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锰钢切变型动态相变过程的EBSD分析

高锰钢切变型动态相变过程的EBSD分析

第30卷第4-5期

2011年10月电子显微学报

JournalofChineseElectron

MicroscopySocietyV01.30,No.4-5

2011.10

文章编号:1000-6281(2011)04/05-0285-09

高锰钢切变型动态相变过程的EBSD分析

杨平,鲁法云,王会珍,刘彤妍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形变作用下的切变型相变(如TRIP过程)具有显著的取向依赖性、变体选择规律及织构效应。高锰钢中

存在热致马氏体和应变诱导马氏体及y一占一a’顺序产生两种马氏体过程,使组织演变过程十分复杂。EBSD取向

成像技术可十分便捷地定量揭示相变过程信息,为认识切变型动态相变提供重要数据。本文总结了利用EBSD技

术揭示高锰钢单向拉伸、压缩时马氏体相变的取向关系识别、取向依赖性、变体选择规律、织构效应和奥氏体状态

的影响及逆相变特点.表明EBSD技术研究马氏体相变的优势。EBSD数据分析认为,取向依赖性、变体选择规律

及织构效应是动态转变的共性规律。

关键词:高锰钢;马氏体相变;切变型;EBSD;取向

中图分类号:TGl42.33;071;TGll5.23;TGll5.21+5.3文献标识码:A

动态相变由扩散型动态相变和切变型动态相变

组成。在应变作用下的动态相变具有一般相变不具

有的特点,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如实现超细化

(扩散型)和高塑性(切变型TRIP钢),也可使加工

过程更紧凑,节能环保。高锰TRIP/TwIP钢是具有

切变型动态相变的典型合金,它具有极高的强塑性

积(大于50

000MPa·%),实现高抗冲击性、明显

减重而受到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有望用于制造未

来汽车上的结构件。其优异性能(特别是高延伸

率、随应变量增加的加工硬化率和抗冲击性能)的

起源在于其TRIP/TWIP效应,即马氏体相变诱发

塑性和孪生诱发塑性,这涉及多相间的转变与形变

的交互作用¨一1。高锰钢形变过程中组织演变的复

杂性在于其存在两种马氏体(六方结构的占一M和

bcc结构的Ot’-M),加上奥氏体共3个相。由于高锰

钢极高的延伸率(超过50%),在断裂前经历了很大

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过程中应有不同相的转变动

力学、不同相之间的交互作用、不同相的取向变化规

律或织构。已知高锰钢马氏体相变顺序为7。占叶

titn川,fcc结构的奥氏体向六方结构的s马氏体转变

时,层错或不全位错的运动起很重要的作用【3·,奥

氏体晶粒取向的影响就会起显著作用H1。近年来,

人们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分析马氏体相

变"’61。EBSD技术最显著的优势是可直观地观察

到取向关系、变体选择规律及奥氏体晶粒的取向,特别是形变过程中取向(差)变化、相变动力学与奥氏

体取向的关系,且统计性好;不足之处是难以观察马

氏体内的精细结构及界面匹配情况,有时会受到相

鉴定时误标的干扰。本文总结了EBSD技术分析高

锰钢中动态切变型相变过程中的取向依赖性、变体

选择规律及织构效应等。

1实验材料与方法

本工作主要使用两种含18Mn的高锰钢,其成

分分别为:Fe-17.48Mn.3.04Si一1.80A1-0.0045C(称

18Mn—A),Fe一18.4Mn-3.26Si一3.01A1-0.15C(称

18Mn—B)。18Mn—A钢铸锭经1050℃锻造及

1100oC水淬固溶处理;18Mn.B钢铸锭经1

050℃

锻造及1250℃热轧后在1150℃固溶处理。然后

分别在CMT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单向拉伸及压

缩,应变速率10。2S~。将变形样品用5%的高氯酸

酒精溶液抛光并浸蚀后,用带有牛津仪器公司

EBSD探头的Zeiss

Supra55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对微区进行取向成像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EBSD技术在分析马氏体相变取向关系基本

特征上的应用

2.1.1通过极图对照确定取向关系

图1为18Mn—A钢淬火组织中的热致马氏体。

收稿日期:2011-03-29;修订日期:201l旬4-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771019);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No.20090006110013).

作者简介:杨平(1959一),男(汉族),湖南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ll:yangp@1118|e1.us山.edu.cn

万方数据286电子显微学报JChin

ElectrMieroseSoc第30卷

◇④④④黟④

图118Mn.A钢热致马氏体的取向成像。

a:组织形貌图(Bar=2p.m);b:相分布图:灰色-7,红色-s.蓝色一“’(Bar=10p.m);e:取向成像图:灰色一7,红色一s,

其它一d’;d:7极图;e:s极图;f:n’极图;g:“’的1110}极图.共同的(110)轴转到中心;h:n’的{112}极图;3条线对应3类

孪晶界迹线;i:6种n'-M变体示意图;j:相变顺序示意图

Fig1Orientation

imageanalysisthermalmartansites

in18Mn-Asteel.

a:Mierograph(Bar=2p.m);b:Phasedistribution.austenite:grey;s—M:red;n'-M:blue(Bar=10nm);

。:Orientationmap,austanite:grey;s—M:red;a’·M:colorsinthreeEuler

angles;d:Pole

figuresof7phase;

e:Polefiguresof

8-M;f:Polefiguresofa'-M;g:f110f。polengure,thecommon(110)axisisrotatedtothe

centerof

polefigure;h:{112}。pole

figureti:Schematic

drawingof6

d7-Mvariantsintwin

relationships;J:Schematic

drawingof

phasetransformation

sequence

图1a为组织形貌图,图1b为相结构分布,灰色为奥

氏体,红色为六方马氏体(s-M),蓝色为BCC马氏

体(a7.M)。图1e是取向成像图,各马氏体变体用

不同颜色表示。图1(d—f)为不同相的极图。通过

对比极图中不同相平行的晶体学方向(见小方框及

圆圈),可确定出:(1)奥氏体与8一M是Shoji-

Nishiyama取向关系}111}7lI{0001}e,(110)y||

(1120)s;B-M与d,_M是Burgers关系{0001

s||

1110}d’,<1120)8||(111)d’;合起来是Kurdjumov—

Sachs关系{111}70{1lO}“’,(110)70(111)a’。

(2)6个a’.M变体之间是3对孪晶关系(图l

C,19,lh)。相变孪晶出现的原因是相互抵消相变弹性应

变能(图1i)。由于a

7-M只能从片状的8-M中形

成,s·M的数量、尺寸及分布显著影响了a’-M的尺

寸及分布(图1j)。

2.1.2通过取向差数据判定取向关系

已知K-s关系是{111}y||{110}d’,(110)y||

<111)d’,转换成角轴对是49.470

(o.97565,0,0.21933),转换为欧拉角是9.=

5.770,9=48.19。,妒2=5.77。(看成一个取向);而

N-w关系是{11l}TI|}110}a’,(01I)7|I(001)a’,

转换为角轴对是45.99。(0.97610,一0.08317,

万方数据第4-5期杨平等:高锰钢切变型动态相变过程的EBSD分析

C口)m(O

1『:…、、

d口

,——叫——\:

图218Mn—B钢拉仲20%TRIP过程中K·S关系的实测确定。

a:取向成像图.灰色为奥氏体,红色为6"-M,其它彩色为a’一M(Bar=5

Izm);b:奥氏体的{11l}和{110}极图

c:马氏体变体1的{110}和}111}极图;d:马氏体变体2的{1IOl和1111}极图

Fig2

ExperimentaldeterminationtheK—S

relationshipinTRIP

processof18Mn—Bstee|after

tensileby20%

a:Orientalionimaginemap,austenite:grey;s—M:red;a'-M:colorsinthreeEuler

angles(Bar=5Ixm);

b:}1lI}and{110l

polefiguresofaustenite;e:{i11}and}110}polefiguresof

d'-M

varianti;

d:{11I}and}110}polefiguresof

d’一Mvariant2

’飞

c========一

…1}/砰

dI\、、』

图318Mn—B钢压缩10%后{IOO{取向奥氏体中马氏体相变的取向成像分析。Bar=5

Izm

a:取向成像图:奥氏体:彩色(欧拉角);b:取向成像图:g—M:彩色(欧拉角);c:取向成像图:d’一M:彩色(欧拉角)

d:奥氏体极图;e:s-M极图;f:a’一M极图

Fig.3Orientation

imagineanalysisofmartensiticIransformationin{100}oriented

auatenite

grainof18Mn·Bsteel

after

compressionby10%Bar=5

Izm

“:Orientationimaginemap,austenite:cobrsintheeEu|er

angles,8一MandⅡ’一M:grey;h:Orientationimagine

map

日一M:colorsinthreeEuler

angles,austeniteand

d'-M:grey;。:Orientation

imaginemap,

Ⅱ’一M:colorsinthreeEuler

angles.austeniteand

s—M:grey;d:Polefiguresof

austenite;

8:Pole

figuresofs—M;f:Pole

figuresofa'-M一

一一

④潞

@孬

、、呻、

一mT土

少。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