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与实践LInchuangyushijian 《中外医学研究》第11卷第29期(总第217 ̄J)2013年10月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早期脑卒中
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张荣琴① 苏润萍① 陈媛①孙燕①
【摘要】目的:观察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60例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人
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O例,观察组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对照组主要予康复训练治疗,最后对两组疗效进
行比较。结果: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较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P<O.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是一种临床操作性强、安全、易于
普遍开展的康复治疗方法。
【关键词】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 冰刺激; 急性脑卒中; 吞咽困难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674—6805(201 3)29-001 8—0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吞咽困难可引起
误吸、肺部感染、以及进食恐惧、抑郁等 ,可导致患者死亡
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研究采用吞咽
①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1 1
通讯作者:苏润萍 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
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1日一2012年5月31日本院收治的急性
发症2例,分别为腹部外伤患者术后出现的腹腔内感染1例,
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出现的手术操作孔不易愈合1例;而开腹
组共发生手术并发症3例,分别为腹部外伤患者术后出现腹腔 内感染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出现的手术切口感染2例。
两组手术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讨论
因我国医疗条件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开腹手术治疗仍是治
疗外科急腹症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其对患者损伤大的缺点仍
是临床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才引入腹腔镜技术,
在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弥补开腹手术的不足。首
先腹腔镜手术可以用于外科急腹症病变部位的协助诊断【4J,且
其诊断率高 】,外科急腹症患者,术前其病变部位常无法明确
诊断,此时在常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术中常需要扩大手术切
口以明确病变部位,完成手术,而应用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可
以通过建立的观察孔对患者腹腔内部进行观察,明确病变部位,
避免了行剖腹探查对患者的损伤;其次本技术在行手术的过程
中,手术仅需要建立2 3个操作孔即可,对于老年和体质较弱
的患者更为适用,因开腹手术需要于腹部行手术切口,常导致
术中出血量较多,对机体的损伤也较大,而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机体的损伤程度;此外,因腹腔镜
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也降低了因开腹手术所带来
的切口感染,对于术后切口愈合有着明确的促进作用旧;本研
究显示,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拔管时
间及出院时间均较开腹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了经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较开腹手术相比可有利于患者的胃
一1B 一 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术后粘连的发生率,同时因可以较早
的下床活动,减少了术后卧床的时间,对外科术后下肢静脉血
栓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本研究还显示,两组在
手术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由此可见,对 于外科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1罗丹,雷若庆.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选择『J1.中国
实用外科杂志,2007,27(3):332-334.
[2]李茂良.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5O例临床分析Ⅲ.中国实用医药,
2011,6(11):125—126. [3]杨演清,林木青,余强,等.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
术的对比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16(6):585.
f41梁平.诊断性腹腔镜手术在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
志,2009,29(6):471—473.
[5]夏永立,田志刚,苗景玉,等.腹腔镜在急性腹膜炎中的诊治体会[J1.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28-29.
【6]何伦新,李喜风,黄解申.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
用fJ1.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23—124.
(收稿日期:2013—05—01)(编辑:连胜利)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1.1 1.№.29 Oct
,2013 《中外医学研究》第11卷第29 (总第217 ̄])2013年10月 临历 与实践Linchuangyushijian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有急性脑卒中的I临床
症状及体征,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且经洼田饮水试
验评估存在吞咽困难3级以上,排除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既
往有吞咽障碍患者。按人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f74.7±9.3)
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3_3±9.5)岁;两
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O.05)。
1.2吞咽功能评定方法
由专科医师行洼田饮水评定试验,吞咽30ml温水,观察所
需时间及呛咳程度,分为5级。1级:能顺利1次5 s内咽下;2 级:能1次咽下,但超过5 s,或分2次以上咽下,不呛咳;3级:
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分2次以上咽下,有呛咳;5级:
屡屡呛咳,全量咽下困难。
1.3治疗措施 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和康复
训练,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
冰刺激治疗。
1.3.1护理干预由专业护师对患者进行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 导,并进行进食体位和食物性状指导、进食环境维护以及定期
进食训练。 1.3.2康复训练由专科医师及护师配合,对患者口周肌肉、
舌部运动、屏气发声、空吞咽、等方便进行训练。
1.3_3咽部冰刺激治疗操作方法取柠檬汁5 m1加入30 fnl凉开
水中制成柠檬水,将未使用过的头柄成10 15。角的牙刷去毛刷,
常规消毒,再将牙刷头包裹清洁纱布,浸入柠檬水中,充分浸透
数分钟后放入冰箱冷冻。在患者空腹及光线充足下操作,取半卧位,
让患者张口,发“啊”音,将冰牙刷直接接触以腭弓为中心的咽部, 包括软腭两侧、咽后壁及舌后部。每部位冰牙刷停留5~10 s左右,
联合空吞咽动作、舌部的伸缩运动、面颊鼓气等配合刺激促进吞咽,
每次操作5轮,操作持续时间20,-.30rain,2次,d,10d一疗程。
1.3.4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使用采用雅思YS1001P型吞咽功
能障碍治疗仪刺激咽部神经肌肉,电刺激频率为连续80 Hz,强
度根据患者承受情况调整,2次,d,20 min/次,每次治疗过程 中联合空吞咽动作。
1.4疗效评定 治疗10 d后再次行洼田饮水试验。治愈:达到1级;显效:
由4、5级达到2级;有效:由3级达到2级,由4、5级达到3
级;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 采用 检验,检验水准OL=o.05。
2结果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较单纯康复训练
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fP<O.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治疗后吞咽功能恢复情况
3讨论
吞咽障碍是指与吞咽有关的中枢或神经功能损伤而导致的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mh Vo1.1 1,No 29 Oct,201 3 吞咽动作不能连续或有效完成的一组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吞咽
困难在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发生率约为40% 50%[2],是脑卒中患
者常见的并发症。当脑卒中累及支配面部咀嚼肌、舌肌、咽喉、
会厌部肌肉运动的神经运动发生障碍时,会导致吞咽困难。现 代康复医学认为,只要神经细胞尚未完全受损,中枢神经系统
会发挥其结构和功能的重组性及可塑性,条件适当时其残留部
分通过功能重组和再生起到代偿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 能口]。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在发病后3
个月内,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可更好地促进吞咽功能的改善和
恢复 。 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很多,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及吞咽功能
训练,对减少并发症、减轻吞咽困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改善患者的预后等有重要意义。冰刺激治疗属直接疗法,其能 直接触发吞咽病变反射区,有效提高食块知觉敏感度,强化吞
咽反射。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运用低频电刺激原理,通过激活 受损部位神经,兴奋大脑高级运动中枢,帮助恢复和重建正常
的反射弧,实现神经系统的重建。文献『51报道称多种方法联合 可起到重叠效应,强化治疗效果。
本研究采用了联合治疗措施,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方法对患
者的吞咽功能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使用吞咽功能治疗仪联合咽 部冰刺激治疗方法疗效明显高于康复训练对照组。目前,大多 数学者主张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
楚、症状不再发展后48 h内进行康复训练阎,但临床工作中发
现有效的康复训练需患者能积极配合,在卒中早期操作往往有
一定困难,效率较低,本研究中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治疗
仪治疗,护理人员主动操作,对患者配合程度要求较低,床边
进行,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安全、有效。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治疗过程,
应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同时
做好患者的摄食管理,早期进行联合吞咽康复治疗,从而提高 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
参考文献
【1]Finestone H M,Foley N C,Woodbury M G et a1.Quantifying fuid intake in dyspbagic stroke patients:a prdiminary comparison of oral and nonoral strategie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1,82(12):1744-1746.
[2]Martino R,Pmn G,Diarnant N.Screening for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in
stroke:insufficient evidence for guidelines[J].Dysphagia,2000,15(1):
l9—30. [3]Gonzalez—Fernandez M,Kleinman J T,Ky P K,et a1.Supratentorial
Regions of Acute Ischemia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ly Important Swallowing Disorders:A Pilot Study[J].Stroke,2008,39(11):3022-3028.
[4]Gross J C,Good rich S W,Kain M E,et a1.Determining stoke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level eare[J1.Clin Nurs Res,2001,10(1):40-
51. 【5】王杨春.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J】.中华康复
医学与物理杂志,2009,31(12):839—842. [61马锐华.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及护理『J1.中国全科医学,2004,7(2):
78-79. [7]闫仲超,许蕾,许晓花,等.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100例疗效观察及
综合生活质量评价 .中国医学创新,2012,9(4):7-9.
(收稿日期:2013—06—29)(编辑:连胜利)
一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