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发布中国版巴塞尔协议,监管银行风险
银监会5月3日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称,将根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确定的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新标准,提高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
指导意见称,在资本充足率监管方面,银监会一是明确了3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二是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包括: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三是增加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暂定为1%。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若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商业银行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
此前,银监会对大型商业银行及中小型银行做出了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及10%的规定,新的监管要求主要提高了对中小型银行的监管标准0.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银监会优化了资本充足率和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方法,扩大资本覆盖的风险范围,进一步提高了交易性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场外衍生品交易等复杂金融工具的风险权重。
银监会还引入了杠杆率监管标准,即一级资本占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例不低于4%,弥补资本充足率的不足,控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体系的杠杆率积累。
银监会表示,新资本监管标准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过渡期结束后,各类银行应按照新监管标准披露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二、加强流动性风险监管
在流动性风险监管方面,银监会提出,建立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
流动性比例、存贷比以及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客户存款集中度以及同业负债集中度等多个流动性风险监管和监测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均不得低于100%。
同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内部监控指标体系。
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分别给予2年和5年的观察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分别达到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的监管要求。
在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方面,银监会提出,贷款拨备率不低于 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原则上按两者孰高的方法确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三、动态调整贷款损失准备
银监会还将建立动态调整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质量差异和盈利状况的不同,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经济上行期适度提高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经济下行期则根据贷款核销情况适度调低;根据单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和盈利能力,适度调整贷款损失准备要求。
银监会表示,新标准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系统重要性银行应于2013年底前达标;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部门将设定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并鼓励提前达标:盈利能力较强、贷款损失准备补提较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6年底前达标;个别盈利能力较低、贷款损失准备补提较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8年底前达标。
从《指导意见》的内容来看,其与现存的监管规定差异在于:其一,将监管资本从现行的两级分类修改为三级分类,即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其最低要求分别为5%、6%和8%;其二,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其三,若出现系统性信贷过快增长,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新的监管要求特别对资本充足率做出了极其细化的规定,主要为了增强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扩张步伐加快、信贷风险增加、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的背景下,
商业银行的防范风险能力必须有效提高。
【资料链接】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下滑
从股份制上市银行公布的一季报来看,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延续了2010年年报的下降趋势。
截至3月末,除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未披露相关资本充足率情况外,其余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出现下滑。其中,浦发银行11.68%,下降0.34个百分点;中信银行11.05%,下降0.26个百分点;招商银行10.91%,下降0.56个百分点;光大银行10.73%,下降0.29个百分点;兴业银行10.71%,下降0.58个百分点;深发展10.13%,下降0.06个百分点。
对于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原因,中信银行认为是“根据监管要求,首次将市场风险资本计入风险资产,并调整政府融资平台相关业务风险资产权重,导致加权风险资产余额上升。”该行一季报指出。招商银行则解释,因为根据银监会新规,将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纳入到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口径中。
如果执行10.5%的新标准,除浦发银行的11.68%和中信银行的11.05%离10.5%稍远之外,招商银行的10.91%、光大银行的10.73%、兴业银行的10.71%都已接近监管“红线”,而深发展的10.13%已不符合新标。
七、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创21.0%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宣布,从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中小金融机构达到17.5%的历史高位。
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十一次上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调控手段。截至4月末,我国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余额75.62万亿元,以此计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性冻结资金规模将近3800亿元。
图表1:2010年至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一览(%)
数据来源:央行银联信整理
银联信分析认为,央行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本来就日趋紧张的银行信贷业务无疑是雪上加霜;屋漏又逢连阴雨,贷存比日均考核的趋紧,也将对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形成很大压力。央行在上调村准率的当天还重启了暂停5个月之久的3年期央票发行,作为具有一定替代作用的两大货币工具,央行在同一天同时启动,表明了央行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决心,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当前通胀压力并没有明显缓解迹象,并且预计未来几个月物价走势还会保持高位,因此,我们认为存款准备金还有上调的空间。
(一)意在抑制流动性,缓解高通胀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CPI同比增长5.3%,较上月5.4%的增长水平有所回落,但仍旧保持在5%以上的高位。有市场人士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物价指数都将在5%上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