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演奏艺术的情感表达
内容摘要:情感表达是钢琴演奏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如何使钢
琴演奏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分别从分析和处理钢琴音
乐作品、提高听觉的辨别能力及树立自己的演奏风格,来论述情感表
达在钢琴演奏艺术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情感表达 内心听觉 音乐语言 演奏风格
在钢琴演奏艺术过程中,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是相辅相成,缺一
不可。但是在我们演奏过程中,却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演奏技巧,而忽
略了演奏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我认为钢琴演奏过程其实是一种情感表
现的过程。它即是演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
是演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的过程。我们怎样
才能把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就此问题本人
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见解。
首先要分析和处理钢琴音乐作品
1、 从分析的角度看。我们如果要成功地演奏一首钢琴作品,并
把它的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首先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一首音乐作品往往是
作曲家内心体验的再现,只有理解和掌握了作品所内含的感
情,并用熟练的技巧来表现,这样弹奏出来的音乐才有生命
力和感染力。假如我们拿到一首钢琴作品,以前从来没有接
触过,我们就要自己去分析,具体就从以下几点着手来分析。
(1)首先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一首音乐作品总是表现了
作曲家对某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的感受。(2)要了解作品的民
族特征。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过:“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
家只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一切音乐作品都深深地植根于
民族民间音乐,因此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3)要了解作
者的创造个性。作曲家由于生活时代、环境、素养、经历和
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为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
2、从处理的角度讲。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对乐句、音乐的感觉有如画家对线条、
色彩的感觉。要学会处理乐句,首先要了解句子的抑扬起伏与气息,
不懂得钢琴的句法是弹不好琴的。如果音乐的语言处理得恰当,就容
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当然,对作品的处理,即要尊重作者原意,又
要有自己的见解。然而每一个人对音乐都可能有自己的感受,因此,
不能认为只有某种弹法、处理才是对的,别的都不对或不予承认。每
个人演奏钢琴时必须注意自己的特点,应该在掌握原作品的风格的基
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因此,我们拿到一首钢琴作品后,首先一定要去分析和处理,这
是情感表达在钢琴演奏艺术中最基础的一项。
其次,要提高听觉的辨别能力
在演奏钢琴作品时,要用耳朵去仔细倾听是否弹奏出了作品所要
求的音、弹出的音色是不是美?这一切都是要用我们的耳朵去验证。
因此,提高耳朵的辨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首钢琴作品,无论篇幅
长短、难度高低,即使是一些有人认为比较枯燥的练习曲,从练琴阶
段开始,我们就要用耳朵去仔细倾听,辨别双手是不是弹奏出了作品
所要求的音色,是否做到了如同嗓子一样“唱出”了心中的歌。然而,
听力水平的培养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手上弹、心里唱、耳朵听,
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养成分辨音乐的能力,可以正确的判断自己弹奏的
音色是否符合作品的要求。听磁带、唱片、演奏会也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听大师们对音乐精妙的处理,无论是强弱、快慢或是音响层次的
变化,在钢琴家的演奏中都是千变万化、极其丰富的。我们必须多去
听别人演奏,听他们所表达出怎样的情感,从而来丰富自己的听觉判
断。
我们还必须要强调耳朵作为演奏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监控环节,一
定要肩负起对音乐总体音响效果严格把关的责任。有时候,我们的听
觉会被一些技术难点所分散,而此时,听觉或许也在工作,但并没有
对自己演奏的音乐进行完整过程的把握。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用审美
听觉来引领技术,对乐谱片段只作了符号式的机械记忆;没有将各种
符号要素进行有机的音响记忆整和,并从中听到音乐活性的流动过
程。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在演奏记忆过程中无论碰到任何困
难,都不要忘记作品音乐风格的把握。因此,演奏作为二度创作,把
握钢琴作品时,我们单凭音乐本能去理解作品的含义或光靠演奏技巧
加冲动去与听众进行心灵沟通是不够的。我们在符合作曲家的表现意
图的同时,更应该从理性的听觉角度对作品进行符合规律性的技能驾
驭和审美创造,以避免不适当的夸张和错误的诠释。
总之,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了音乐的听觉能力。
在打好音乐听觉训练的基础上,不仅从音响的纵、横两个方面来提高
自己的听觉能力外,还要时时刻刻注意用良好的内心听觉引领自己的
演奏记忆清晰准确,并能促进听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要树立自己的演奏风格。
1、把握旋律的表现力。
旋律是音乐中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要想弹好旋律,首先要认真
地去读谱,找到旋律的规律、动向及它的形态。要想表现好旋律,更
要理解旋律,只有靠自己反复多练、多听,才能体验到作曲家的意图、
音乐的风格、句子的结构以及理想中的音色、表现的内涵、语气等等。
每一句旋律都要有恰当的呼吸,旋律也应该像唱歌、说话一样,要主
次分明,句尾的旋律也要有始有终,但不一定都是渐弱的,有时候也
需要渐强、渐慢或逐渐消失,这都要根据作曲家的意图而定的。每个
人对旋律的感受不会完全一样,所以表现的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有
自己的选择。
2、掌握旋律的歌唱性。
歌唱性的旋律是最能体现音乐的本质。钢琴弹奏中的歌唱性其
实并不难。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歌。要让自己真正感觉到所弹的乐
曲是歌唱般的音乐。倘若心中无歌,如何弹得出歌唱性呢?如果乐曲
旋律本身就像歌曲曲调一样,那么感受到这一点就容易多了。如果旋
律线不像平时印象中的歌,我们就要用些思索、感受的方法,去发现
这其中的歌唱性。其次还要学会相应的触键方法。感受音乐与弹奏音
乐是同时进行的,要让我们心中充满对音乐的感受去指导弹琴,让这
种感觉从心传递到手指,再体现在琴声中,也就是把唱的感觉从嗓子
转移到手指上。而且歌唱性的音乐是多种多样的,有明亮的、欢快的、
忧伤的、暗淡的等等,那么就要求我们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来得到不
同的音色。例如,弹奏优美抒情的音乐,手指触键就不能过急、过快。
弹奏进行曲类的音乐,就要求手指触键要有弹性。不同的触键方法可
以得到不同的音乐。乐曲的类型也决定着触键的方法。最后我们还要
正确的划分乐句。音乐的语言和生活的语言是息息相通的,像说话一
样每个乐句都有它的语气、走向及核心音,乐句的正确划分,呼吸的
正确运用及语气的准确等,都是弹奏歌唱性旋律所必不可少的。假如
我们都做到了以上这几个方面,那么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在演奏中
体现旋律的歌唱性。
因此,我认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首先要突出的是情感表达。如
果没有情感的体现,而只有演奏技巧的话,那么就弹不出自己所需要
的音响,而完全是音符,也体现不出音乐的情感来。因此,能把情感
表达的好的人,那么他的演奏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参考文献:《钢琴演奏之道》赵晓生著 世界图书出版社
《朱工一钢琴教学论》葛德月著 人民出版社
《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卞萌著 华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