸机能更好,超重和肥胖对人体的肺活量和有氧能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评测呼吸机能的好坏时身体的肥胖程度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
四、BMI与跳远体重指数关系的研究
跳远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成绩(cm)/体重(kg),即用每1kg体重的弹跳的相对值来反映跳远与体重的相关程度。
大学生各项测试评分标准(见附件)中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评测标准如下:
男生:258—266 优秀,238—256 良好,214—235 及格,199—212 不及格;
女生:199—207 优秀,179—197 良好,158—176 及格,142—156 不及格;
通过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出大一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各自的BMI等级与跳远体重指数之间的关系,由下图显示:
图5 男生BMI等级与立定跳远(体重)关系 图6 女生BMI等级与立定跳远(体重)关系
立定跳远图和跳远体重指数图说明:横坐标都为BMI的等级分布,前者纵坐标为立定跳远指数范围,后者为跳远体重指数范围。
五、BMI与握力体重指数关系的研究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kg)/体重(kg),即用每1kg体重握力的相对值来反映握力与体重的相关程度。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 大学男生各项测试评分标准(见附件)中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评测标准如下:
男生:86—92 优秀,82—84 良好,54—70及格,44—53 不及格;
通过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出大一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各自的BMI等级与跳远体重指数之间的关系,由下图显示:
图7 男生BMI等级与握力指数关系 图8 男生BMI等级与握力体重指数关系
由图7,男生BMI值从轻体重到肥胖,握力大小随着BMI值的增加而增加,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握力明显较高,大于轻体重和正常体重等级学生。是对于握力体重指数的分析,握力体重指数都在良好程度范围内,而且都随着BMI值的增大而降低,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随着BMI值的增加,会导致握力体重指数的降低。
六、BMI与坐位体前屈体重指数关系的研究
坐位体前屈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kg)/体重(kg)*100,即用每1kg体重坐位体前屈的相对值来反映握力与体重的相关程度。
通过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出大一学生中女生的BMI等级与坐位体前屈体重指数之间的关系,由下图显示:
。
图9 女生BMI与坐位体前屈指数关系 图10 女生BMI与坐位体前屈体重指数关系
坐位体前屈体重指数图说明:横坐标为BMI的等级分布,纵坐标为坐位体前屈成绩/坐位体前屈体重指数范围
由图9可见,女生BMI值从轻体重到肥胖坐位体前屈先增后减,正常体重到肥胖坐位体前屈成绩随着BMI值的增加而减小,超重和肥胖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明显较低,
七、BMI与台阶试验体重指数关系的研究
台阶数体重指数=台阶(个数)/体重(kg),即用每1kg体重台阶数相对值来反映台阶测试与体重的相关程度。
大学男生各项测试评分标准(见附件)中台阶测试体重指数等级评测标准如下:
男生:86—92 优秀,82—84 良好,54—70及格,44—53 不及格;
通过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出大一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各自的BMI等级与台阶试验和台阶试验体重指数之间的关系,由下图显示:
台阶试验指数图和台阶试验体重指数图说明:横坐标为BMI的等级分布,前者纵坐标为台阶试验指数范围。后者纵坐标为台阶试验体重指数范围。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
图11 男生BMI与台阶(体重)指数关系 图12 女生BMI与台阶(体重)指数关系
由图11,男生的台阶试验指数总体维持在及格和良好之间,正常体重等级学生的台阶指数基本达到良好水平;轻体重等级学生的台阶指数均值最低。由图12,女生台阶试验指数总体优于男生,基本维持在良好的范围内,正常体重等级范围内的学生台阶指数基本在良好水平;超重学生的台阶指数平均值最低,营养不良范围内学生台阶指数最高。正常体重学生的台阶指数反而低于营养不良、轻体重和肥胖学生。
利用此来找出附表1中1、2、3班同学的可能偏差的测试结果,通过EXCEL工具现将附表1中1、2、3班同学的体质健康数据删选出来,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模型中的标准域进行查错筛选,可筛选出学号如下的几名成绩落于拒绝域中的学生:
120004 120011 120017 120045 120053 120078
用单样本K-S 检验法进行检验其数据正态分布,再以t检验法对样本差异显著性进行比较
总体方法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K-S 检验正态分布
先对各地区学生各项体质指标利用SPSS软件,通过单样本 K-S检验得知其数据分布为否为正态分布。
得出如下五张表:
表3 BMI K-S检验
一地区BMI指数 二地区BMI指数 三地区BMI指数 六地区BMI指数
N 40 40 40 40
正态参数 均值 21.7203 22.9100 21.7375 22.4538
标准差 2.40224 3.13953 3.67866 3.79948
最极端差别 绝对值 .092 .108 .120 .129
正 .092 .108 .106 .129
负 -.070 -.062 -.120 -.107
Kolmogorov-Smirnov Z .581 .683 .761 .816
渐近显著性(双侧) .888 .739 .608 .518
表4 台阶试验K-S检验
N 一地区台阶试验 二地区台阶试验 三地区台阶试验 六地区台阶试验
正态参数 40 40 4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