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
全面推进我市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
——在2008年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市信息化办主任 余学林
2008年3月14日
同志们:
正当全市上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时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时刻。我们今天召开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市委九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和市政府工作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今后工作思路,部署2008年任务,全面推进我市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栋梁同志出席会议并将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分三个方面报告。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推进,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应用效. . . .
.. .. .. 果日益显著;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保持第一支柱产业地位;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信息化法制、人才、安全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主要工作如下:
(一)政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一是电子政务顶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并开通覆盖全市385个副局级以上单位的市电子政务专网,实现了市区(县)政府机关间的高速互联和宽带接入,构建了统计、审计、规划等15个委办局的业务应用虚拟专网(VPN)。建成了市党政专用电视会议系统,运用该系统成功召开会议百余次。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市,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结点率先建成开通,标志着我市电子政务顶层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二是政务群和政务信息公开建设取得新成绩。以中国政务门户为枢纽,各政务部门为支撑,整合完善了政务群。全市91个政府部门在“网上办公大厅”提供服务事项达1914项,实现1760项受理查询及多项网上业务服务,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2007年,新版中国门户网在全国政府省级绩效评估中,进入全国十佳优秀行列,在线办事能力排名第三。
三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新成效。建设了全市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平台,为有关部门提供了空间资源基础性应用服务。建成了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市工商、税务、质监等15个部门的近190万条企业基础数据实现共享。圆满完成了电. . . .
.. .. .. 子政务目录体系原型国家级试点任务并且经验在全国推广。建成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与应急处置系统等一批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抗击非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一批重要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发挥新作用。公安无线同频同播指挥网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中发挥了重要的通信保障作用。地税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搭建起统一的远程电子申报纳税网络平台,网上报纳税占地税总额的50%以上。开通了全国第一家实现联网的省级审计系统,为节约政府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市人大政协议案提案管理系统成功应用,方便了承办部门与代表、委员的互动与交流。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的应用,使行政审批和办理更加公开透明。
(二)滨海新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
一是高水平规划滨海新区信息化发展。市政府与国家信息产业部签订了关于加快滨海新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按照国家对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与信息产业部共同编制完成了滨海新区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一批滨海新区信息化重点项目启动建设。启动建设了滨海新区智能交通信息系统、滨海新区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区应急信息系统等一批信息化示、试点项目。完成了宽带无线城域网技术方案编制,争取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技术体制列入相关国际标准的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开发区、保. . . .
.. .. .. 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服务外包示区”建设全面启动。滨海信息产业创新园前期工作正在推进。
三是信息化为现代物流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建成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实现了一站式、全流程、个性化服务。港通过实施“无水港”建设,将港口的优势向陆地区延伸,推动本市口岸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提高了物流效率,每年间接创造效益3400余万元。
(三)社会重要领域信息化应用更加深入
一是医保门诊联网工作成效明显。医保门诊联网医院已达217家并全部投入使用,参保职工在医院持证就医、划卡结算,不需再垫付资金等候报销,医保报销时间周期由五、六十天缩减至几个小时。
二是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深入开展。建立了包括文化遗产资源库在的15个数字文化资源库。京剧音配像资源库、戏剧资源库等也在积极建设中,资源总量达到460GB,为各区县支中心提供了容保障。
三是新农村信息化工程进展顺利。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市4000多个乡镇、村解决了“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涉农区县、149个乡镇、3710个行政村已全部建设完成农村管理信息系统,为村务管理提供了便捷信息服务。
四是公众信息应用系统便民作用明显。全市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实现了就业服务网络化管理。建成水、煤气、. . . .
.. .. .. 交通等公共服务事项集成化便民服务查询系统。在全国率先开通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系统,做到网上交易签约、权属变更登记、交纳税费的一条龙服务。“8890”、“12319”等一批便民信息系统方便了群众,赢得了赞誉。
五是社区信息化务实推进。塘沽区建立了街道社区三级网络,全部覆盖区11个街道、83个社区(居委会),实现居民基础信息库资料共享。南开区的部分街区建成了集“治安报警、医疗救治、家政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呼叫系统。河西区的政民互动系统为方便人民群众与政府互动搭建了平台。
(四)信息技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效果初显
一是企业信息化进一步加快。建成了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近3万家企业建立了。全市企业信息化示企业已达600家,政府投入2050万元,拉动企业投入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2亿元,实现利税9.4亿元。一批重点企业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东大化工通过实施主要产品生产工艺过程自动控制和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成本平均降低10%,库存平均降低30%,按期交货率达95%,加工周期平均缩短20%。物资集团实施ERP,对企业财务、采购、销售和客户关系等业务进行管理,销售收入达到437亿元。
二是农业信息化向传统涉农领域延伸。建立了农业专家咨询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12316”热线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农信通”短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服. . . .
.. .. .. 务围覆盖12个涉农区县的百万农民。以确保食品安全为重点建设的可追溯信息系统试点进展顺利,农业特色产业电子商务逐步开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我市优势产业、重点企业不断完善提升电子商务的功能,提升了服务质量,扩大了企业影响。“纺织服装网”为企业提供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每天有100万次的访问量,对拉动纺织品出口、提升纺织品牌效应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市金融、电信、燃气、公交、自来水、电力等服务行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建设开通了网上客户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短信的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北方网开通了集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通频道,为服务业企业提供了商机。
四是金卡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发行各类银行卡3100万,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同城交易成功率达到99.42%,POS类机具41461台,ATM机2653台,特约商户25174家。个体和零散税收缴税费系统在塘沽、和平、河西区等三区试点,实现申报、缴纳和入库三位一体征收新模式,有4000多家纳税人享受到高效纳税服务。“劳动和社会保障卡”系统启动建设。公交车车载机具改造完成,全市所有出租车已完成了具备刷卡功能的计价器的更换,地铁1号线开通了“一卡通”专用通道。
(五)电子信息产业保持第一支柱产业地位 . . . .
.. .. .. 截至2007年底,我市公网固定411.4万户,普及率为38.3%;移动738.3万户,普及率为68.6%;互联网拨号用户41.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18.1万户。
五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持续保持市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2004年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首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05年通信、化学与物理电源、片式元件和集成电路四个产业园又被授予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作为全国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之一,2007年又被信息产业部、商务部与科技部联合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全市软件和服务外包出口超过1.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保持增长。2007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34户,比2003年增长7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0.9亿元,比2003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22.6%;实现增加值336.4亿元,比2003年增长77%,年均增长15.4%;实现出口交货值达到1488亿元,比2003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28.5%。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233.5亿元,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其中软件产业(不含制造业产品的嵌入式软件)实现销售收入38.3亿元,实现增加值17.2亿元,利润总额3.3亿元。
二是产业发展布局初步形成,研发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形成“五区十园”的结构布局,即:以移动通信设备及终端产品制造、集成电路和正在兴起的汽车电子为主体的经济技术开发. . . .
.. .. .. 区;以绿色能源、软件及系统集成为主导的新技术产业园区;以片式元器件、显示器及数字视听制造为主体的西青开发区和微电子小区;以电真空器件为龙头产品的武清开发区;以加工配套为主的中心城区电子工业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多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等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产业聚集效应初显,重点项目作用显著。我市基本形成了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以大集团为龙头的引资模式。在摩托罗拉、三星集团不断增资扩产的同时,中兴通讯、曙光高性能计算机、腾讯公司数据中心、信美达电子太阳能芯片、先导贝尔电气公司磷酸铁锂电池、姆珍光电子手机配件项目等也相继落户。重点项目对产业的拉动效应日趋明显。
四是循环经济建设和行业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子牙环保产业园被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基地”。开展了示基地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一批信息系统集成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企业相继通过国家行业资质认可。
(六)信息化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
一是信息化法制建设取得新突破。我市第一部信息化地方性法规《市信息化促进条例》于2007年9月12日颁布出台,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市信息化发展步入规化、法制化轨道。《市无线电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正在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