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市XX县 2016年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使我县粮油高产高效创建进一步提档升级,根据省农业厅《2016年四川省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方案》(川农业函【2016】44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编制《XX市XX县2016年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一、实施作物:水稻、玉米、小麦、油菜。 二、实施规模及地点:全县在42个乡镇298个村(其中扶贫村84个)实施万亩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30个,共计面积30万亩。其中粮食主产县的东部片县18个、西部片县7个、南部片县5个(具体安排见附件19)。各作物安排如下: (一)水稻:建立万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18个。其中东部片县12个,西部片县4个、南部片县2个。涉42个乡镇298个村97838户,实施面积18万亩。 (二)玉米:建立万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4个。其中东部片县2个,西部片县1个,南部片县1个。涉19个乡镇130个村47786户,实施面积4万亩。 (三)小麦:建立万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4个。其中东部片县2个,西部片县1个,南部片县1个。涉25个乡镇196个村57830户,实施面积4万亩。 (四)油菜:建立万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4个。其中东部片县2个,西部片县1个,南部片县1个。涉19个乡镇150个村55439户,实施面积4万亩。 2
三、创建目标 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和绿色集成技术,着力实施“稻-油”、“水稻-再生稻”、“麦-玉-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积极培育粮油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开展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重点打造出模式高效、效果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粮油生产功能县。 (一)水稻:主要推广全程机械化栽培、直播栽培等技术,示范片核心县全程机械化覆盖率达到80%,中稻平均亩产达600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达150公斤。 (二)玉米:主要推广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机收等,实现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以上。 (三)小麦:主要推广规范化播种、药剂拌种、撒播轻简化栽培、“一喷三防”,实现平均亩产300公斤以上。 (四)油菜:主要推广撒直播栽培、机收等技术,实现平均亩产180公斤以上。 四、实施内容 (一)打造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县。在项目实施县建设技术集成核心示范片3个。其中:“稻—油”模式核心县建立在XX—XX,主要展示中稻收获后种植油菜,面积1万亩,实现总产值2500万元,纯收益700万元,节本增效200余万元;“稻—再生稻”模式核心示范片建设在XX—永进,主要展示中稻收获后蓄留再生稻,面积1万亩,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纯收益600万元,节本增效150万元;“麦—玉—豆”旱地轮作模式核心县建立在XX—大风—景市,主要展示旱地麦玉豆轮作三熟制,面积1万亩,实现总产值1800 3
万元,纯收益400万元,节本增效30万余元。 (二)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每一个作物确定两个及以上主导品种,由XX市XX县农技站统一组织招标采购,乡(镇)、村、社组织供应,分户实施。 (三)示范推广绿色集成技术。大力实施以“稻-油”为主的水旱轮作、以“麦-玉-豆”为主的旱地轮作模式。水稻示范推广集中旱地育秧、机育秧技术、综合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购买全程社会化服务工作。玉米重点抓好规范改制、地膜覆盖、综合病虫防治技术;小麦抓好药剂拌种、精量播种、科学施肥及“一喷三防”技术,油菜重点抓好轻简化栽培技术。 (四)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一是购买服务主体,实行定额补助,开展水稻耕种收和湿谷烘烤社会化服务;二是依托XX县植保站实施的全省政府购买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植保公共服务项目开展绿色防控公共服务;三是依托XX县农业局实施的四川省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搞好我县粮油绿色高产高效项目形成的产品初加工服务,推行农产品互联网+销售模式。 (五)开展技术瓶颈攻关。一是开展水稻直播、油菜直播、小麦撒播等轻简化栽培技术攻关;二是探索玉米、油菜机收示范。探索解决好有关共性技术瓶颈难题。 (六)大力开展技术大联合。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粮油种植相关专业部门技术合作,形成一种绿色粮油高产高效技术大联合机制。制定好示范片方位图、技术模式图、农事日历等。 (七)广泛开展技术指导。与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专家 4
联合,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制定好技术方案,搞好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开展好现场观摩和技术交流。 (八)及时申请测产验收。按照省上制定的测产验收办法,在自测产量的基础上,及时申请省农业厅或市农业局专家组测产验收。 五、资金使用方案 本项目上级下达专项资金600万,为用好用活项目资金,发挥项目重大效应,制定如下资金使用方案: (一)物化服务补助:使用资金507.5万元,其中: 1、种子:在省、市主推品种范围内,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分别招标采购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种子各两个,计划资金148万元。 (1)水稻:以18个示范片的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县为了重点补助种子,共采购优质良种18吨,单价45元/公斤,使用资金81万元。 (2)玉米:以4个示范片的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县为了重点补助种子,共采购优质良种15吨,单价24元/公斤,使用资金36万元。 (3)小麦:以4个示范片的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县为了重点补助种子,共采购优质良种40吨,单价6元/公斤,使用资金24万元。 (4)油菜:以4个示范片的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县为了重点补助种子,共采购优质良种1吨,单价70元/公斤,使用资金7 5
万元。 2、旱育保姆: 以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县为重点补助旱育保姆,共采购7吨,单价1.5万元,使用资金10.5万元。 3、肥料: 以四大作物的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县为重点补助肥料,共采购45%的三元复合肥(N15:P15:K15)1088吨,单价2750元/吨,使用资金299.2万元。 4、农机具补贴:计划资金19.8万元。原则上对本行政县域内农机专合社2016年购置的单台套价格在10万元以上且用于粮油收获及烘干设施设备给予适当补贴,补贴标准不超过20%,单户不超过2台套。 5、植保绿色防控:以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县XX、XX、XX、XX等乡镇为重点购置性诱装置及药品共30万元。其中:采购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65台,单价2250元/台,使用资金14.625万元;SHW-FMT-01型飞蛾诱捕器5000台,单价22元/台,使用资金11万元;毛细管型二化螟性诱剂诱芯5000枚,单价8元/枚,使用资金4万元;毛细管型大螟性诱剂诱芯500枚,单价7.5元/枚,使用资金0.375万元。 (二)社会化服务补助:62.5万元 1、水稻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实施面积3500亩,每亩补助150元,预算资金52.5万元。 2、湿谷烘烤:实施2500吨,每吨补助40元,预算资金10万元。 (三)技术推广服务补贴:30万元。 6
1、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指导、观摩培训,用于资料费、场地费、差旅费、汽车运行及维护等支出,计划资金17万元。 2、开展省市测产验收,计划资金3万元。 3、标示标牌建设,计划资金6万元。 4、物资招标专家评审费及相关工作开支,计划资金2万元。 5、项目绩效考评、档案装订及管理,计划资金2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行政推动。为了切实抓好我县2016年粮油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县上将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县农业局。领导小组负责审核项目的实施方案,搞好行政宣传及发动工作,协调解决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大对项目实施乡镇及相关部门的考核力度。 (二)强化技术指导。县农业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县农技、农机、植保、土肥、种子、农检等相关场站的技术骨干为成员的专家指导小组,负责搞好项目县技术指导及技术服务工作。 (三)强化资金管理。县项目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农业、财政、审计等相关单位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资金使用方案做到专款专用,项目配套物资全部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招标采购,严禁截留、挪用、超范围支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四)严格规划管理。本项目规划实行集中成片,各个万亩示范片面积1万亩以上,杜绝“以点代片、以小代大”的现象,项目一经批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实施内容。 7
(五)强化机制创新。本项目依托粮油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实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依托地方特色品牌“川凤”贡米,推进生产、销售、加工衔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结合产业扶贫工作,推进贫困村、贫困户增产增收,促进脱贫致富。 (六)强化工作督导。项目领导小组及专家指导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及各作物技术实施方案,不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和技术到位。 (七)严格绩效考核。项目完成后,项目领导小组及专家小组及时写出工作总结,并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文件、方案、记录、测产结果等材料归档,认真开展工作自评,迎接上级组织搞好该项目绩效考评。 (八)广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刊、媒体广泛宣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营造开展高产创建活动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016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