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9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新闻业务) 适用专业:新闻学(新闻采编研究方向)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专题采访 2.新闻背景 3.社会新闻 4.专栏 5.编者按 二、选择判断(每题4分,共20分,对者在试题后打“√”,错者打“×”。) 1.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凡新近发生的事实,都是新闻。( ) 2.调查报告要求以描写加叙述的手法,再现新闻环境、新闻细节、新闻过程和新闻事实,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 3.评论员文章是规格和权威性介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章,名义上代表个人,实际上反映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 4.副刊是指报纸用来刊载文艺作品的版面,即刊登小说、散文、诗歌和文艺评论方面的版面。( ) 5.新闻导语,是指消息中有一定独立性和较有可读性的开头部份。它要求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全部事实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内容,充分提示新闻价值,唤起读者兴趣。( ) 三、问答题(每题20分) 1.何为新闻自由?在我国的新闻活动中,如何正确运用新闻自由? 2.请你就报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生一事,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消息,并从强调新闻研究的重要性角度,为它加一编者按。 3.凡是存在的或发生了的事实都可以报道。这是不是坚持了新闻的真实性?为什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9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新闻史) 适用专业:新闻学(新闻采编研究方向)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戈公振 2.《大汇报》 3.《西行漫记》 4.《中国的西北角》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大公报》的三个阶段及其“三驾马车”。 2.简述“癸丑报灾”之始末。 三、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试评述维新运动中维新派的报刊活动。 2.试评述陈独秀的报刊活动。 3.试评述普利策的办报理论与实践。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9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传播学) 适用专业:新闻学(新闻传播研究方向)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传播学四大先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拉斯韦尔线性传播模式相对应的五种传播研究是:________。 3.关于受众研究的四种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传播研究欧洲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商业性广告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6.亚里斯多德研究说服的著作是:________。 二、解释(20分,每题5分) 1.舆论领袖 2.固执的受众 3.沉默的螺旋 4.公共关系 三、简要回答(20分,每题10分) 1.使用与满足理论 2.发展传播学 四、论述(40分,每题20分) 1.述评传播效果研究三阶段的主要观点。 2.新闻理论与大众传播学理论在研究领域、重点、方法、理论背景方面的主要差别。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9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信息论) 适用专业:新闻学(新闻传播研究方向) 一、辨析(解释每个概念4分,能用图提示三者关系8分,共20分) 1.信息 2.情报 3.知识 二、填空(每空3分,共18分) 从管理学角度看,信息主要特征表现为:1.________,这一特征具体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信息是资源,是无形的财富?(12分) 2.信息革命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什么有利条件?(18分) 3.以《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为题写篇短文。(32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0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传播史) 一、论中国古人对传播内容的加工(25分) 二、述评美国政党报纸到商业报纸的演变(30分) 三、简述因特网的常用功能(15分) 四、选择近20年来你最熟悉的一次公共关系活动,分析其得失并提出改进办法。(30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新闻传播理论) 适用专业:新闻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新闻价值标准主要有____、____、____,严肃报纸更重视____,通俗报纸更重视____。 2、新闻自由权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3、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五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 4、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是____、____、____。 5、选择性理论包括____、____、____三层意思。 二、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政治家办报 2、客观报道 3、影响力 4、议程设置 三、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20分) 1、论新闻传播的指导性。 2、述评“把关人”理论。 四、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论新闻真实。 2、述评“新闻纸也是实用纸”。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新闻业务) 适用专业: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新闻价值 2、电子媒介 3、新闻特写 4、专栏 5、述评 二、选择判断(每题4分,共20分。对者试题后打√,错者试题后打×。) 1、新闻学是研究报刊、广播电视的活动规律和事业发展的科学,它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 ) 2、所谓客观报道,就是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反映事物,做到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私利出发,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作不公正的报道。( ) 3、报业集团,就是以引导舆论和传播信息为目的,以报纸的出版发行为经营主体的企业集团。( ) 4、陶行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和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创办了不少著名的报纸和刊物,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佳作。( ) 5、消息是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它只能用事实说话,不能夹杂议论和记者的见解。( ) 三、问答题(共60分) 1、我国现今的新闻媒体有哪几类?它们各自都有哪些不同的特点?(10分) 2、新闻批评难表现在那些方面?怎样提高新闻批评的艺术?(20分) 3、据报纸报道,著名歌星毛宁被歹徒刺伤正在医院抢救,一群记者蜂涌而入采访受伤情况,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当即被保安人员打伤,北京青年报要求严惩凶手。请你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维护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利这两个方面,对这件事发表你的意见。(30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新闻传播史) 适用专业:新闻学 一、填空(每空2分,共12分) 1、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1835年在( )创办的( )。 2、十九世纪末,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改良派报纸是( )最有影响的改良派报人是( )。 3、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的两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是( )和( )。 二、选择(在对的下面划“─”,每题4分,共8分) 1、《新民丛报》是1902年在香港、广州、东京、上海创办的。 2、《饿乡纪程》的作者是肖楚女、瞿秋白、梁启超。 三、述评(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范长江主要事迹及其在新闻史上的贡献。 2、简述语言、文字、印刷、电传的相继出现对人类传播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四、问答题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国统区创办《新华日报》?它对抗日起了什么作用?有何特点?(24分) 2、“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你认为,在发展我国新闻传播的社会主义市场中,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有哪些经济值得借鉴?(26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2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新闻传播理论) 适用专业:新闻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拉斯韦尔提出传播有三个社会功能,即__、__、__,查尔斯·赖特又增加了__功能。 2、关于受众研究的四种理论是__、__、__、__。 3、传播研究欧洲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__。 4、报纸上两种主要的文字体裁是__和__。__是主体,__是灵魂。 5、公共关系的功能主要有__、__、__、__。 6、韩非子分析说服心理的著名文章是《__》。 二、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接近性 2、魔弹论 3、把关人 4、信息高速公路 三、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20分) 1、新闻传播指导性和服务性的关系 2、硬新闻与软新闻 四、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论新闻舆论监督 2、述评传播学四大先驱的主要贡献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2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新闻业务) 适用专业: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穆青 2,新闻体裁 3,《哥德巴赫猜想》 4,中国新闻社 5,栏目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对者题后打V ,错者打X) 1,我国著名新闻记者郭超人,当年随同新华社的老记者,深入兰考农村采访,很快就写出了激动人心的长篇报告文学:《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对人民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 2,一切阻碍和伤害记者采访的行为,都违背了我们国《新闻法》中关于严格保护记者采访权利的条款,司法机关将视阻碍和伤害的轻重程度与造成的不同的后果,决定是否对其依法进行处置。( ) 3,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对党和政府机关内部存在的腐败现象进行揭露,是我们对干部实施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进行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之一。( ) 4,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媒体将组建各种企业集团,将媒体全面推向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接轨。( ) 5,我国的报纸、广播、电视,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大众的喉舌,它既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又代表人民的利益和反映人民的呼声。( )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可听性和可视性,是我媒体宣传改革的切入点之一。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可视性和可听性? 2,互联网为人们提供新闻的方式与传统媒体为人们提供新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传统媒体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 3,试论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的辩证关系。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2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新闻传播史) 适用专业:新闻学 一、填空(每空2分,共12分): 1,世界上最早的无产阶级报纸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 )出版的( )。 2,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在( )创办( )周刊。 3,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在( )创办的( )。 二、选择(在对的下划“-”,每题4分,共8分): 1,《循环报》是严复、唐才华、王韬创办的。 2,邹韬奋曾创办《新生》、《每周评论》、《群众》、《大众生活》杂志。 三、述评(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戈公振主要事迹及其在新闻史上的贡献。 2,简述网络传播的出现对传统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纸)的影响。 四、问答: 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背景、内容是什么?它在中国新闻史上有何意义?(24分) 2、在我国新闻传媒市场竞争中,可借鉴世界新闻史上哪些经验?(26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97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新闻史) 适用专业:新闻采编 一、填空(每空3分,共21分) 1.1974年王韬在________创办了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是《 》。 2.同盟会机关报《 》与________办的《 》,就革命与改良总是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3.19世纪初期,美国廉价报纸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9分) 1.盖洛普 2.范长江新闻奖 3.《政治周报》 三、史料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宋赵升的《朝野类要》中言:“其有所内探、省探、衙探者,皆衷私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分析这里的“新闻”含义。 2.明陈继的《安得长者信》中言:“吴俗座定,辄问新闻。此游闲小人,入门之渐。”分析这里的“新闻”的含义 四、问答题: 1.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有什么意义?(20分) 2.评普利策在经营《圣路易邮报与电讯报》时的办报方针。(30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97年硕士生入学考试题(信息学) 适用专业:新闻传播 一、填空(每空2分,一共24分) 1.三大社会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选择信息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选择(在选择项的括号里打上“√”,每小题3分,共6分) 1.能成为信息的事物是 a 已知的事物( ) b 未知的事物( ) 2.信息的价值 a 与信息量成正比( ) b 与其对人的有用程度成正比( ) 三、分析《我国数据库资源地区分布对比》表,并提出改进现有分布的建议。(30分,《对比表》略) 四、读《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网--互联网络》一文,写篇读后感,字数不限。(40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