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论坛I 云南科技管理 2012年第4期
浅谈电视节目画面剪辑
耿媛香 (云南省宣威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云南 宣威655400)
摘要:如果说画面的拍摄过程是艺术创造,那么画面剪辑过程就是艺术的再创造。画面的艺术再创造, 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必须有基础技术和方法来支撑,才能剪辑出高质量的节目。如蒙太奇手法、画面组 接技巧等。 关键词:剪辑;画面;组接 中图分类号:TN 948.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168(2012)04—0060—03
0概述 电视画面剪辑是电视制作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创
作方法,电视画面素材,只有通过剪辑者利用蒙太
奇手法将最合适的画面段落,按照最理想的方式组
合起来,达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融合,来完成
画面语言的创作能力和提高节目制作质量。
1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简单的说就是剪辑,是镜头与镜头之间、
段落与段落之间排列组合的方法。蒙太奇主要具有
叙事和表意2大功能,据此蒙太奇基本可以分为:
叙事性蒙太奇和表现陛蒙太奇。
叙事性蒙太奇用于叙述故事和交代情节,是蒙
太奇中最简明和直接的表现形式。叙事性蒙太奇通 常包括:连续式蒙太奇、平行式蒙太奇、复现式蒙
太奇、颠倒式蒙太奇。表现性蒙太奇用于加强情绪
的渲染力度,追求镜头间的对应和契合,以获得别
致的艺术效果。表现性蒙太奇通常包括:象征式蒙
太奇、隐喻式蒙太奇、对比式蒙太奇、抒情式蒙
太奇。
2画面的类型
收稿日期:2o12—07—03 作者简介:耿嫒香,(1970一),女,中职,本科毕业。
60 堑 ! ! 为了表达节目的中心思想,可将画面分为支点 画面、交待画面和过渡画面。明确画面的类型,就
可确立画面的功用。对节目主题起点题、释义性的
画面,即支点画面。围绕着支点画面起修饰性、说
明性的画面就是交待画面。其直接为支点镜头铺衬,
表明围绕主题出现的环境、时间、主体物与周围事
物的关系等。交待镜头与支点镜头有着逻辑上的联
系,二者之间在编排顺序上没有固定的模式。穿插
在支点画面和交待画面之间的画面称为过渡画面。 其功用主要体现在节奏过渡、轴线过渡和气氛过渡
等方面。
3画面的选取
面对大量的画面素材,选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
个复杂而有意识的取舍过程。在选取中要注意:1)
选择的画面要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不
同的画面表现影响着人们收视心理,比如一个“推
镜头”常会引起观众对推进方向的注意,合适于表
现事物的细部特征,而“拉镜头”主要用来表现拉
出之后的环境,作场景介绍;2)选择和使用的素
材,要服务于节目的内容与主题,有利于结构和情 节的表现;3)选择画面要与节目类型相吻合,画面
选择的最终目的在于用动作性强、造型优美的素材
画面组接成清晰的电视节目,便于观众理解节目内
容与思想。
4画面的组接原则
4.1逻辑性原则 逻辑性原则包括3个方面,即生活逻辑、观众
欣赏的心理逻辑、艺术表现的逻辑。其中“生活逻
辑”是指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逻辑。这是生活本身
的规律,也是画面组接最基本的依据。 “观众欣赏
的心理逻辑”强调的是画面的组接要能让观众看清 楚画面的内容。对于电视新闻的关键信息一定要交
待清楚、通过延长和延续画面的长度来满足观众情
感共鸣时的需求。“艺术表现的逻辑”是指除了叙
述电视新闻的事实之外,画面的组接往往还有编者
某种艺术表现的需要,或者要表达某种情绪和情感。
4.2 匹配原则 所谓画面的“匹配”是剪辑的2个画面中,同
一主体所处的位置要保持一种逻辑关系上的空间统
一性,使得2个画面连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
关系。 “画面的匹配”最基本的要求是确保景别的
匹配、方向的匹配、影调色调的匹配。 1)景别的匹配。它强调的是景别变化要有渐进
性。一个是相邻景别的组接不能忽大忽小,比如远
景紧接特写,因为这种巨大的反差,给人以不舒服
的感觉;另一个是如果画面的主体相同,则要注意
让相邻的景别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例如从全景到近
景就较为合理,相邻的景别的有了明确变化既吸引
观众的注意力,也保证视觉的连贯性。
2)方向的匹配。方向的匹配要求画面组接时应 注意2点:一是应保持与画面中主体运动方向或对
应关系的主体之间视线的一致性;二是要调节好主
体运动方向未变,但拍摄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3)影调色调的匹配。影调色调的匹配一方面
是指画面在组接中要注意光影与色彩的真实性,注
意不要偏色。对出现色彩的失真的画面,要尽量进
行修复或弥补。另一方面是保持影调和色调大体的
接近性和统一性。通常一组色调、影调反差太强的 壁2012 4 I百家论坛 年第期 -u刁~ u
画面,不仅在视觉上有生硬和不连贯的感觉,而且
也影响内容的表达。
5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
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是动接动、静
接静。
5.1 “固定画面”之间的剪接
固定画面的剪接由于镜头本身不动,它的剪接
要根据画面中主体是否运动来选择剪接方法。
1)对于固定画面中,画内主体不动的剪接一定
要找到2个画面的主体在空间关系、逻辑关系、以
及通过景别、角度、光影、构图、色彩、线条等元
素形成的画面造型特征上是否有关联性、相似性或
一致性,比如相似的构图、相似的背景、相似的景
别、相似的影调等;而且要保持相等的画面长度,
以形成统一的节奏感。
2)在一组固定画面中,如果是不同的运动主 体,它们的剪接方法:按照前后画面中不同主体的
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轨迹是否统一来组接。
例如上个镜头的主体是由静到动的,那剪接点可选
在上个画面中主体运动起来以后,与下个画面的动
作直接相接。如果下个画面的主体是由静到动,那
剪接点选在下个画面开始运动以前,与上个画面相
接。
5.2 “运动画面”之间的剪接
由于运动画面的镜头本身始终是运动的,组接
时主要依据镜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结合主体运动
来选择剪接点。
1)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的镜头相连,应剪
除镜头相连处的起幅和落幅,只保留第一个镜头的
起幅和最后一个镜头的落幅。这样的剪接,可以造
成强烈而流畅的动感。其次还应注意,各个运动镜
头在方向上要统一,在速度上要均匀。
2)如果主体相同,左摇右摆或推拉镜头的连续
组接,要尽量避免,否则会造成观众视觉上的混乱
感。
3)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可运动方向相反 的镜头相接,通常应使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保
持短暂的停留,因为这个短暂的停留让观众有一个
堕』! 1
61 百家论坛I 云南科技管理 2012年第4期
适应的过程。 4)一组急推或一组急拉镜头连续组接,应适当
地保留镜头相接处的起落幅,如果去掉镜头相连的
起落幅,观众就很难看清画面内容了。
5.3 “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剪接 1)在表现静态对象时,若前为固定画面,后为
运动画面,通常固定画面与保持起幅短暂停留的运
动画面相接更合理。同样,如果运动画面在前,固
定画面在后,一则要注意运动画面的落幅应保持短
暂的停留再与固定画面相连,视觉的连贯性更好。
2)在表现呼应关系的画面剪接中,注意2点:
一是如果运动画面是以移动、跟、甩等拍摄形式来
进行的,那么它与后面表现呼应关系的固定画面相 接时,运动画面可以不留落幅,而直接与后面的固
定画面相接;同理如果是固定画面在前,而运动画 面在后,那固定画面可以直接接上不要起幅的运动
画面;二是如果表现呼应关系的固定画面要与以推、
拉等拍摄形式来进行的运动画面相接,那么后面的
运动画面的起幅要保持短暂停留,给观众一个心里
适应的过程。
剪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熟悉镜头组 接技巧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手法把画面组成有层
次、有变化、有意思画面队列,传达出超出画面的
本身含义,从而使观众获得信息的同时而享受到最
多的美感。
药片的正确服法
解玉明 (无锡市j匕大街3065信箱老年活动中心)
在普通人看来,药片都是整片吞咽下去,勿须多此
一举嚼碎它。然而,确有一部分药片依其所对疾病的作 用非嚼碎不可,像复方胃舒平、氢氧化铝片,嚼碎进入
胃中能很快地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胃
内容物对胃壁溃疡面的刺激;如酵母片,因其含有黏性
物质较多,不嚼碎在胃内形成黏性团块,会影响药物的
作用。再如冠心病患者随身、随时随地携带保健盒,心 绞痛发作时,要取出其中的硝酸甘油片,嚼碎含于舌
下,才能迅速缓解心绞痛。高血压病人,血压突然增高,
低压达100毫米汞柱以上时,需立即取一片心痛定嚼
碎并舌下含化,这才能起到速效降压作用,从而免除血
压过高可能带来的危险。 但是,有的人凡是服药总将药片掰成几块服,这样
62 廷』! ! 对有的药则无所谓,而有肠溶衣的药物,则可能造成意
想不到的危害。因为这类药对胃的刺激性很大,轻者引 起恶心、呕吐、重者胃出血,就是穿孔也不罕见。
吃药喝水是常理,但有些人一口水把药送下,多一
口都不喝,还有个别病人干脆用唾液把药送下,连一口 水都不喝,其不知这样也能造成危害。服刺激性的药物
因喝水少,药片在食道停留时间过长,导致食道炎屡有
报道:干吞药片后,胃中没有足够的水分稀释,局部浓
度太高会刺激胃部,致胃部溃疡。服磺胺类药物少喝了
水,会在尿道析出结晶。
发烧时服用阿斯匹林,少喝水对身体不利,会因发
汗过多而引起虚脱。因此,服药多喝水,有百利而无
一害。