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一、 橡胶沥青的生产
(1)橡胶沥青的生产
橡胶沥青 (以下简称橡胶沥青) 生产的关键因素是温度的控制。 用于喷洒和 用
于拌和的橡胶沥青的生产方法也不存在区别。生产前,基质沥青需加热到
204C〜226C的高温,橡胶沥青胶结料必须在搅动状态下反应至少 45分钟才能 达到较为
理想的反应效果,反应温度应保持在规定的 190C〜218C。其间不断 监测橡胶沥青的品
质 (主要是粘度指标) ,待反应结束后, 检验橡胶沥青是否满 足有关的技术要求,
如合格则可用于生产或施工, 否则, 需要重新调整橡胶沥青 的配比,进一步加工。

橡胶沥青生产完成后, 应将橡胶沥青保温储存, 用于储存橡胶沥青和基质沥 青的
储存罐须有加热和保温装置, 以使储存罐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 温度范围一 般为190
C
〜218C。储存灌还应有搅动装置搅动橡胶沥青以保持胶粉颗粒良好 地分散, 否则颗粒就
会下沉到罐底或者上浮到表面。 (橡胶沥青生产温度详见表 2)

图 1 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图
2)橡胶沥青的质量
在每次橡胶沥青使用前, 必须对橡胶沥青的质量进行检验, 橡胶沥青的质量 尤其
是粘度必须符合表 1 的要求才能使用,否则应不予使用
表1橡胶沥青技术指标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粘度,
IMC (Pa. S)

1.5^4.0 T 0625

针入度(25CIOO野5詁,<0.1≡)不小于
25 T OeCl4

软化点,不小于
54 T 0606

彈性恢复,
Ξ5

,
C,
不勺于

50 T 0662

表2橹股沥青生产温底掾制
⅛feW⅛⅛⅛
温度
1902IaTC

矿料温度
IaO-Iso V

混合科出厂温度
165'C-170TJ (夏季h 17O*C-iε5,C
(备季)

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
i6sυ

趙铺温度 不底于
100IC

f

低于140C履弃

初压开抬温度
不低于
155X?

复压最低盘度 不低于
13Or

碾压终了溫度
不低于
IiOlC

注:①所有检测用温度计应采用半导体数显温度计并及时送当地计量部分 检定,或
在监理监督下用标准温度计标定;②所有温度检查均按正确的方法操作, 避免温度计探头
位置不当导致所测温度不真实;③碾压温度是指碾压层内部温 度。

(3)橡胶沥青胶结料的延迟使用和再加热
橡胶沥青在45分钟的反应之后,如果4小时内不使用,应停止加热。保温
罐里的橡胶沥青的降温速度是不一样的, 但是如果在使用前温度低于190C就需
要再加热。橡胶沥青冷却后再加热到 190C ~218C称为一个加热循环。橡胶沥青 再加热的
循环次数不能超过两次,但是橡胶沥青的质量必须一直能够满足表 1
的要求,尤其是最低粘度要求。

当橡胶沥青延迟时间过长时,只要橡胶沥青处于液态,橡胶和沥青就会反应, 在这
个过程中橡胶就会降解。为了使粘度恢复到规定的水平,一般需要再添加胶 粉(添加量一
般不超过沥青的10% ,在190C ~218C混合再反应至少45分钟以 生成满足要求的橡胶沥
青。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拌制
橡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其他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 使用马歇尔 击实试
验方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国内外研究表明, 橡胶沥青混合料优选 的级配是断级
配或开级配。

表 3 橡胶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在实际工程中橡胶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流程与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 混合料的设
计流程基本相同。橡胶沥青混合料中一般不添加矿粉,用 1%的水泥
或消石灰代替。

橡胶沥青混凝土断级配的油石比一般在 7%-9%橡胶沥青混凝土开级配抗
滑磨耗层油石比一般在6〜8%具体油石比通过试验确定,方法同普通沥青混凝 土一样。

严格掌握橡胶沥青和集料的拌制温度和出场温度。
1)橡胶沥青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检查,确定符合要求
(2) 橡胶沥青混合料在拌和时,温度需
控制在 170C〜185C ,但注意不超过
195C。

( 3)拌和楼控制室要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 并定期对拌
和楼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
( 4)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 必须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复沥青结合料, 并以沥 青混
合料拌和均匀为度,建议外掺剂水泥加入拌和仓后先与矿料干拌 10s ,再加 入橡胶沥青湿
拌 40s。

( 5)要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 及时分析异常现象。 如混合料有无花白、 冒
青烟和离析等现象。 如确认是质量问题, 应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 在生 产开始
以前, 有关人员要熟悉本项目所用各种混合料的外观特征, 这要通过细致 地观察室内试
拌的混合料而取得。

( 6)每台拌和楼每天上午、 下午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 试验,
检验油石比、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每周应检验 1〜2 次残留稳定度

( 7)每天结束后, 用拌和楼打印的各仓料数量, 进行总量控制。 以各仓用量及 各仓
筛分结果, 在线检查矿料级配; 计算平均施工级配和油石比, 与设计结果进 行校核;
以每天产量计算平均厚度,与路面设计厚度进行校核。

三、橡胶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 1 )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 场温
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 车箱底面约
300mm。

( 2)拌和楼向运料车卸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三次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离 析现象。
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根据工程
规模摊铺机前方应有3〜5辆运料车等候卸料。

(4)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温度大多采用 165C ,热天短距离运输时温度可 以稍低,
但也宜在150C以上,冷天长距离运输时可采用 175C的高温。在运输 过程中应注意混合
料的保温防护。

(5) 运料车应有良好的篷布覆盖设施,卸料过程中继续覆盖,直到卸料结束 取走篷
布,以资保温并避免污染环境。
( 6)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 10〜30cm 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 机。卸料
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四、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 1 )连续稳定地摊铺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措施。对于橡胶沥青混凝土, 摊铺机
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楼的产量、 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 摊铺宽 度,按1〜
3m∕min予以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摊铺。用餐应分 批轮换交替进行,切
忌停铺用餐,争取做到每天收工停机一次。

(2)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情况下不 得采用人
工整修。

( 3)橡胶沥青混合料上面层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装置控制摊铺厚度。两台摊 铺机距离
不应超过10m,以形成良好的热接缝。

(4)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调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 使料门开
度、 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 螺旋布料器中的混 合料以略高于螺
旋布料器2/3为度,使熨平板的挡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 内保持一致,避免摊铺层
出现离析现象。
(5)检测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规定,以便随时进行调整。摊前熨平板应预热至 规定温
度。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 不许存有缝隙, 防止卡入粒料将铺面拉 出条痕。

(6)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 混合料应
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

五、橡胶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成型
(1)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合理的压路 机组合方
式及碾压步骤。 为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 初压应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 下及时进行。
为防止橡胶沥青粘结橡胶轮胎, 橡胶沥青混凝土不宜使用胶轮压路 机。一般用3〜5台初
压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振动碾压。

(2) 橡胶沥青混合料压实工艺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
(3) 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适宜碾压速度建议按表 3
选用。

表4 压路机碾压速度 (km/h)

(4)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 压路线
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不准刹车制动。 压路机折回不应
处在同一横断面上。

(5) 初压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随摊铺机逐步推进。复压、终压应分清段 落,设
置明显标志,便于司机辩认。对松铺厚度、碾压顺序、压路机组合、碾压 遍数、碾压速度

图 1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压 图2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碾
及碾压温度应设专岗管理和检查, 使面层做到既不漏压也不超压
(6)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需达到至少 96%的要求。
(7) 压实完成 12 小时后,方能允许施工车辆通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